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曲阜市近山前地区基底地层是理想的热介质,区域主控断裂对地温场起明显控制作用,含水岩组和地下水运动为地热提供了理想载体。以岩石导热特征,可将曲阜地区地层分为2 大类:即热基底地层和热盖层地层。前者热导率为25.41×10-3~36.30×10-3T/cm·s·℃;后者为18.92×10-3~23.99×10-3 T/cm·s·℃。地热资源赋存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槽形地带内,属典型的构造—盆地增温型。  相似文献   

2.
The South China Sea water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depth into three boxes by the pycnoclineand a sill.Using a box model with matter balance,the net seawater fluxes were calculated to be317.9×10~4 m~3/s in box Ⅰ for the upper homogeneous layer outflowing to the adjoining oceans;67×10~4 m~3/s in box Ⅲ for the water entering the basin;240×10~4 m~3/s in box Ⅱ for water entering theSouth China Sea.The upward speed of basin water was calculated to be 8.4×10~(-5) cm/s and that ofseawater flowing up along the pycnocline was calculated to be 8.9×10~(-5) cm/s.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地热资源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名副其实的地热资源大省。本文采用逐井调查方法,对山东省范围内地热井数量、开发利用方式、地热流体开采量、地热井与油气资源矿业权重叠等进行了调查,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地热井1862眼,主要包括洗浴与疗养模式、洗浴与疗养兼养殖与种植模式、养殖与种植模式、供暖兼洗浴模式四种模式;全省地热流体开采总量约1.405×108m3/a,其中供暖开采量约1.216×108m3/a,供暖面积约4060×104m2;康乐用开采量约0.166×108m3/a,养殖及其他用开采量约0.068×108m3/a。对油气资源矿业权(采矿权、探矿权)与地热井重叠进行论述,分析了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汶口盆地石膏、岩盐资源量巨大,已探明石膏资源量约为1.5×10~8t,推断矿产量约450×10~8t。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石膏矿产品的消费量会有大幅度增加。预测2010年山东省对探明的石膏矿产需求量约为2.5×10~8t,而截止2000年山东省可采储量约为1.5×10~8t,两者相差10~8t,其勘查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南阳市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水资源较为丰富 ,天然水资源总量为 95× 10 8m3,其中 ,地表水为 67× 10 8m3,地下水为 2 8× 10 8m3。地表水年利用量为 13 4× 10 8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 7× 10 8m3,地下水尚有开发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 ,水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是 :水质污染不断加剧 ,水质恶化 ,局部地段地下水超量开采 ,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面积逐年扩大。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节约用水 ,加强保护 ,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东部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较好,典型代表为章丘地热田。为了估算评价其地热资源,服务于进一步的预可行性勘查,该文在资料收集、野外勘查的基础上,依据地热地质条件及地热田勘查研究程度,确定奥陶纪灰岩裂隙岩溶层状、带状热储层为章丘地热田的主要研究对象。该文对章丘地热田地热能资源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进行了计算。章丘地热田总面积为468.524km~2,在章丘地热田Ⅰ,Ⅱ计算分区385.225km~2范围内,地热资源总量为1.337×10~(18)J,折合标准煤0.4562×10~8 t,地热资源储量查明程度为推断的。按照最大允许压力降低值0.3MPa计算,章丘地热田奥陶系热储地热流体资源可开采量为6620.56m~3/d。按照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的地热田产能为10.83MW,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量为5.690×10~8MJ,折合标准煤1.941×10~4t/a。通过该次评价,为持续做好该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拉科斯特G型重力仪特性、零漂特征、格值误差、测量精度以及《地震重力重复测量规范》中有关自差互差等问题作了讨论。认为:拉科斯特重力仪具有性能稳定,零漂小,观测精度高的优点,各仪器之间的系统误差不明显,格值误差极小;规范中规定的30×10~(-8)m/s~2自差和3S×10~(-8)m/s~2互差偏大。建议改为20×10~(-8)m/s~2和25×10~(-8)m/s~2为宜。  相似文献   

8.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phosphate,silicate,total alkalinity and calculated totalCO_2 in a section between 121°E and 125°E across the Kuroshio near 22°N off Taiwan and thegeostrophic velocity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gross transport of oxygen,nutrients and carbonates. The flux of dissolved oxygen is 6.7×10~6 mol/s northward and 0.9×10~6 mol/s southward.The netflux equals 5.8×10~6 mol/s down-stream.The northward flux of phosphate is 22.6×10~3 mol/s;the south-ward flux is 1.4×10~3 mol/s.The net phosphate flux is 21.2×10~3 mol/s northward.The flux of silicateis 967×10~3 northward and 59×10~3 mol/s southward;the net transport is 908×10~3 mol/s down-stream.The flux of alkalinity is 75.5×10~6 mol/s northward,and 10.8×10~6 mol/s southward,the net flux is64.7×10~6 mol/s northward.For total CO_2 the transport is 73.4×10~6 mol/s northward and 10.8×10~6 mol/ssouthward,or a net transport of 62.6×10~6 mol/s northward.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清丰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地热钻井资料,分析研究区奥陶系岩溶热储地热地质特征和水化学特征,建立地热田成因模式,精细评价地热资源量。结果表明:清丰地区地热田成因模式是以太行山山脉和鲁西南隆起区的大气降水为补给水源,以岩溶不整合面和深大断裂为运移通道,经过长距离搬运,在内黄凸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富集的中低温传导型地热系统。奥陶系岩溶热储层顶板埋深为1.2~1.3 km,产水贡献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峰峰组、下马家沟组和上马家沟组;平面上,NE—SW向断裂发育处是岩溶热储富集的有利区;地热水水质类型为SO_4·Cl-Ca·Na型;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地热资源总量为9.90×10~8 GJ,折合标准煤为3.38×10~7 t,年可开采地热资源量可满足180万m~2的供暖面积,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该结果为河南清丰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东部平原面积约8.52×10~4km~2,是中、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沉积有巨厚的松散堆积物,第四系组藏着163.55×10~5 m~3的地下水资源。由于资源的时空分布与实际要求不一致,故在开发利用的实践过程中在城市和区域上均出现了资源短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开发战略措施,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周村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研究,结合岩土样测试等数据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同时进行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资源潜力评价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宜性中等区面积共53.89km~2,占研究区面积的89.76%;研究区内全部应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可制冷面积873.57×10~4 m~2,冬季可供暖1 265.80×10~4 m~2。因此,研究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潜力大,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渤海湾盆地南乐地热田的岩溶热储特征及地热田成因机制,基于物探和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南乐次凸地热田的热储展布规律、水化学特征、运移通道以及地温场等因素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南乐次凸地热田存在加里东、印支-海西、燕山、喜山4期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热储,顶板埋深1 427~2 135 m,有效厚度累计46.2~91.7 m;具有良好的盖层,地温梯度高达3.04~3.24℃/hm,地下水类型为SO4+Cl-Na+Ca-B型;地热田形成于较高的大地热流、渤海湾陆内裂陷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带背景下,受西部太行山区和东部鲁西南山区裸露基岩大气降水的共同补给,进入基岩的冷水深部循环受到热流的"热折射""热流再分配"效应以及兰聊断裂摩擦生热等的共同加热、增温,沿区域内不整合面以及断裂向上运移、富集,最终形成了以奥陶系为热储的传导型地热田系统。南乐次凸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02×109 GJ,折合标煤3.50×107 t,可满足供暖面积12.37×104万m2,具有良好的开发市场前景。研究成果对南乐地热田乃至渤海湾盆地的岩溶热储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鱼台凹陷是一个中生代同沉积断陷盆地, 其内部构造纵横, 深部普遍发育奥陶系碳酸盐岩, 具备地热开发前景。为研究断陷盆地内碳酸盐岩热储特征, 评价其资源潜力, 在鱼台凹陷施工一眼2 309.31 m深钻孔, 通过综合测井、产能测试、水化学分析、气体成分分析、地热水14C年龄测定等手段, 分析了盆地内地热流体的来源及补给、热源储集、离子运移等条件。结果显示, 地热井温曲线的增温异常与裂隙发育断位置一致, 指示了地热水来源方向; 地热水Cl-、Na+含量较高, 其离子组分形成原因与岩盐溶解有关; 鱼台凹陷东南部断裂交会处附近地热水表观年龄43.5 ka BP, 校正年龄10.752 ka BP, 时间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研究认为, 鱼台凹陷存在较为活跃或年轻的地质构造, 是热储的热源之一, 区内奥陶系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约为2.12×109 GJ, 合标准煤7.27×107 t, 资源潜力较大, 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汤池沟热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辽阳-本溪凹陷与凤城凸起的交接部位,属浅埋藏水热对流型热田。热储由中生代燕山期花岗斑岩、凝灰岩组成。热源为岩浆活动的余热。热流体主要靠侧向基岩裂隙水及断裂充水带的水补给,自北东向南西方向以脉状裂隙水运动为主,热流体直接受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断裂控制。该热田储存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热能总量计算为 58.05 TJ,目前的热水开采量每年为 414 000 t,相当于消耗燃烧值为 29.3 MJ的标准煤每年 1 833.43 t,如果按此潜力开发,其开采年限预计可持续 8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德州市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德州市地热资源属低温温热型地热资源,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和古近系层状砂砾岩孔隙一裂隙中。德州地热自1997年开始开发利用,近年来发展很快,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德州市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德州市地热地质条件以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地热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本,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管理,优化地热资源开发配置。进行人工回灌试验。建立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和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科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济宁市南部地处鲁西南潜隆之济宁凹陷,经地质调查、物探、钻孔验证等分析表明,济宁城区南部地热属层控岩溶裂隙型层状热储中低温地热田,经初步概算,区内奥陶系灰岩热储地热资源总量为3.424×1017J,折合标准煤1.17×107t,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7.
鲁北临盘地热资源丰富 ,热储层为新近纪黄骅群馆陶组 ,热储盖层为新近纪黄骅群明化镇组和第四纪平原组 ,热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正常热流传导。目前已钻凿 2口地热井 ,开发利用效益显著。地热开发要避开油气层 ,石油开发要防止污染地热储水层。  相似文献   

18.
张保建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0):15-19,22
聊城市城区位于临清潜陷区和鲁中隆起区的接合部位,地热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热类型属层状裂隙-孔隙型和裂隙-岩溶型,可被利用的热储层主要有3个,分别为新近纪馆陶组、古近纪东营组裂隙-孔隙型热储和寒武-奥陶纪裂隙-岩溶型热储。3个热储层水温、水质各具特点,均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抽水试验、地热地质钻探等资料及以往地热地质研究成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将其分为层状、带状热储类型进行了地热资源量计算,从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利用条件和地热资源开发前景方面入手,结合区内交通、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区划,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