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的不断繁荣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旅游业也随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工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正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三峡大坝、三门峡大坝、小浪底大坝等水利枢纽工程,在节假日常常出现游人如织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GIS在中国旅游资源研究与应用中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在旅游研究与应用愈来愈深入。目前,GIS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旅游资源研究中,尤其在旅游资源空间分类、评价、旅游规划、旅游资源管理、旅游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首先,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GIS在旅游资源研究中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旅游资源认知、分类及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次,在总结前人和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认知、分类与标准化理论进行了相关论述。通过梳理GIS建模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旅游资源信息提取与分析、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相关研究成果中发现,旅游资源研究方法已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模型,应用成果不断增多,涉及综合评价、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与选址、空间发展趋势预测、空间利用规划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未来在旅游资源知识模型、旅游资源图谱、旅游资源多维仿真以及旅游资源大数据等方面的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3.
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县政府和旅游局紧随潮流趋势,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为城步县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各类特色鲜明的景观,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论地质旅游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核心,以成因、物质基础、空间分布为基础,结合其形态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探讨了地质旅游的特色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江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迈人中国旅游城市行列.从地学旅游的角度,介绍了镇江市的山景、水景、洞景、观赏石和地学人文等方面的景观资源,对镇江市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前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性化,属于旅游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论范畴,是旅游事业成败的关键。广西旅游资源丰富,许多景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各景区在资源开发规划、设施配备、行业的管理、服务的人性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文章论述了旅游开发人性化的理念,对广西景区人性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考察和对比,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为此以成因、物质基础、属性等为依据,构建自然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并从地球的圈层及演化、地质作用、自然环境等方面探讨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丹霞地貌比较发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在考察浙江中西部地区比较典型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丹霞地貌的特征和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浏阳市主要的旅游资源,并对境内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南丹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档次高、具有开发潜力.该文分析介绍了南丹旅游资源的特色,以及开发、保护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南丹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茂名市滨海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标准对茂名滨海地区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将其共划分为8主类、21亚类、40基本类型。评价结果表明,列为优良级旅游资源、普通级旅游资源各有4处。根据茂名滨海地区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开发价值大、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突出、旅游资源普遍保护好等优点,提出了8项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以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逐步把茂名滨海地区建成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示范区,带动全省滨海旅游业向高层次、多内容、具有海洋特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分区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青海省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和分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人文、景观及地学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讨论,初步将青海省旅游资源划分为西宁、环青海湖、三江源区、海西昆仑区、祁连山区五个大区及若干个小区,同时对地勘单位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具有公共属性,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关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产权界定不清,从而会导致负的外部性效果。在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的性质、特征及其治理难点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治理此类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包括环境的体验、生物多样性的观光;其次是珍奇地质景观中的冰川、岩石、构造和地层;还有壮观的小气候景观及浓郁古朴的少数民族风情等,合理有效地开发与保护对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广西旅游大省、旅游扶贫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推动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振兴地方经济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凤凰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各种资源配合好且相对集中,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同周边地区资源存在一定的趋同性。该文立足凤凰县资源的优势,探讨凤凰县旅游资源的合理捆绑开发和利用,旨在推动凤凰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的GIS评价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旨在研究GIS技术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的系统原型,出于确定旅游资源规模的目的,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评价系统为例,建立了基于GIS的国家级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并详尽地介绍了系统的构建、系统功能的实现等。本文中以郭来喜等和尹泽生等的分类模型为基础,发展了资源评价模型,提出了全国性特色资源和地方性特色资源,并采用了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通过GIS技术进行系统开发,而且利用第三方控件ActiveBar2.0及ActiveSkin1.0优化系统界面。通过本系统,能够对国家级的各风景名胜区进行基于2个模型的分类评价以及风景点品质的评价,从而进行比较,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标准对茂名滨海地区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将其共划分为8主类、21亚类、40基本类型。评价结果表明,列为优良级旅游资源、普通级旅游资源各有4处。根据茂名滨海地区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开发价值大、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突出、旅游资源普遍保护好等优点,提出了8项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以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逐步把茂名滨海地区建成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示范区,带动全省滨海旅游业向高层次、多内容、具有海洋特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具有公共属性,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关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产权界定不清,从而会导致负的外部性效果。在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的性质、特征及其治理难点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治理此类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澳门是以博彩业而闻名的旅游城市,但它也拥有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如以岩洞、大石蛋为主的岩体景观和以红树林为主的海岸景观等。澳门地质旅游资源是构造、岩浆、海岸侵蚀等多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具有科学考察意义。今后,应主要开发黑沙湾、红树林海岸及多种山地,造就山海岩林融为一体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