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灾害性病害,稻瘟病的爆发流行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导致2005年四川省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的菌源、品种抗性、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为农业气象服务对稻瘟病发生条件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游超 《四川气象》2005,25(4):23-24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灾害性病害,稻瘟病的爆发流行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导致2005年四川省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的菌源、品种抗性、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为农业气象服务对稻瘟病发生条件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锈病会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果锈病的发生除与果园管理有关外,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根据苹果果锈病发生的规律和幼果期间的气象条件,分析了导致红富士苹果果锈病发生的气象因素,探讨诱发果锈病的生理机理,并就克服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正确套袋、改善果园小气候、加强肥水管理、减少果品与水分的接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麦锈病是我州麦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雨季的到来,由陇东、陇南迁入的菌源在当地寄生,并以爆发式扩散发展,致病成灾。自1959年有记录以来的28年中,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中等以上年份的机率将近50%。统计分析表明,春末初夏降水增多,持续时间较长,最易导致锈病流行。5月相对湿度(?)72%,5、6两月降水之和达185毫  相似文献   

5.
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预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条锈病发生程度、流行初日、持续时间、外地菌源、本地初侵染状况与菏泽地区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多种长、中、短期预报模式。经检验,历史拟合率均较高,试报准确,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2014年勉县小麦条锈病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条锈病在冬、春、夏、秋四季对小麦危害的气象条件。分析表明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小麦条锈病菌侵染、越冬;春季降水量大,易形成小麦条锈病爆发流行;夏季气温偏高,小麦条锈病菌不可能越夏。根据小麦条锈病与气象条件的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小麦锈病是夺取小麦丰收的重大障碍,一旦锈病流行,往往防治失时,造成严重减产。一般流行年份在我县可减产10—20%,大  相似文献   

8.
榆林枣树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枣树生态观测中,观察和分析发生枣锈病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方式方法,发现枣锈病的发生与温度、降水、湿度、栽植密度及间种作物等关系密切,关键因素是7、8月的降雨。连阴雨出现越早、雨量越多发病严重;相反,干旱少雨年份病轻,甚至无病。低洼、水浇地枣园,发病严重;山坡、山头枣林,通风透光,湿度小,发病较轻或不发病。  相似文献   

9.
1988年山东大白菜病害严重流行,其主要征状表现为“孤丁病”与“软腐病“。全省大白菜发病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70%左右,总产减少1/3,市场供应不足,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一般而言病害的发生取决于3个条件:一是有大量菌源存在;二是大白菜处在最易染病的生育阶段;三是有适宜病菌生长,繁殖的气侯条件。本文将着重分析1988年气象条件与三者关系,以及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探讨病害大流行的原因,以便找到这种气候年型下减少损失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松  秦晓燕  侯中权  刘俊林  李雪冰  杨芙蓉 《气象》2006,32(12):113-116
根据1984--2004年河套灌区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锈病始见期、病情指数与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锈病发生越早,发展成大流行的可能越大。发生在8月份,对向日葵影响较小。降水是向日葵锈病发生的关键,锈病发生主要是一两次降水引起的。降水间隔时间长,有利于抑制锈病的发展,从而减轻对向日葵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病点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结合空中孢子捕捉和天气情况,从小麦条锈病大田发病规律和天气变化中发现外来菌源与本地菌源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病点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结合空中孢子捕捉和天气情况,从小麦条锈病大田发病规律和天气变化中发现外来菌源与本地菌源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庞振潮 《气象》1980,6(3):33-34
浙北平原是我省重要的产粮区,实行麦、稻、稻三熟制。麦类赤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1954—1977年24年中,重病5年,中病12年,轻病7年,中、重病年占70%以上,严重影响春粮的稳产高产。麦类赤霉病的流行程度,受各种因子的影响,气象因子尤其重要,有人称此为“气象型病害”。气象因子一方面影响病菌的转移、繁殖和越冬,即影响菌量,另一方面影响大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病菌的侵染。我们分析了秋、冬气象条件与赤霉病流行程度的关系,以农谚为线索,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制作麦类赤霉病预报,效果较好。 秋、冬气象条件与麦类赤霉病流行 我省广为流传的农谚:“烂田种麦,有草无麦”,“烂冬油菜,燥冬麦”。所谓“烂田”、“烂冬”分别指秋季和冬季雨水过多。  相似文献   

14.
小麦锈病大流行的水热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是锈病大流行的一年,估计全县小麦减产2100多万斤,减产幅度为43.4%,部分地方甚至绝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县冬小麦拔节期一般集中在5月中旬,田间群体密集,株间通风透光差,遇有阴雨天气,近地层湿度往往达到饱和程度。此时我县以东以南省、县的小麦陆续开始收割,锈病病菌孢子随近地层风向西迁移,最容易入侵感染我县。病菌感染和流行的程  相似文献   

15.
陇东苹果早期落叶病气象条件分析与预报高建蒙(平凉地区气象局744000)早期落叶病是近年来各地普遍危害苹果叶部的一种严重病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苹果腐烂病。造成苹果早期落叶病的主要原因是苹果褐斑病,其次是斑点病、锈病、银叶病等。病树发病时叶片上出现沟斑...  相似文献   

16.
“四号病”(一种马、骡、驴传染病的代号)是以吸血蚊虻为媒介,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疫病。经检疫检出的阳性“四号病”畜,要进行扑杀处理。近几年来,本溪地区“四号病”流行渐重。为确保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及早做好预防,以控制其疫病流行,开展预报工作很重要。“四号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宿主、病源、媒介和气象条件。下面仅就“四号病”的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初步分析及预报。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13年为基准年对京津冀地区2014–15年的PM_(2.5)浓度变化趋势作了分析,并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NAQPMS研究了气象条件和大气控制措施对PM_(2.5)浓度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2014–15年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有明显下降,其中:南部城市(邢台、邯郸、石家庄和沧州)PM_(2.5)浓度下降由气象条件和排放源控制共同作用,排放源控制起主导作用;天津市和廊坊市2014年PM_(2.5)浓度下降有赖于排放源控制,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015年则由气象条件和排放源控制共同作用,以排放源控制为主导作用;受制于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市PM_(2.5)浓度下降幅度较其它污染城市更小(2014和2015年分别为4%和9%)。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对比中,2015年采暖季期间,整个区域重污染下的PM_(2.5)浓度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其它时期,这表明当前该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正朝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防城港市菌痢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本市菌痢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超球  黄定方 《广西气象》2007,28(A02):192-192,F0004
分析防城港市菌痢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本市菌痢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赵家峰 《辽宁气象》1998,(1):30-30,32
塑料棚、薄膜温室(以下简称棚室)蔬菜栽培是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的,这种环境与露天栽培有着根本区别。棚室栽培有利于蔬菜的周年生产和全年的均衡供应,但其环境条件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导致棚室内蔬菜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也明显加重,并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