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星基广域差分GPS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星基广域差分GPS定位技术的原理,通过实例对不同差分方式定位精度的对比分析,表明星基广域差分GPS定位技术在中远海水深测量中能满足精度要求,使水深测量作业更加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2.
HYPACK导航系统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HYPACK综合导航系统的功能特点、系统配置、操作方法及在海洋勘探中的应用。同时对该系统在运行中可能面对的问题,如差分GPS信号不稳定时采取的措施并对勘探取样中导航定位的难点逐一加以描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差分GPS定位(DGPS)可显著提高GPS导航、定位的精度。但在卫星几何分布图形不良或个别方向卫星信号失锁的情况下,DGPS将失去其作用。若将发布差分改正信息的基准站看成伪GPS卫星(简称伪卫星),则可极大地改善差分定位的精度。本文结合国外的试验成果,将这一技术作一介绍,可对我国建立海上差分GPS观测模式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远海测量试验,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和单站差分技术进行事后和实时定位,分别利用单BDS、GPS和BDS/GPS组合进行定位试验,对定位精度和算法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站差分技术在海上中短基线(≤150 km)的定位中相比PPP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技术可靠性,另外相比GPS,BDS更适合国内近海的导航定位作业,双频观测条件下能实现亚分米级的定位精度。该研究对海上定位理论和BDS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我国自主的沿海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研究了基于北斗系统的沿海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设备。并针对用户对北斗米级导航和厘米级定位的需求,分别采用了BDS+GPS联合伪距差分、北斗三频网络RTK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系统软、硬件设备,对北斗沿海差分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定位精度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整体优于原有的RBNDGPS系统,且实现了北斗在海上的米级导航和厘米级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与运行,目前已形成多系统导航定位的局面。基于短基线,首先对密林地区的GPS、BDS、GLONASS的卫星可见性以及伪距观测值的质量进行了简单的评价,然后分析了密林地区GPS、BDS、GLONASS单系统、双系统及三系统组合模式下单点定位及伪距差分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在密林地区,GNSS多系统组合能够明显提高定位精度,GPS/BDS组合定位的精度优于GPS/GLONASS、BDS/GLONASS组合,而GPS/BDS/GLONASS的定位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局域差分中,用户到基准站的距离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利用基准站生成用户误差改正数,其算法很多,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内插系数和内插质量因子。利用局域差分GPS进行定位时,只有当流动站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网内时,才可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Delph2x是一套双频、双道地震探测系统,该系统由单道地震和剖面仪2套设备组合而成,在Delph2x软件的控制下同步采集来自2套独立系统的资料。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同时获得双频、双道信号,可以获得不同的勘探深度和分辨率;可以采用多种震源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勘探目的;具有较强的数字后处理功能,大大改善剖面质量;具有适应范围广和较强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沿海RBN-DGPS系统升级意见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基余 《海洋测绘》2008,28(5):9-12
依据GPS现代化的新近发展,论述了用包括4个民用测距码的三个GPS导航定位信号,船舰只需用一台GPS信号接收机就可以实现精度为±3.66m的在航三维定位测量;同时阐述了用中国的CNSS系统、俄罗斯的GLONAASS系统和欧盟的Galileo系统的三个民用导航定位信号作定位测量,能够用其无电离层效应影响的站星距离,解算出精度为±1m左右的三维位置;而不必要花巨资去升级“中国沿海RBN—DGPS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短基线、超短基线和长基线的声学定位原理和特性。文章还对声学导航、水下跟踪。水下声学定位的应用、海洋工程用的导航技术、海洋勘探以及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Delph2x是一套双频、双道地震探测系统,该系统由单道地震和剖面仪2套设备组合而成,在Delph2x软件的控制下同步采集来自2套独立系统的资料。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同时获得双频、双道信号,可以获得不同的勘探深度和分辨率;可以采用多种震源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勘探目的;具有较强的数字后处理功能,大大改善剖面质量;具有适应范围广和较强抗干扰能力。/关键词##4地震探测;;双频双道;;分辨率;;剖面;;地层  相似文献   

12.
综述多船台海用微波测距仪海上动态定位精度分析关于PS一60。测深仪在扫海测量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谈我国沿海基本比例尺水深测公定位方法的改革差分GPS和广域差分GPS(译)(3一41)资源卫星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海洋测绘高新技术研讨会”纪要九十年代海洋测绘科技发展动态第七次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交流会暨四届二次专业委员会议纪要关于实时差分GPS测量规范化问题对建立我国海洋测绘GIS数据库的几点设想(1一43) (2一2) (2一3)(3一45)(3一54)(3一58) (4一2)(4一25)海洋专题测量(4一之人7)海洋大地测量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海面地形与大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OBS)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中更真实准确的数据处理剖面,必须消除导航、定位时间、定位精度对OBS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影响。通过分析时间定位精度对OBS数据处理的影响及计时误差来源,开发了精密枪控计时器以提高时间定位精度和消除常规计时误差,计时精度达到0.01ms,实现了高精度导航定位、炮点定位、时间定位和计时,保证OBS地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精度。经稳定性测试,生产试验后的数据分析表明,该设备时间精确、定位性能完全满足OBS多分量地震勘探要求并可应用于其他需要高精度计时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卫星通信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应用于海洋渔业船舶定位导航,在此之前,渔业船舶配备的航行定位设备定位速度慢且定位误差较大。全球卫星定位导航仪(GPS)应用到渔业船舶上后,系统能够自动定位导航,功能齐全,在导航时不但能显示航点、航线、到达距离和到达时间,还具有偏航报警、到达报警等多种功能。GPS定位导航数据精  相似文献   

15.
将北斗通信技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技术、航标遥测遥控技术以及GPS差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研制了海上导航信息远程传输监控系统,对我国中、远海海域装有AIS设备的船舶进行跟踪与监控、可疑船舶的辨认、船舶的岸基调度、航标遥测遥控、GPS差分信息远程播发等。相比单一技术的应用,海上导航信息远程传输监控系统不受天气条件限制,无需人员定期出海维护,具有设备集成度高、导航差错率低、功能全面、成本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结合863计算海洋高技术领域开展的多波束系统试验测量所取得的差分GPS配套技术成果,针对多汉束系统全覆盖高精度海洋底地形测量特点和在现有GPS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共现场高精度深数据成图的差分GPS配套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远程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差分GPS传输链的建立,保证高效率全覆盖测量的数字图形导航软件实现,提高测深数据坐标位置精度的定位数据优化处理步骤和提高测深数据本身精度的差分GPS潮汐改正方  相似文献   

17.
ORCA导航定位系统是目前海洋多道地震勘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导航系统,但并未集成测线设计功能,需特有的坐标文件才能导入测线信息。对测线设计所用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与实现,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软件能完全满足ORCA导航定位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1993年底24颗卫星已经布设完毕,任何地点、全天候、24小时的应用已经实现。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也已研制成功能够输出我国地方坐标系的GPS导航定位接收机。GPS非实时的高精度控制测量已经在我国各个测地部门得到推广。但是占GPS应用85%的实时导航定位却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的SA政策和AS政策人为地  相似文献   

19.
NAVSTAR GPS 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问世,将导致陆海空导航和测地学的技术革命。本文首先介绍了用 GPS 卫星射电信号定位的新近试验成果;提出了对国内外议论纷纷的下列问题的浅见:(1)不用 P 码能否作双频观测?(2)怎样降低C/A 码的精度?(3)限制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幺?在上述基础上,建议我国缓建卫星导航系统,集中优势力量,组成全国性的卫星射电应用开发中心,研究卫星射电定位技术及其相应的卫星定位仪。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分析了差分概念在无线电定位、卫星定位、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传递、水位改正、重力场和磁场向下延拓等方面的应用模式。差分技术在卫星导航定位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在海洋测量中举一反三,还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应用领域,有效消除系统误差,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精度或者降低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