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岛测风站资料分析及其在航线预报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忠恩  黄辉  何志军  何文岳 《气象》2003,29(6):50-53
运用舟山海岛自动测风站网一期工程的测风站资料详细分析了舟山海域各航线风力局地性特征,并探讨了航线风力预报的制作思路。实践表明:上述研究对于加强海上航运安全、方便海岛居民日常生活、提高航运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气象导航     
谢在永 《贵州气象》1996,20(3):42-43
大小船舶在茫茫的海洋上航行,但时刻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怎样避害趋利,充分利用气象条件,求取更佳的航运效益,就是开展气象导航技术研究和应用之目的。气象导航以天气预报和海况预报为基础,以船舶的不同运动性能为依据,利用计算机确定出安全、经济的最佳航线,并进行跟踪服务。其核心就是全球气象情报的占有量、及时性以及气象预报和航线选择的准确性。当前,根据实施情况又可分为岸上导航和船舶自我导航两种。前者通过先进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和全球通讯网络,对气象、海洋、船舶等系列资料进行综合运算分析,选出一条最佳航线,…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气象灾害预报及产业警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展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江苏省海洋气象台和3个市级海洋气象台就江苏沿海气象灾害预报技术和产业警示技术进行了相关合作,通过对沿海不同海域大风、大雾、海浪等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方法的共同研究,构建了不同海域的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流程,同时还针对该地区产业气象发展的需求,开发了航海、盐业、港口工程、围滩涂海、海水淡水养殖、海滨旅游等产业气象警示预测创新项目。文章介绍了江苏沿海气象灾害预报和产业警示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慧  刘涛  尹尽勇 《气象科技》2009,37(4):503-507
利用多个卫星高度计融合资料,分析了南海冬季(1月)3年(2006~2008年)平均的风场特征和海况条件。结果显示:南海东北部和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的风力和浪高都最大,其次是南海西南部海域的风力和浪高较大,其余海域的风力和浪高较小。根据这些特点,从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上考虑,设计了南海冬季北行的4条航线:从马六甲海峡直接行驶到台湾海峡的最短航线、躲避南海西南部大风大浪区和台湾以南的大浪区的航线、躲避台湾海峡的大风而绕行台湾以东的航线以及比较安全但是航线很长的航线。船长可以根据南海冬季大风大浪的情况选择避风航行的最佳航线。H轮在2005年1月行驶到南海时躲避大风大浪的实例说明大风大浪对船舶安全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根据船舶气象导航的原理以及影响航线设计因素的原则,通过对北太平洋冬季爆发性气旋和温带气旋的特征分析以及风场、海浪气候的特点,指出船舶在设计航线时,应根据气候状况、天气形势分析及结合中短期预报设计一条既能充分利用有利的风、浪等因素又能避开大风浪等灾害性天气以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济南市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初步实现了专业气象预报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可强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更好地向广大用户开展针对性服务,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谭宗琨 《广西气象》1997,18(3):27-31
从气象为农业服务需要出发,开展以早稻播种育秧期热量条件、中等以上烂秧天气结束期为主的农业气象条件预报研究,经1996、1997年试报检验,效果良好,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广西春播气象预报服务不足,同时丰富了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农业气象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气象为农业服务需要出发,开展以早稻播种育秧期热量条件、中等以上烂秧天气结束期为主的农业气象条件预报研究,经1996、1997年试报检验,效果良好。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广西春播气象预报服务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农业气象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对“气象灾害影响(预)评估”命题的研究;同时提出了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思路和可行性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一次海浪预报服务的误差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2005年12月底-2006年1月初南海石油平台用户投诉海浪预报误差问题,通过分析该时段的天气背景,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实况风浪情况,综合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海浪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发现出现预报误差的原因:①长时间吹东北风,即使海面风不是很大,由于较高基涌存在,因此实际涌浪比较高;其次是对补充的弱冷空气的影响时间把握不准。②冷空气主体东移入海后,我国海岸线的地形作用和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对南海东北部的风力和海浪的维持甚至增强作用非常明显;再加南海南部低压系统的存在使南海北部的气压梯度增大,在预报中对这些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对风浪的预报效果较差。③本次日本中尺度数值预报地面风场对南海东北部的风力预报比实况偏小6~8 m/s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伊春林区调查获取的疾病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有些传染病与气象要素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庚康  于达人  洪贞铨 《气象》1992,18(1):18-21
本文根据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扬州市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可强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更好地向广大用户开展针对性服务,提高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业务部门10多年来从事科研组织管理工作的分析,找出了业务单位开展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对策与措施,对发挥各级气象业务部门的作用,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质量,加强人才的培养,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对"气象灾害影响(预)评估"命题的研究;同时提出了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思路和可行性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葛蕾 《广西气象》2007,28(4):86-87,90
通过对业务部门10多年来从事科研组织管理工作的分析,找出了业务单位开展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对策与措施,对发挥各级气象业务部门的作用,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质量,加强人才的培养,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3年我国开始建立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到1958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与科研经验交流大会以来,农业气象预报工作作为气象部门的一个重要的服务项目在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实践,农业气象预报工作不仅在人员、组织机构上逐步健全,同时在理论探讨、技术方法以及预报内容等方面均得到很大的发展。从技术方法上看我国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初期是编制简易的农业气象预报或只是天气预报加措施建议。在服务实践中提出“四结合过两关的原则方法”,即天气预报、群众经验、历史资料、实况观测的结合分析作出预报再经过哨组补充订正及实际使用检验的方法。随着农业气象观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及其农业气象基本资料的累积,农业气象预报则进入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的多种方法并举的阶段,并开始逐步注意  相似文献   

17.
江门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介绍江门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是以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监测网为依托,GPRS无线传输实时获得雨量数据,通过预报模式计算,得出地质灾害等级预报结果。经过2006年的运行,检验效果良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开展,为江门成功避让许多突发性地质灾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81,7(8):18-18
1981年5月,中国气象学会在成都召开了农业气象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预报科研工作的一些新进展。 6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农业气象预报大量是进行播种期、收获期等作物发育期的预报。从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看,几乎有半数都是作物产量预报的研究。这是近年来逐渐开展起来的新课题,由于生产部门的迫切需要,进展较快,不少省、区已开始进行业务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济南市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该系统集资料采集与处理、指数预报、综合集成及产品分发于一体,以T213预报产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本站当日天气预报等为预报因子,可制作20多种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产品,提高了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从界壳理论看设施农业专业预报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红  葛徽衍  贾金海 《气象》2002,28(10):57-57
引入界壳理论的概念,分析了设施农业生产中农业气象预报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设施农业生产中改变界壳属性,调控塑棚内外交换率的几种农业气象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