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史:天下第一行书文学史:一篇不朽之作书法史:无人可逾越的高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公元353年4月22日,王羲之在曲水流觞的祭祀之后,写下了《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和书法上的"双璧",尤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旷世之作曾  相似文献   

2.
妈祖,福建省莆田市湄洲镇辖,在市东部湄洲湾口,南北最长9公里,东西宽1.4~3.4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为大陆岛,北最高峰祖庙山海拔95米。 家世生平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文献史料记载,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名默的女子。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以黄门侍随郎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十年之后,司马睿于建业即帝位,是为东晋元帝,林禄以招远将军散骑常侍领合浦太守。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林禄奉敕守晋安(治所在福  相似文献   

3.
垫江,为嘉陵江、渠江、涪江会合之地,水如衣之重复,故曰垫江,浅山伪作昏垫之垫。垫江,地处重庆市中部,"上接巴渝之雄,下引巫之胜"。占据渝北咽喉,区位优势突出。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垫江历史悠久,文化昌达。自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2008年3月27日,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资源丰富。垫江是大西南重要的天然气能源供应基地,是重庆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策略部署:实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军事部署:实行统一指挥分兵游击组织部署:实行党的统一领导早在新石器时代,大余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与活动。夏商周时代属古扬州。春秋战国时,先属楚,后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复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大余属九江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南北朝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安远郡为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此为大余建县之始。隋开皇  相似文献   

5.
袁辉 《中国地名》2013,(1):76-77
提起"安东",人们都会认为它们是今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的前身——安东市、安东县的专名。这样的认识,虽有一定道理,却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在历史上,除了这两个"安东"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冠以"安东"的行政区域名称存在。把这些"安东"纳入视野和研究范围,一会让人们增长见识,二会对我们的研究提供帮助。安东都护府,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置,辖9都督府、42州,100县。初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移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移治新城(今抚顺高尔山  相似文献   

6.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短的王朝。为时仅104年(即公元317—420年)。这个短命王朝始终处在动荡之中。这种动荡不仅表现在军事、经济领域,而且在行政区划建设和地名的命名、更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侨置州、郡、县、沿袭旧名成为本朝行政区域建设、地名建设中的主流。西晋灭亡后。  相似文献   

7.
柘城县     
柘城古为朱襄氏都邑,春秋为陈之株野地。秦置柘县,属陈郡。柘城县名称来历,据《史记·陈涉世家》载:“陈涉攻柘,谯皆下之,即此地也”。“汉为柘县,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封曹操为武平侯,柘县为其食邑之一。三国属陈郡。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更名柘城县,属梁郡。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县分入谷熟、宁陵二年。永淳元年(公元628年)十月又复,属宋州。五代仍之。宋初属应天府,崇宁中改属拱州。全属睢州,后省。元大德七年(1303年)复置,  相似文献   

8.
桂林,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又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知道它的风景特点、历史情况的人不少,但知道桂林之名来历含义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为此,试作桂林地名辨析。 一桂林的来历 桂林,作为政区地名,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置之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置始安县于此。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始安为临桂县。以桂林做政区名,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时开始的。但早在唐中期,始安就有“桂林”的称谓了,如宋之问《始安秋日》诗:“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诗中的桂林就指始  相似文献   

9.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  相似文献   

10.
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在锦州东南渤海湾有一座小渔村,名叫硝盐锅。 硝盐锅有个青年渔民叫李大海,为人忠厚老实,身强力壮,五大三粗,脚踩一片木筏子,手拿一把鱼叉,漂波游荡在渤海湾里。他从小在海边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踏水如走平地,潜水赛似龙游,人们称他渤海湾的二龙王。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隆皇帝曾将日常居住的养心殿前殿的西暖阁再隔出两间小阁,面积约8平方米,旨意装修,因为他要在这里收藏3件稀世之珍,即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中秋贴》和王珣的《伯远贴》。 乾隆皇帝为此还特意御书匾额“三希堂”,并书写了《三希堂己》,至今墨迹余香仍存留在堂内墙上。他得到这几件稀世之珍后爱不释手,也最珍爱王羲之的《快雪时睛贴》墨迹,在这仅有20多字残简的前前后后,竟写满了亲笔题跋73处之多,可见其推崇  相似文献   

12.
杨贵妃(710-756)名杨太真,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八岁的杨玉环被年已五十三岁的公公玄宗看中,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被封为贵妃。由于她年轻貌美,晓音律,善歌舞,深受玄宗宠爱。她的父兄也被封官列士,势倾天下。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爆发了“安史之乱”,杨贵妃随玄宗怆惶逃往四川避难。途中诸将不满,行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将士怒杀杨国忠(杨贵妃堂兄),并胁迫玄宗下令将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 乡境内的马鹿山大寨坎古驿道悬崖绝壁上,发现 多段地方志中未曾记载的古代摩崖石刻文字档 案,其中尤以距今825年的南宋《修道碑记》石 刻最为珍贵。 这批石刻,掩隐在大寨坎古栈道盘龙石到 寨顶长约1公里的悬崖绝壁上,因离古道较高, 又加之野藤垂悬掩隐,荒草覆盖保护,因而深藏 山中近千年。经文物考古工作者攀崖扶碑考证, 《修道碑记》刻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 年),这是目前该县发现的最早石刻文字。绝壁 摩崖石刻上还有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明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道  相似文献   

14.
刘英 《中国地名》2011,(7):6-11
一、源予汉代,始于元代,成名于明代 安县在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为涪县辖地。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侨置晋兴、益昌、西充国三县,属巴西郡。晋兴县治地今永安镇向阳村,益昌县治地今花菱镇联丰村观斗山,西充国县治地今沸水镇。  相似文献   

15.
一、黄河下游古河道变迁 黄河具多泥沙和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河下游改道的范围,西以郑州的桃花峪为顶点。北经海河出大沽口,南经淮河入长江,其冲积平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有史记载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在辽阔的冲积扇平原上南北滚动,决口漫溢达1593次,大改道六次。①禹河故道(公元前2278年至公元前602年)。②西汉故道(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1年)。③东汉故道(公元11年至公元1048年)。④北宋故道(公元1048年至1128年)。⑤南宋故道(公元1128年至1368年)。⑥明、清故道(1368年至1855年)。⑦现行河道(公元1855年至今)。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具有渊远的文化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因地处昌江东南,所以古称昌南镇。这时的镇民大多是“耕且陶焉”,所以又名陶阳镇。东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荆州刺史陶侃为维护王朝统治,曾“擒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意思是新近平定的地方。所以景德镇的镇名在宋代以前,有昌南、陶阳、新平三个称…  相似文献   

17.
一、裴秀对制图理论的贡献裴秀(公元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年)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璀璨明星。裴秀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由于才华出众,在青少年时就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赏。  相似文献   

18.
一、洞庭湖的演变过程1、松滋溃口前洞庭湖的演变据清代同治五年《石首县志》记载:“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马林江堤溃,至今未筑”,至咸丰十年,荆江大水,在原溃口以下河道冲刷扩大,形成藕池河。据民国十年《松滋县志》记载:“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庞家湾黄家铺堤溃,是时洪水泛滥,……同治十二年黄家铺复溃,自此决口不塞”形成了松滋河。与在此以前已经形成的虎渡河的太平口与华容河的调弦口,构成了一百多年来荆江四口分流的河势。藕池与松滋两河形成以前,道光五年(公  相似文献   

19.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当时袁绍率兵20万南下,曹操率兵4万在官渡相拒。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决战。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耀亮了中牟县官渡桥村这一地名,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党项,是拓跋氏的后代。十一世纪初其贵族首领割据了夏、银、绥等十二州(即今天的陕、甘、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于公元1032年(即西夏显道元年)建立大夏。西夏的国都在鄂尔多斯西南的统万城。公元1036年前,西夏就仿照汉文制定了西夏文。西夏王传十代,到了公元1227年才为成吉思汗所灭。西夏灭亡后,它的民族文化和文字并未一下子完全消失。元朝时,政府还印刷了许多西夏文的石刻和佛教经文典籍。著名的居庸关元体文字石刻中就有西夏文。我国南方杭州也存有西夏文的佛经。明代晚期万历年间,还有人能用西夏文将诗文写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