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发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令,为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了"十三五"地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地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地学新发现的源头地质科技创新的摇篮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3.
<正>地学新发现的源头地质科技创新的摇篮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则,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的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2017,44(1):209-209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创新推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凝聚全国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创新推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凝聚全国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力量,全面服务国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创新推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凝聚全国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力量,全面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服务新型城镇化、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服务海洋  相似文献   

8.
<正>在地勘单位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出了"人才立局,科技强队"、"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地矿"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和创新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下属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全局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地勘单位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出了"人才立局,科技强队"、"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地矿"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和创新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下属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全局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近年来,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创新驱动发展,无疑是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闪亮标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抉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把握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释放了以创新引领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1.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2008—2012)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专项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完成了6000km深地震反射剖面,使我国进入国际深部探测大国的行列。专项建立了全国大地电磁参数网和地球化学基准网,实施的6口科学钻探获得重要发现,实现矿集区立体探测,关键地区地应力监测、岩石圈动力学模拟、大陆地壳结构与演化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探测仪器装备研制取得重要突破。专项被认为是我国由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的标志性重大地学计划,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有经济社会意义巨大创新价值,在大科学计划组织实施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实施"地壳探测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奠定了坚实基础。专项被两院院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与国际同步",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的特别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998年工作回顾1998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工作中,我们全院从事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的同志,从21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前景出发,重新确定科技发展目...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拟定于2014年12月上旬在京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完成新一届的换届工作。同期,还将召开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将选举产生中设协新一届领导机构。相关专家、学者将就国家有关科技形势、政策措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以及科技创新重点和方向等作主旨报告和演讲,并举办"绿色建筑与设计创新"、"基础设施与轨道交通"、"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技术创新与转型发展"等专题论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海洋强国建设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了世界海洋科技强国一流科研机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海洋领域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机构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并对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要聚焦最紧迫、最真实的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在事关我国海洋核心利益的重点方向进行战略布局,以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
深部找矿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宗矿产、稀缺有色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攻深找盲"扩大资源潜力,是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的重大举措。地质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深部找矿已成为可能,在地下500~1 000 m的"第二找矿空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近年来,深部找矿效果显著,展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理论、概念、模式已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其次,勘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三维地震、大深度电磁探测、航空物探、深穿透地球化学、深部钻探、三维可视化和数据模拟等各类技术方法和装备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宗矿产、稀缺有色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攻深找盲"扩大资源潜力,是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的重大举措。地质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深部找矿已成为可能,在地下500~1 000 m的"第二找矿空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近年来,深部找矿效果显著,展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理论、概念、模式已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其次,勘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三维地震、大深度电磁探测、航空物探、深穿透地球化学、深部钻探、三维可视化和数据模拟等各类技术方法和装备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地球深部探测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深部探测技术装备为实施国家地壳探测工程战略计划、揭示地球深部奥秘提供技术保障,其发展水平将决定在辽阔的国土和海洋区域大面积、大深度获取数据和信息的能力。瞄准国际前沿装备技术,从国家高科技发展战略出发,针对复杂地质环境的探测能力和效率,自主研发深部探测仪器装备。基于研究现状和基础,从6个关键技术开展工作,分阶段落实探测工程战略计划,迅速提升整体技术水平。通过跨部门联合建设研发基地、汇集优秀人才、培训人员,引进、消化、吸收国外高端产品技术,加速完善自主创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迅速改变我国深探仪器装备长期依赖进口局面,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从起步到成熟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大锰  吴能友 《现代地质》2022,36(1):221-224
0前 言 科教融合是科研和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一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科研机构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教融合发展,自然资源部和教育部聚焦...  相似文献   

20.
潘茜 《安徽地质》2012,(4):318-320
安徽矿产资源自然秉赋良好,已发现矿种138种,资源潜在总值居全国第十位。建国以来,安徽地质科技不断创新,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奠定了我省矿产资源大省地位。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缓解矿产资源瓶颈制约,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强重点区带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研究、加强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研究、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地质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真正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