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简要介绍了硅质岩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套硅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氧同位素化学成分及组成.研究表明,该套硅质岩富集了与热水成因有关的Ag、As、Cr、Pb、Zn、Cu、B、Sb等微量元素和CaO、FeO、Fe2O3等氧化物中常量元素,贫化了TiO2、Al2O3、MnO等氧化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同位素组成及利用氧同位素估算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均反映了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莫托萨拉铁锰矿硅质岩呈层状产于铁矿中,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2O3,Au,Ag,Cu,pb,Zn,As,Sb,Hg质量分数高,Cr,Ni,Co,FeO,Al2O3质量分数低,e(Al)/w(Al+Mn+Fe)比值低,这些元素组合指示出其热水 成因,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硅质岩主要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的稀土元素和O,Si同位且成表明硅质岩是  相似文献   

3.
浙西石炭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西石炭纪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中FeO、MnO、TiO2、Al2O3、MgO、CaO、Na2O、K2O等含量相对较高,富集As、Sb、Bi、Au、Ag、Ga,Fe2O3/FeO、SiO2/Al2O3、SiO2/(Na2O+K2O)、SiO2/MgO比值较小,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包裹体富含气相组份CH4、CO2、N2、CO、H2,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Fe—Mn—(Ni+Co+Cu)三角图及SiO2—Al2O3、SiO2—Fe2O3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中硅、氧同位素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Ce/Ce※值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为98℃~152℃  相似文献   

4.
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应汉龙  蔡新平 《地球化学》1999,28(4):307-317
中石炭统金厂组(C2j)下部含金硅质岩是云南墨江金矿庆的主要围岩之一,具有沉积结构构造,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O、Fe2O3、Au和Ag含量高;Cr、Ni和Co含量高、变化大;MnO/TiO2和TFe/TiO2比值较大;Au含量与NiCr含量相关性低,Au可能不是后期热液作用带入的。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一系列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含金硅质岩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西裘地区晚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1,富集As、Sb、Bi、Ga,稀土元素总量低,铈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1-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MnO/TiO2、δCe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形成温度较高,约为82-165℃。  相似文献   

6.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平均含量95%以上。岩石富Fe、Mn,相对贫Al、Ti、Mg,富含Ba、As、Sb、Ag、U等微量元素。Fe/Ti、(Fe+Mn)/Ti、Al/(Al+Fe+Mn)、U/Th比值及AlFeMn、FeMn(Ni+Co+Cu)三角图均表明岩石为热水来源沉积岩。稀土元素总量低,Ce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显示主要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δ30Si、δ18O值及岩石的形成温度清楚地表明组成岩石的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岩石的MnO/TiO2、δCe及δ30Si值分析表明硅质岩沉积于大陆边缘斜坡半深海至大洋盆地深海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含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生  李统锦 《现代地质》1997,11(3):330-338
长坑矿床的金、银矿化与硅质岩关系最为密切,角砾状硅质岩矿体具层控和断裂控制双重特点。含矿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73%~92%,其平均值(88%)与海底热液燧石相近,但硅质金矿石的TiO2、Al2O3、TFe、CaO、K2O和银矿石的CaO、FeO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热水沉积硅质岩;在Al Fe Mn成分三角图上,含矿硅质岩在水成区和热液区均有分布。虽然矿化硅质岩的稀土成分具海底热水沉积岩的特点,即总量较低,具Ce负异常,但其模式曲线与围岩相似。硅质矿石相对富Fe,贫Cu、Co、Ni,过渡元素配分模式继承了围岩的特点。结合硅质矿体的地质产状、矿化年龄与成矿流体来源,认为硅质矿石主要形成于热液对围岩和裂隙的交代、充填作用,但不排除早期热水沉积硅质岩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论石门雄黄矿床硅质岩的热水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附近存在大片硅质岩。硅质岩是热泉沉积的硅华,其微量元素组成与矿石中以及该区现代热泉体系沉积物类似,成矿溶液富Na+、Ca2+、Cl-、HCO3-、SO2-4,与该区现代热泉类似。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同位素等综合研究表明:矿床附近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可能来自下伏及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9.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热水成因硅质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李胜荣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6,16(4):416-422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Ni-Mo-PGE序列富硫化物层上,下均出现在区域上延伸不甚稳定的硅质岩,过去对其成因未作研究。该硅质岩刘岫峰(1994)的化学成因,生物成因和火山成因硅质岩氧化物(SiO2-Al2O3,SiO2-MgO,SiO2-K2O+Na2O)判别图解上多落在化学成因区和火山成因区,在Wonder的热水成因和正常水成因硅质岩SiO2-Al2O3判别图解上,多落在热水因区,该硅质岩稀土总量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茂名地区二叠系地层中存在地导整合产生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0003~0.0007,。δ^18O值变化范围为0.0148~0.0223,均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Ni+Co+Cu)三角图上,本区硅质岩均属于典型的热水积硅质岩,硅质  相似文献   

11.
翟世奎 《矿物学报》1995,15(3):360-364
在冲绳海槽海底浮岩的蚀变中SiO2和Na2O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而Fe2O3、TiO2、CaO、MgO、CO2、MnO和P2O5含量则明显增加;Al2O3、K2O、FeO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蚀变作用导致了赤铁矿、针铁矿和非晶质Fe、Mn氧化物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的生成。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蚀变样品中增加,尤其是Cr、Co、Xc、As、Br、Rb和Th。除Nd外轻稀土元素含量增加,大部分重稀土元素含量减小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东川滥泥坪矿区因民组顶部硅质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云南川滥泥坪矿区因民组顶部硅质岩的产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表明其成因应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产物。该硅质岩层还含较富的铜矿体,根据地质条件相似性原则,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北祁连山寒武─奥陶纪硅质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祁连地区寒武-奥陶纪硅质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揭示硅质岩在成分上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其生成构造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一般形成于大洋中脊的硅质岩在岩石化学成分上富于Fe_2O_3和MnO,而Al_2O_3含量最低。形成于近弧环境的硅质岩在成分上相对富含FeO+MgO+CaO,而Al_2O_3较洋脊的稍高.但不及形成于深海盆地的硅质岩。富含Al_2O_3而贫Fe_2O_3、MnO、FeO、MgO和CaO的硅质岩形成于近陆的深海或半深海盆地或初始洋盆的盆缘地带。由此可见,硅质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指相意义。然而,研究表明,硅质岩中SiO_2含量的高低并不具有指相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川式铜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川式铜矿赋矿围岩落雪组白云岩的常量元素投影点在Al2O3──SiO2──(CaO+MgO)图解、lg(SiO2/Al2O3)──lg[(CaO+NaO)/K2O]图解和(al─alk)──C图解上有一些非正常沉积的特点,并与红海现代热水化学沉积物有相似的特征。黄铜矿Co/Ni值及落雪组白云岩微量元素在Co+Ni─As+Cu+Mo+pb+V+Zn图解上也反映出热水沉积特征。稀土元素研究成果表明落雪组是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相混合的产物。包裹体研究后认为成矿热水属Na+(Ca2+、Mg2+)─HCO-3─Cl-型,并含CO、H2O(气)、CO2、CH4等气相组分,成矿温度110─214℃,成矿深度3─150m。硫、碳、氧和氢的同位素反映了这四种组分多来自海水,成矿热水主要是下渗对流循环而受加热的海水及部分建造水。结合地质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热水微裂隙喷溢沉积成矿”的新认识,即海水下渗,受裂谷高热流加热,萃取流经围岩中的硅质及矿质在还原环境中,沿落雪期尚未彻底固结沉积物中的微裂隙间断式喷溢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勉略蛇绿混杂岩带硅质岩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吉虎  杜远生 《地球科学》1997,22(6):599-602
硅质岩是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岩石类型,其形成环境的确定对勉略造山带的沉积环境、盆地格局和构造演化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沉积组合、主要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南秦岭勉略带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其地球化学组成以富含SiO2,贫Fe2O3,MgO,Al2O3,以及较低的ΣREE质量分数和具微弱的Ce负异常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方维萱  刘方杰 《岩石学报》2000,16(4):700-710
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叫结秦岭凤太地区泥盆纪硅质白云岩-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硅质岩类中,SiO2〉80%,(FeO+Fe2O3+MgO)〈10%;硅质铁白云岩类中,SiO2为30%~50%,(FeO+FeO3+MgO)大于20%,提出该类热水沉积岩热水同生沉积作用、热水温合同生沉积作用,热水同生沉积交代作用,热水爆炸-液压致裂作用及热水充填-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7.
广西煤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分析了广西未变质煤、区域变质煤和热液变质煤的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TiO2、SO3。低灰分煤的常量元素主要来自古植物对成土母岩的选择性吸收,具明显的超基性或基性特征。随煤变质程度升高,未变质煤、区域变质煤中的常量元素没有发生迁移,而热液变质煤中的SiO2和Al2O3相对增加,SO3和CaO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8.
应用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方法和Gresens方程,研究了小青山铜(金)矿区交代成因钠长石岩,区分出了两类不同原岩性质的钠长石岩。A类钠长石的原岩为绢云母千枚岩,它们的ΣREE为30.13~101.09,ΣCe/ΣY=1.8~7.8,δEu=0.23~0.91,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类钠长石岩的原岩为辉长岩,它们的ΣREE=29.06,ΣCe/ΣY=2.04,δEu=0.93,配分曲线为平坦型,大多数微量元素均为负异常。两类钠长石岩形成过程中K2O、Fe2O3、FeO及MgO等带出,Na2O及SiO2带入。  相似文献   

19.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化学成分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康  李博昀 《河南地质》1996,14(4):249-255
本矿床是我国金红石矿床重要的成因及工业类型,为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岩石在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查明了化学成分和成矿的关系,高Al2O3,MgO,Fe2O3+FeO,K2O,P2O5,H2O^+,MnO,低SiO2,CaO,Na2O,CO2,S等,利于钛富集;高TiO2,MgO,P2O5,S,低SiO2,CaO,K2O,Al2O3,Fe2O3/FeO,利于金红石形成,高Sf,  相似文献   

20.
对辽西阜新地区晚太古宙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岩石岩石学,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地壳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进程中,岩石中的元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为随变形强度的增加SiO2,Na2O,Zr等组分规律性减少,而Al2O3,CaO,FeO,MgO等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Ba,Cr,Sr,Ni,Rb等微量元素规律性增加,本文认为剪切变形变质岩石的成分变异不仅仅是流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