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全其  卞学昌 《地理教学》2013,(6):18-19,53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是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的。充分理解地球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地理练习中,常见到这样的题目:“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一天比24小时长还是短?”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球自转和公转许多内容,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理解和弄清的。但实际上只需依据课本两幅插图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作为地球运动参照物的日月星辰又与地球相距甚远,因而难以据此直接观测地球运动。当前虽然不乏较为准确地表现地球运动的多媒体课件资源,但由于其制作技术和呈现方式多为二维形式,学生难以从中获得三维感受和亲身体验。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应当为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  相似文献   

4.
徐文 《地理教学》2007,(7):17-18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二)”这节内容主要是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更替和四季、五带的划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和人地观。其中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变化,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弄清产生上述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引起的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则是教学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胡世雄 《地理译报》1997,16(2):78-84
本文首先阐述屯信息革命与信息产业的巨大影响以及地球信息资源,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与地球信息产业化的关系;而后在总结世界地球信息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地球信息图谱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首先探讨了数字地球技术系统及其意义,研究了作为地球信息时空变化图形表达的地球信息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地球与地球信息图谱之间的有机联系,指出数字地球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地球信息图谱的研究;地球信息图谱是数字地球分析、处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其理论研究必将推动数字地球应用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周民虎 《地理学报》1998,53(4):372-380
作为地球科学一个重要分支的地球信息科学,在近10多年来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本文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分析信息流的意义及其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关系,阐述地球信息科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及其内涵,并从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技术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三方面论述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长期天气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1820—1983年的地球自转变化率资料,分析出地球自转变化存在准44个月、准11年、准24年和准49年的周期。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大气活动中心位置的移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等,都能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思期中找到关系。已经发现,在地转长期(准24年和准49年周期)加(减)速时,南方涛动指数减弱(增强),大气活动中心向西北(东南)移动,非洲干旱区降水偏多(偏少);同时发现:在地转短期(准44个月周期)加(减)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升高)。本文讨论微机在地理学上的应用,介绍可以从英美市场获得的地理软件,并检讨微机在英美地理教学和研究上的一些限制,以促进其在国内地理学上的应用。现存的软件和硬件基本上可以满足地理教学和研究上的大部分需要。随着微机价格的降低,体积的缩小,计算速度、内外存储器容量以及可携带性的增加,其实际应用将会更广。微机已逐渐成为地理教学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9,(5):47-47
《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我国地球科学将围绕8个重大科学问题展开,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的地球科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多个领域引领国际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湿地写意     
<正>湿地,乃地球之肾,是地球最重要的部分。它,贮藏着生命之水,涵养着地球上的众多生灵,滋养着地球之躯。没有了湿地,地球将失去柔美、光润与恬静。湿地,是绿水、水草、芦苇、水鸟、鱼、丹顶鹤、牛、羊、沼泽、湖泊、蓝天和白云组成的一幅山水画,是诗词歌赋发源的圣地。湿地,它虽没有高山的雄壮,大海的浩瀚,但它有其独特的意韵:柔美、恬静、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06,(2):45-46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复习,教师提出“坐地日行……”,学生立刻有了共鸣,想到“坐地日行八万里”。教师提出问题:该诗句反映的是不是地球自转呢?为什么?学生想到“日行”为地球的日运动,所以体现地球的自转运动。教师再提出问题: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四万千米,那么该诗句所描述的地点在哪里最合适呢?为什么?学生得出该地点位于赤道上,  相似文献   

13.
林启福 《地理教学》2013,(12):49-52
介绍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和教学应用。本演示仪是对现有教学仪器的高度综合和平面简化,结构极为简单,功能极为强大,演示特别直观;可以演示中学教材中所要求的地球运动的全部内容,如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和地理意义,演示日地月三者的关系,还可作为测量当地经纬度的研究性学习的测量仪器,可增强教师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吴同秋 《地理教学》2011,(16):53-54
旅游地理的学习,最好有一些亲身的体验,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带学生外出旅游基本上难以实现。借助谷歌地球,进行虚拟旅游,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课堂上就可以带着学生游览世界名山大川、名城胜景。谷歌地球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地图搜索软件,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下载、安装后即可运行,他的中文界面让我们一看即懂,操作很方便,用于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在钾盐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钾盐是我国的紧缺矿产资源之一,寻找钾盐资源尤其是古钾盐矿床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钾盐易溶,在地表很少有成矿标志,所以加大了找矿的难度。通过论述地球化学方法在蒸发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地球化学方法在寻找钾盐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应用可以概括为:可以判断成盐古卤水的蒸发浓缩阶段和矿床的成矿阶段、揭示盐类矿床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划分蒸发岩的沉积旋回和重现古盐湖的演化过程以及分析成盐盆地的封闭蒸发条件和氧化还原性等。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最具有找钾希望的区域,研究盆地内蒸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在盆地内寻找钾盐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地球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革命与信息产业的巨大影响以及地球信息资源、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与地球信息产业化的关系;而后在总结世界地球信息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成忠  张毅 《地理教学》2013,(16):6-7,17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2年5月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用地球生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两个主要指标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态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整篇报告可以概括为追踪物种丧失、遏制生态超载、共享一个地球3个主题。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对外星人的由来,以及是否存在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科学家们却提出了外星人可能存在,并且对其存在的方式提出了各种假说。1.地下文明说。在一些科幻电影里,说的是在地球上是人类进化的天堂,但足在地球内部却存在另一个由进化后的昆虫统治的文明世界,最终地下的昆虫为了地上的生存权与人类开始了战争。据悉,美国的人造卫星“查理7号”到北极圈进行拍摄后,在底片上竟然发现北极地带开了一个孔。这是不是地球内部的入口?  相似文献   

20.
缪尧平  林浩平 《地理教学》2014,(2):32-33,40
正【设计意图】"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基础理论,其对空间思维要求极高,历来都是教学难点。教师们多采用直观演示、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缺乏直观认识,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仅通过观察的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认识、体会地球的运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课件及软件运用到地球运动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虚拟三维地球仪"软件,能较为完美地虚拟演示地球运动,其功能强大,操作便利。笔者以该软件为基础,通过学生亲手操作软件,形象地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