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吕炯 《气象学报》1953,24(4):203-210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界的恩赐,要向它争取,這是我们的任務。И.В.米丘林 自然界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這些農業上的敵人:風、暴風雨、乾旱和熱風使我們彷徨無措,只因爲我们不會掌握它们。它们並不是凶惡的,只要我们研究它们和學會控制它们,那末,它们就將爲我們的利益而服務了。В.В.道庫却也夫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增强显示红外圆盘云图,给出了1983-1985年期间西太平洋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气候学研究.结果指出,在西太平洋地区MCC是常见的系统,并且表现出许多与美洲MCC相同的特征.这种系统活动在夜间,并且往往形成在陆地上或者紧靠陆地的邻近地区.在美洲,它们的冷云罩(Cold Cloud Shield)持续时间约为10小时,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持续约11小时.冷云罩的大小分布与美洲的相似,大多数面积在2~3×10~5平方公里之间.这种系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季节分布也与美洲的相似.具体地说,它们的最高频率在中纬度地区出现在春末夏初,低纬度地区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暖季中.如同西半球系统一样,西太平洋地区的MCC发生在气候学上具有高θ_e空气的低层急流和高层分流出现的区域.而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同美洲的系统,典型地移向700-500hPa中气候平均气流的右侧(南半球移向左侧).这种对平均气流的偏离朝着高θ_e空气源区方向.少数移动在水面上的MCC形成了热带风暴;同样,少数移动在陆地上的热带系统形成了MCC.由于西太平洋地区与美洲MCC性质和环境很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在实质上是同一现象.鉴于它们在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经常出现,很可能使它们对全球水分循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雾、露、霜、冰针、雾凇、吹雪、雪暴都不是降水天气现象,但它们的出现,会对降水和蒸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尤以吹雪和雪暴为甚.当然,除了吹雪和雪暴外,如它们单独出现,不管其量多少,都按对降水和蒸发无影响来处理,换句话说,可以无视它们量的存在.但吹雪和雪暴的情形就不同了,处理得不适当,就可能影响降水和蒸发量的  相似文献   

4.
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定义了球面上单个气压系统的面积S、强度P、中心位置(λc,φc)3种环流指数;结合NCEP/NCAR月平均气压(位势高度)场资料,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法.实际计算了历年逐月500 hPa北半球极涡的上述环流指数,求得它们的逐月多年平均(气候)值.初步分析表明,它们能简洁定量地描述北半球极涡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特征.S、P、(λc,φc)的定义和算法,也适用于极涡以外的其他闭合气压系统或球面上其他要素场中的闭合系统.  相似文献   

5.
根据气候统计和天气气候学的方法,利用逐日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曲线,分析它们的天气学意义,结合当前实际天气情况,推断可能出现的一些重大天气过程,它们对气象预测和服务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WebGIS技术在气象科研数据共享系统中的应用尝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WebGIS的技术特征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WebGIS软件不少,它们的技术特征、运行条件各不相同.使用的模型和机制也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接地的类别和形式的分析,提出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的安全措施.一直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EAA相关链与中国汛期降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 EAA 相关链在南、北半球结构,分析了 EAA 相关链与中国汛期旱涝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它们与前期环流以及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谈露水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露水与雨水和露水与植物吐水它们之间的区别,提出对露水观测记录的一些浅见,为大家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副高、极涡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12,他引:33  
黄嘉佑  刘舸  赵昕奕 《大气科学》2004,28(4):517-526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SVD)分别分析了北半球副高指数和北半球极涡指数对我国夏季降水(6~8月)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重大的具体关系,以及它们影响的区域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受前期冬季极涡强弱的影响.冬季副高因子的影响是半球范围的,而春季副高因子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南部的副高系统.综合研究极涡、副高两者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要比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影响所得模态的代表性好,预报价值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台风倒槽暴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自强  张德 《大气科学》1985,9(4):400-405
本文通过五次个例的对比分析,指出边界层东北急流对长江三角洲台风倒槽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得出,那里存在两种类型的台风倒槽暴雨,它们在一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Bernoulli数和Euler数是重要的经典组合数,它们在数学和理论物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基本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结合发生函数方法,建立若干含有Bernoulli数和Euler数的算术恒等式.  相似文献   

13.
章淹  毕慕莹 《大气科学》1977,1(4):273-281
北太平洋700 mb环流形势具有相当鲜明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征.北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是这些特征以及东亚季风形成的一个原因.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北太平洋700 mb环流形势和海表温度距平的分布,可以看出:有些情况下,大气对海洋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另一些情况下,海洋对700 mb环流形势的影响较为明显.它们之间的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断地、经常地在转化以及相互影响着.它们的转化、演变对我国副热带高压及旱涝天气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分布函数概念,对已经找到的重要的气象中的分布函数,对如何从熵原理去理解它们作了综合介绍.文中还对如何将此用于数值天气预告、气候变迁研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华北夏季降水地域特征的旋转主分量研究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研究华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华北降水空间分布的RPC的前10个模态.它们概括了华北地区降水的基本特征及历史上的大旱和大涝年的地域分布.每一种降水模态的时间系数都表现出了长周期的年代际变化的规律.华北发生大旱与大涝的最可能的分布是模态3、4与模态10.如1965、1968和1983年的大旱;1963和1973年的大涝年等.分析了各个模态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东亚环流指数、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以及江淮流域降水的相关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都有各自的最佳模态.如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而言,最佳模态的特征是:当海温呈El Nino型和西太副高偏强时,华北降水的最可能分布是东部沿海为强的干旱区,其余地区降水皆偏多.与江淮流域降水和EAP流型的相关则主要以1954、1980及1991年为代表的第1和第9模态为主要形态.它们与华北降水有极好的反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天气分析和预报实践中,对于新疆夏季降水过程,特别是区域性大降水过程来说,除了重视分析研究位于青藏高原附近的南亚高压外,更要着眼于新疆上游地区的伊朗高压、北非高压等副热带锋带上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活动规律和演变特征.这些规律和特征既体现了它们自身的振荡过程,同时又反映了它们与中纬度副热带西风带的相互作用,而上述诸方面恰恰是分析和估计未来副热带环流形势转换或调整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候是变化无常的,在风云莫测的气候后面究意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解释,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从冰期到温室,地球似乎是二氧化碳层改变它的温度.二氧化碳分子的作用像单向镜一样反射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它们又象温室玻璃一样,使辐射通过,到达地球,在辐射再次进入太空之前,将其吸收.研究人员认为,远在工业和发动机开始将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之前,地球就靠它本身的呼吸作用将这种气体大量地"呼"入大气层,又把它们从大气层中"吸"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有关研究表明,海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季节变化和时间滞后性. 南方涛动与赤道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响应过程,是一个对全球气候有着重大影响的海气交换事实.弄清它们之间的时空关系对探  相似文献   

19.
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并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其最大特点是建筑环境内部配备了大量的电子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春播期冷、暖年景的环流形势及其前期秋季的环流形势,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对应关系,因此试用相似法制作柳州地区春播年景的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