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益发展的垃圾回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中蕴藏着许多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回收利用垃圾资源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垃圾回收业发展状况的介绍,提出发展我国垃圾回收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垃圾产生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垃圾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是,直至最近,社会依然极少理会垃圾中真正蕴藏着些什么,以及垃圾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1973年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威廉·拉舍基博士及其同事们所建立并发展的垃圾计划,标志着一门新科学-垃圾学的兴起,即垃圾的系统研究、垃圾产生、运移、利用和处置的机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美国和其它少数国家的垃圾学研究所揭示的各种事实、定律和原理,正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长安垃圾填埋场地质特征及其防渗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形地貌,地层格架,岩相展布,地质构造等方面,阐述成都市长安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结合室内和野外现场试验,详细分析填埋场区的包气带,含水层,相对隔水层的厚度,透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指出被透水性差的蓬莱镇组中段地层所围限的三面环山,中间沟谷的地质环境,能够有效地阻滞垃圾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进行城市垃圾量的预测,经验证其中近期预测值是接近实际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垃圾产生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垃圾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是,直至最近,社会依然极少理会垃圾中真正蕴藏着些什么,以及垃圾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1973年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威廉·拉舍基博士(WilliamLRathje)及其同事们所建立并发展的垃级计划,标志着一门新科学──垃圾学的兴起,即垃圾的系统研究、垃圾产生、运移、利用和处置的机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美国和其它少数国家的垃圾学研究所揭示的各种事实、定律和原理,正划时代地碰击着现代社会、社会心理学、市场和许多其它领域,大量的城市固体废物不仅意味着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垃圾处理,无论焚化或者填埋,都对环境构成了严重污染的威胁,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垃圾的管理、再循环和处置费用是昂贵的,而且总是受到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法律冲突的挑战,纽约和美国东部其它人口稠密地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就是最好的例证,解决现今进退维谷的垃圾问题,需要包括技术的、社会的、环境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和公共教育在内的多方面协作。中国正经历着令人振奋的经济发展时期。预计以现在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因巨量人口而导致的社会消费的急剧增长,在未来10~20年内,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上海浦东新区域市翻天复地闰圾卫生填埋处理为研究背景,首次提出LFGE效应系统分析方法的完整理论和应用体系,体系主要包括:LFGE效应的主控因素特征分析;在垃圾淋滤试验、有关土的工程性能试验和反映运移转化特征的土柱试验基础上的作用机制研究;有关土的工程性能试验和反映运移转化特征的土柱试验模型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具单元、组合、整体模拟及压实效应模拟功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成果对长春市生活垃圾淋滤液的组分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野外监测资料运用非确定性模型方法建立模拟模型,对淋滤液的污染组分进行趋势预测,为垃圾堆放场地的设计和垃圾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和寻找垃圾场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某垃圾填埋场重金属对环境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分析研究了某老垃圾填埋场中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填埋场西南边的池塘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远远高于池塘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其下伏土层中重金属影响的深度达到地面以下20~25m,在这个深度内,Cd、Pb、Zn、Cu、Ni均出现峰值;对比10a前的资料显示,以惰性著称的重金属在地下土层介质构成的复杂氧化还原环境里,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和迁移性。在10a间,Pb和Cd在土层剖面中的迁移速率为1.5m/a(即4.8×10-6cm/s),在该垃圾填埋场的下伏土层中属于弱迁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土料的工程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垃圾的卫生填埋中,填土层对垃圾淋滤液渗稼的阻滞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成都万兴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填土料的压实性,渗透性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并建立了关系式,为全面研究填埋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北天堂地区城市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介绍了由于城市垃圾填埋而引起的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以北京南部北天堂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状况为例进行调查,对其进行污染综合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污染物在几种条件下的地下运移情况补救效果,对污染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及提出相关的控制与治理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垃圾与地质     
本文引用国外部分文献和教材资料,摘要介绍研究这个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供同行专家、学者及老师们参考和切磋研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垃圾在人地系统中具有的社会性、时空分异性和制约性等特点,认为中国城市垃圾研究只有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为解决日益紧迫的垃圾成灾问题寻找一条根治办法.以长春市为实例,开展了中国城市垃圾的研究.长春市城市垃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成环性和自相似性的特点.垃圾的物质组成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特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受人为因素控制.追踪调查表明,大约有3/4的垃圾量来源于非居民家庭.长春市垃圾回收缺乏再生行业支持.兴办垃圾产业可望成为整治城市垃圾并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根据城市垃圾的基本特征并应用综合治理的理念,提出了符合长春市市情的10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堆埋体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谷型卫生填埋场是我国卫生填埋场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借鉴无粘性坝体边坡的容许安全系数,反算求得不考虑内聚力的垃圾可能最小内摩擦角。利用这个内摩擦角计算坝体所受的主动压力,从而计算垃圾坝的抗滑、抗倾覆及坝基的稳定状态。初步建立了一套评价此类型填埋场堆埋体安全稳定性的方法,并通过对一工程实例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陈德生 《湖南地质》1991,10(4):329-333
霞湾窑垃圾填埋场址,位于上覆有较厚的第四系弱透水粘性土,下伏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灰岩的部位,岩溶不发育,渗水性不强。垃圾填埋场北西约200m有一机井,比场址稍高,其上部有12m相对隔水的含碳页岩,对防污有利;由于机井与垃圾场均临近断裂,存在着垃圾渗滤液污染供水井的可能,建议采取衬砌隔离措施防护治理。  相似文献   

16.
Mich.  L 朱桂芳 《世界地质》1992,11(2):71-77
德国的垃圾处理问题已经通过地上和地下处理两种措施得以解决。文中讨论处置场地的不同类型,阐明一般场地的选择标准和关于不同垃圾处理类型效果评价的更精确的标准。从长期安全度观点出发,除纯粹的工程观点外,还应包括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观点。许多讨论地质体和垃圾间矛盾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有关有毒物质和作为隔离体地质体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在文中列出,联邦德国的有毒物质处理指南目前正在制定。  相似文献   

17.
张文杰  杨金康 《岩土力学》2019,40(5):1847-1853
生活垃圾具有大孔隙特性,垃圾中水分运动常表现出优先流特征。针对垃圾组成复杂、难以切片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能方便地得到垃圾染色剖面的试验方法。使用填埋场不同深度处的垃圾样进行染色示踪试验,对染色后的垃圾柱分别进行水平切片和竖向切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垃圾中优先流特征。垃圾中大孔隙多、基质少,染色模式与土中不同,基质部分的染色比例较高。试验所得的染色面积比和染色深度能反映出垃圾中优先流的明显程度,染色面积比与参与优先流的大孔隙比例有关,染色面积比越大,优先流越明显,而染色深度与基质流比例有关,上部垃圾中基质流比例越低,入渗深度越深。不同入渗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入渗强度越大时垃圾中优先流程度越高;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高的垃圾试样中优先流更明显;不同埋深垃圾试样的试验结果表明,浅层垃圾中更易产生优先流。竖向切片与水平向切片所得规律完全一致,试验方法在实现垃圾染色示踪和切片研究的同时,未改变垃圾中优先流原有规律,准确揭示了垃圾中优先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处置与利用是现代化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工程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佳木斯城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该城市的固体废物堆放现状,列举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分析对其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机理,最后讨论了处置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垃圾的地质处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是国际上现代化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固体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这一领域是环境工程与水资源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城市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已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数量增长很快。如何处理庞大的城市垃圾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和目前国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