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为深化人们对花岗岩地貌景观成因的认识,加强景区建设以及提高花岗岩地貌的科学研究水平,需要从目前花岗岩景观的地貌形态分类提升到按花岗岩的成因分类。本文在华山花岗岩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花岗岩动力学、运动学理论为指导,提出脆性形变前的塑性-韧性形变阶段是花岗岩景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花岗岩景观的多样性是岩浆体在这个阶段中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造成的。花岗岩在塑性-韧性流变过程中与侵位的围岩互动,与围岩在韧-脆性变形的耦合过程中形成的景观表现为:①长岭状、龙脊状的景观与A、B型成分-结构层的线状背形结构有关;②峰岭、尖峰等景观主要和A、B型成分-结构面波中的原生(轴面)劈理(或节理)、"肠套"式褶皱及横节理有关;③旋卷-扭动过程中形成的弧形-扭动构造是花岗岩景区中千奇百怪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类似华山主峰、天柱山都是旋卷-扭动构造中的砥柱状突起;④绝大多数石蛋、石球和球状风化是鞘褶皱式结构样式的特殊表现;⑤成分-结构层的穹状隆升是浑圆状、圆丘状景观形成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质特征与地貌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清山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中的怀玉古岛弧地体之上,已知有9亿多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山体面积229.5km^2、主峰海拔高程1816.9m,是在中生代区域构造隆起的背景上,又在三角形断块构造控制下进一步隆升的“隆上隆”山体,主要由“A”型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具有高硅、富钾、低钙特点。花岗岩体内为北北东、北西向两组垂直节理和帚状裂隙群所切割,这些垂直节理和裂隙的强度大、密度稀、延伸长、切割深,具张一剪性质,呈带展布,组成裂隙网络,又经冲刷剥蚀风化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是世界花岗岩地质、花岗岩地貌、花岗岩生态完美结合的一个突出代表,并以奇特的景观形式展示了杰出的自然美。这些,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对比意义。①三清山北临赣东北新元古代古板块缝合带及中生代陆内深俯冲带,这是一个重要的中生代构造一岩浆带,形成了中一晚侏罗世一白垩纪造山期和转型期“I→S→A”型花岗岩序列,三清山“A”型钾长花岗岩为该花岗岩序列中的最新成员,是研究西太平洋地区中生代陆内俯冲型花岗岩的最好园地。②三清山花岗岩微地貌类型多样、发育系统、保存完整,峰峦、峰墙、峰丛、石林、石柱、石锥、峡谷、崖壁以及丰富的造形石等微地貌标型齐全、特征典型,这种以锥状峰峦与密集峰柱组合型花岗岩峰林为特征的地貌景观——称“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她记录和保存了地球中新生代以来地壳形成演化的历史,特别是完整记录与系统出露了三清山花岗岩形成演化相关的内外地质作用主要过程,是一个具有世界性价值的花岗岩微地貌天然博物馆。③中国是世界上花岗岩最发育的国家之一,花岗岩名山很多。根据花岗岩景观类型特色,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花岗岩景观的成因,最具代表性的花岗岩景观为三清山、黄山、华山、泰山、普陀山和克什克腾,她们既代表了中国主要花岗岩景观的类型、也代表了花岗岩地貌的成因类型,同时反映了花岗岩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构成一个花岗岩景观的序列,分别称为:“三清山式-黄山式-华山式-泰山式-普陀山式”和“克什克腾式”。其中的“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是具有世界对比意义的花岗岩景观型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开展新疆富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规划时,发观沿额尔齐斯河源分布的花岗岩地貌,较黄山、华山、泰山等地的花岗岩地貌奇特,可谓独树一帜。通过调查,弄清其形态是受变质花岗岩内部平行山坡面的层节理制约。花岗岩主要沿平行坡面的层节理,不断地拆离崩解垮塌,并使山体山峰的表面形态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额河源花岗岩景观,为此,命名为“阿尔泰地貌”。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安泽 《地质论评》2007,53(B08):227-228
中国的花岗岩在地理分布上遍及全国,在地质构造分布上遍及所有的造山带,在产出时代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发现,在岩石类型、成因类型上,世界上已知的类型中国几乎都有。特别是中国的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不仅多样化程度高,而且美学观赏价值优于世界其他各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试从中国花岗岩地质地理分布、地貌景观类型划分、旅游开发价值、花岗岩景区建设及今后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地学界、旅游界及到花岗岩景区游览的广大公众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关注,从而把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研究、应用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紫苏花岗质岩石可以说是地球历史中的最古老花岗岩建造,其产出方式与形成顺序有很大的变化。然而,无论产生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的深成体制如何,它们都表现出规律的演化趋势:每一特定的深成旋回都具有其特定的紫苏花岗岩套。活动带的早期阶段为混合岩化前(Ⅰ)实为火成成因的钠质紫苏花岗岩。它们表现为席状、岩鞍状及岩盖状侵入体,与围岩呈整合状。紫苏花岗岩-混合岩(Ⅱ)源自具各种成分的岩石,形成于伴有强烈褶皱作用的区域麻粒岩混合岩化作用。它们表现出区域性分布、具各种形态、多成因,成分及矿物组成变化。出现最多的是混合岩后的原地紫苏花岗岩(Ⅲ),由麻粒岩相条件下区域超变质作用期间各种岩石的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紫苏花岗质岩石构成不则形态的地块(可达数百平方公里)、具特殊形态的区域及宽度  相似文献   

6.
河南遂平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类型、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对河南遂平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与国内外典型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①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主要是花岗岩像形石地貌景观,各种形态的花岗岩像形石有100多个。受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矿物成分、结晶程度、球状风化的影响,大多数花岗岩像形石表面圆滑棱角很少,看起来不抽象更形像逼真。②嵖岈山花岗岩体呈岩株产状,分布面积不大,使花岗岩体整体地貌景观精巧典雅看似“天然盆景”。③嵖岈山拔地而起的山与平原接壤的独特地貌地形,让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看起来又非常雄伟壮观。④嵖岈山花岗岩洞穴(石棚)地貌景观众多,洞套洞、洞连洞,洞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美学观赏价值极高,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美学观赏价值体现在:美、奇、雄、险、幻。认为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特征是因嵖岈山花岗岩为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矿物颗粒结晶比较粗且岩性较均一、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疏密适中、独特的地貌部位和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气候条件形成的,是花岗岩地貌显著地带性有力见证。为发现类似的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花岗岩石林(阿斯哈图)--一种新的地貌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内蒙克什克腾旗增内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发现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花岗岩石林是在特殊的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中的节理和裂隙是形成石林的构造基础;在古冰川、寒冻风化、风和水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石林。其形成和发育过程主要分为:冰川作用;寒冻风化、风和水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石林。其形成和发育过程主要分为:冰川作用;寒冻风化作用;风蚀作用和夷平作用4个阶段。花岗岩石林地貌是花岗岩地貌  相似文献   

8.
胶东昆嵛山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嵛山花岗岩是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的围岩,在其成因和定位时代上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岩体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昆嵛山花岗岩是在中生代由岩浆缓慢冷凝结晶形成的大型复式岩基,并非交代成因。它由垛崮顶片麻状花岗闪长岩(147Ma)、八门邹家斑状花岗闪长岩(135Ma)、瓦善—水道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及五爪山片麻状含榴二长花岗岩(120Ma)组成,成分具贫铝富碱的特点。岩浆来源于中下地壳中酸性变质火山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其形成温度为650—750℃。岩体经历了韧性和脆性变形作用,不同方向的片麻状构造是岩浆结晶期韧性变形作用的结果。脆性变形形成的断裂和破碎带是本区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花岗岩定位、韧和脆性变形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热流变构造     
提出了热流变构造诸如热流变断裂、热流变节理和热流变褶皱等新概念。它们是围岩受岩浆热作用的影响塑性增大,构造应力使塑性-粘塑性围岩极易产生流变,形成各种热流变构造。详细论述了热流变断裂、热流变节理、热流变褶皱和显微热流变构造的特征。讨论了煤层在岩浆热作用影响了所产生的宏观和微观热流变构造。  相似文献   

10.
海南石碌铁矿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其形成、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变形(D2a),脆-韧性变形、层间滑脱断层形成(D2b)和脆性变形、矿体破坏(D2c)3个阶段。石碌铁矿床受NW—SE向复式向斜及其与NE—NNE向褶皱叠加所形成的横跨或斜跨褶皱的严格控制;褶皱过程所伴随的剪切变形和高温塑性流动是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复式向斜轴部,尤其是2期向斜褶皱轴的叠加部位往往可发现厚大的富铁矿体。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花岗岩地质地貌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欣祥  冯进城 《地质论评》2007,53(B08):239-240
河南省地处秦岭造山带的东段,有着长达3.0Ga以上的构造演化历史,由于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构造运动非常复杂,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河南省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分布非常广泛。河南省花岗岩总面积超过1.45万km^2,占全省面积的8.7%、基岩区面积的32.2%,占整个秦岭——大别山造山带花岗岩(面积为4万km^2)的36.2%多,是中国著名的花岗岩密集区之一。河南省花岗岩及其不同的岩石类型很好地揭示和反演了东秦岭板块构造的每一个特定的构造演化阶段和岩浆动力学过程。河南省花岗岩的地质地貌也很具特色。以花岗岩为主形成的世界级、国家级及省级地质公园有6处之多,以花岗岩为主形成旅游的风景区多达二十多处,遍布河南全区。河南花岗岩地貌景观丰富多彩,具有雄、险、奇、幻的特征,各种景观形象逼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河南省花岗岩地貌景观有九大类型,主要由内、外营力地质作用所造成。构造运动、花岗岩节理系统、岩石结构、水流冲刷、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是造成河南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基本因素。河南省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已成为一种新的重要自然资源,为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焦家式金矿形成于从韧性构造到脆性构造的转折期,金城金矿床乃至焦家金矿田控矿构造从早到晚经历了左行韧性逆冲、右行脆性张剪、右行脆性压剪和正断层四个活动阶段。成矿作用从早到晚可分为5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发育于韧性变形前,与围岩玲珑花岗岩有较大时差而与主成矿阶段时间相近,为成矿初期;石英铁碳酸盐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铜矿阶段和黄铁绢英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发生于脆性构造环境,前二者形成于右行张剪环境,后者在各个阶段均不同程度发育,但以右行压剪阶段最重要;碳酸盐阶段为成矿末期。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牙克石市喇嘛山有海西期至燕山期白岗质花岗岩岩组和花岗斑岩岩组出露。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波及, 塑性地层发生褶皱, 刚性岩层断裂, 形成区内大小28座突兀挺拔、陡峭嶙峋的花岗岩奇峰; 又由于该区气候湿润, 岩石风化、溶蚀较快, 周围岩石脱落, 导致各种类型的花岗岩峰石球化, 形成大量石蛋、石柱、象形石、石槽、岩臼、石穴等微地貌。本文简要叙述了喇嘛山花岗岩景观的类型、特征, 并与其他地区典型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拥有10亿年演化历史的江西三清山于2008年7月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2年9月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以花岗岩地质与花岗岩峰林地貌著称,堪称天下花岗岩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馆,具有世界性对比意义,有人称之为"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本文从构造背景、物质基础、外动力条件和外动力作用的变化等4个方面探讨了"三清山式"地貌景观的成因。分析认为,构造是"三清山式"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高硅、富钾、低镁钙的A型花岗岩是物质基础,流水是重要的外动力条件,第四纪以来气候周期性的冷暖变化是微地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辽宁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宁弓长岭铁矿不仅发现较早、规模较大、开采历史较长,而且向下延深较大且富铁矿增多。针对弓长岭二矿区的构造解剖研究表明,二矿区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为小型塑性流变褶皱,第二期为区域规模的倒转同斜褶皱,第三期属于横跨叠加褶皱,第四期为区域规模的隆升。伴随着四期褶皱作用的断裂构造,从早到晚,则表现为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脆性破裂。构造变形对铁矿的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上饶市幅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探讨江西灵山大型环状花岗岩的地貌景观特征及成因,并与黄山、三清山、天柱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对比。灵山花岗岩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环形构造东南外环,海拔1000~1400 m,岩性为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为世界罕见的大型环状花岗岩地貌景观,控制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构造作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黄山、三清山是锥状峰林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天柱山以崩塌堆积地貌景观为特色,灵山以大型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为特色。天柱山、灵山锥状峰林和石锥地貌景观不如黄山和三清山发育,主要原因是天柱山、灵山比黄山、三清山海拔低400 m左右,冰川、融冻侵蚀作用不如黄山和三清山强烈。  相似文献   

17.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诗经  文斐成 《福建地质》2010,29(4):334-346
太姥山是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唯一的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燕山晚期"A"型晶洞碱长花岗岩是太姥山造景岩石,北东东、北北西向断裂、裂隙及节理是控制山峰形态和规模的主要构造,风化剥蚀、降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动力作用,目前该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早期阶段。其构造位置特殊、成景岩性独特,地貌类型丰富,是东南沿海晶洞花岗岩山岳地貌的典型代表和宝贵的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西段“太华群”多期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宏观和显微构造特征为依据,论述了太华群自形成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初步建立了太华群的构造演化序列,揭示了太华群内部的面理置换、褶皱叠加、断裂复合等规律,探讨了各变形幕的构造式样以及构造变形环境。在其构造层次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将太华群的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4个主要构造变形阶段:Ⅰ.粘-塑性构造变形阶段;Ⅱ.塑性构造变形阶段;Ⅲ.脆-韧性构造变形阶段;Ⅳ.脆性构造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19.
对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及其外围地区的花岗岩地质与花岗岩地貌的科学价值作进一步讨论,认为:①三清山及其外围的怀玉山燕山期花岗岩区可划分为3型(扬子型、南岭型、沿海型)、4式(铜厂式、银山式、三清山式、灵山式),它们具有鲜明的成矿与造景的专属性。②三清山花岗岩原态保留较好,形成于燕山陆内造山末期,是南岭型花岗岩演化至最后阶段形成的超酸性碱长花岗岩的典型代表。③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为典型的水蚀型幼年期到壮年期早期的峰林地貌,以山峰尖峭和石柱、石锥、石芽发育完美为标志。④三清山式花岗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是年青的超酸性岩石、岩体与围岩差异风化,节理发育,雨水丰沛,受控于仍在缓慢抬升的“三角形”“隆上隆”断块构造等诸因素最佳耦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详尽的野外调查工作对其地貌形态进行描述和成因分析,表明石人沟南山晶洞正长花岗岩发育有石蛋、晶洞等较为奇特的地貌.其造景岩石为早白垩世A型晶洞正长花岗岩.岩体中发育的北北东-北东向、北西向断裂、裂隙及节理是控制山峰形态和规模的主要构造.风化剥蚀、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动力作用,其成景岩石独特,所成多种地貌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与旅游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