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承园 《地图》1990,(1):45-4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为研究秦末汉初的测绘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根据有关史料,对出土的帛地图的测绘时间考证如下。由于学识所限,疏漏之处一定不少,望批评指正。一、帛地图的有关情况1973年12月,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地图共有三幅,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  相似文献   

2.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轰动了国内外。这三幅古地图于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绘制,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其中,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一幅是城邑图(城邑图因破损严重,修复困难,尚未公开发表)。它们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地图。三幅古地图中,以地形图最为出色。图长宽各96厘米,上南下北。制图区域大致为:东经111°-112°30′,北纬23°-  相似文献   

3.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将帛书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其绘制年代当在文帝初期以前。谭其骧先生则提出把《驻军图》定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其年代问题也属“汉初说”。另一种意见,以吴承国同志为代表,他认为“马王堆地形图系秦代江图”。我同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看法,将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地图绘  相似文献   

4.
丁建伟 《地图》1993,(4):56-57
1989年《文物》月刊第2期公布了1986年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严格意义的地图。这个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探讨。一、放马滩地图的绘制年代根据对史料(同墓出土的竹简《墓主记》)的考察分析,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普遍认为放马滩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英语中的“Map”,据说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Mappa”,即一种绘制地图的布料.但最初的地图并不是绘制在布料上的.早期地图的形式,经历了从树皮、泥板、陶片到铜板、竹简、木板的过程,而现今发现最早的绘制于布帛上的地图,是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它们被认为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断,在公元以前,人类已经学会在布料上绘制地图.有学者研究,正是由于布帛具有弹性好、轻便、易携带、着墨线画清晰等特点,所以才被选为绘制地图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国家普通地图集》作为国家地图集系列之首卷,于1995年正式出版了。这是中华百年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出版一套代表我国当代科学综合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图集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长期的心愿。特别是《普通地图集》,它凝聚了几代测绘工作者的心血和业绩。尽管测绘产品不仅仅是地图,但从古至今,地图始终是测绘工作的最重要、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因为地图是人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认知的最主要的,且永远不可替代的工具。空间认知是人们对出现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变化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关位置的认识过程和能…  相似文献   

7.
以光敏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为基本原理的静电复制技术,是地图制印中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工序少,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和节约白银等优点。为了将这一新技术引入测绘生产,国家测绘总局于一九七五年将地图静电复印机及配套材料的研制列为国家科研项目,由测绘科学研究所具体主办,组成了由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三结合的研制小组。参加研制的单位有;江苏省泰兴仪器厂,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协作单位有:北京测绘处,原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单位已经开始使用聚酯薄膜进行测绘地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聚酯薄膜在测绘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过去使用的聚酯薄膜事先要经过机械打毛(研磨或喷砂)处理,存在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了适应测绘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与上海化工厂、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上海市城建局测量总队等单位协作,在上海化工厂组成了科研、生产、使用单位三结合和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会战小组,研制聚酯化学涂层绘图片,并与上海墨水厂协作研制与上述绘图片配套的改进了的“806”型聚酯薄膜绘图墨水。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会战小组认真贯彻“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方针,发扬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经过三个多月的会战,已获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全国政协委员赴四川考察团一行近二十人.于5月12日~18日来成都对四川省的测绘工作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到龙泉驿四川省遥感信息测绘院、成都地图出版社和新都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进行了考察,参观了数字化测绘生产过程、地图制作过程,了解了高新技术在现代测绘行业的  相似文献   

10.
测绘通讯     
国家测绘总局于十月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地图制印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地图制印规范审定会。参加会议共有四十一个单位的七十六名地图制印技术人员。会议期间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廷赞同志到会讲了话,并代表国家测绘总局给地图制印优质产品颁发了奖状。会议分为三个阶段:(1)交流经验,制印专题技术报告和评选1978-81年地图制印优质产品;(2)讨论“地图制印规范”;(3)研究制印作业质量评定标准、制印手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3,(2):5-5
我国的测绘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珍贵文化和科学遗产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很多光辉业绩和伟大发明创造都与测绘工作有关。 《中国测绘史》分3卷记述了始于4000多年前地图的起源到20世纪90年代初约5000年的测绘发  相似文献   

12.
陈卓宁  韩镇 《测绘通报》2013,(11):78-80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广泛应用于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地图数据更新等领域。本文运用资源三号影像进行地图制作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能用于城市道路和居民地的更新,可满足城市地图更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92全国旅游地图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3日—9日在成都市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39篇。为了扩大交流范围,促进我国旅游地图的研究和发展,会议决定选编部分论文的详细摘要以专栏形式在本刊刊载。入选的论文是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论文选编小组推荐的,凡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再刊登。论文摘要按收到的先后次序排列。栏末附有本次讨论会论文目录。论文选编小组成员:张力果、胡毓钜、陈昱、方炳炎、范明华、陆用森、姚杰。  相似文献   

14.
毋河海教授是河南灵宝人,1933年12月生.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地图制图系,获制图工程师称号.同年回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以首批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地图制图自动化技术.1981年回国后继续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委,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中国GIS协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委员,《测绘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助制图教研室主任等职,是我国地图制图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毋河海教授主要致力于地图数据库和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的研究,在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机助制图与地图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并对地图制图自动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丁旭华 《测绘通报》2019,(12):147-151
政务地图是近年来政府部门需求旺盛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本文分析了目前政务地图编制的整体现状及在工作中发挥的实际成效,研究了近几年政务地图编制过程中高质量政务地图的选题切入点、数据库快速出图等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社会民生热点,整理出政务地图的选题内容;结合浙江省交换平台和政务报送采集平台、国情普查等多源数据,利用现代计算机快速出图技术,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编制政务地图,做到有的放矢,达到精准高效服务政务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教学地图与地图教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2日至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老一辈的我国著名地图学家,有长期从事地图教育工作的老中年教育家,有长期从事教学地图或其他地图工作的高中级研究技术人员。还有在中学在地理教学多年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中  相似文献   

17.
高 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曾就读和进修于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地图学学会 (ICA)地图概念工作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内外知名的地图学家 ,也是国内地图成果和作品的权威评论家。高俊院士治学严谨 ,在 5 0多年的军事测绘教育与测绘科学研究工作中 ,致力于地图学的研究与发展 ,在地图学史、理论地图学、地图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测绘成果档案馆最近展示了—幅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制版的武汉地图复制品。据称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武汉地图之一.它为研究武汉的历史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创刊词     
测绘工作在一切工程建设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普遍而精密的测绘工作,就不可能制出详细而可靠的地图;没有这种地图,任何的工程都无从规划,更无从进行设计和施工。测绘工作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部门,凡是行军、设防以至于战略的设计都非有精确而详尽的地图不可。另一  相似文献   

20.
综合测绘系统是新型的测绘手段,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数据库建立和图表自动输出全数据流程的工作方式。它由野外测绘工作站和室内计算机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野外测绘工作站完成野外观测读数的自动采集、实时处理、现场编码和记录存贮,并具有异步通讯和数据拷盘等数据输出形式。室内计算机处理系统依据野外数据编码和测站工作草图,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打印、计算、整理、图形编辑等数据处理工作,建立测绘数据库,最终输出形式多样、比例尺可变的地图和各类数据表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