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技术问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本文基于近年来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整体流程,包括评估依据、技术内容、评审要求及评估工作完成后如何备案等进行了评述,并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经常遇到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汶川地震遗址遗迹选址保护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考察的有关情况,然后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选址评估原则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选址评估量表。最后,对北川、白鹿和穿心店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选址评估,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震研究》2021,44(2)
根据ADC方法的基本原理,从可用性、可信性、能力三个维度建立效能指标,构建了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的应用效能评估模型。以云南地震现场指挥部视频会议集成系统为评估对象,对该系统进行了效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效能较好。对于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包含的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可根据评估对象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建立效能评估指标,并采用此方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对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占主要的停减产损失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地震现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出了现场评估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地震进行探索性预报的质量评估目前尚无一统一的标准,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定量化评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天青  姜立新 《地震》2005,25(3):123-128
基于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结果与地震现场调查得到的经济损失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结果的精确性, 笔者通过对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结果和实际现场调查得到的经济损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并从建筑物单价和建筑物损失比的角度对快速评估结果进行修正, 以发生在云南境内的10次典型地震为例, 初步得出了对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结果粗略的修正系数。 在一定程度上较大提高了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的精确性。 为地震救援指挥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因素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常用的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和方法评价指标单一,难以有效体现不同因素对人员伤亡的影响等不足,根据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对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参与构建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的因素。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多因素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并考虑次生地质灾害对评估结果的修正,提高了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在四川地区的适用性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震害指数与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震烈度的定义、特性和作用。宁洱6.4级地震的震区分为5个评估区,其中宁洱县城和普洱市城区作为城市评估区,分别为评估区一、二。评估区三、四、五是农村评估区。对各评估区的震害指数进行了调查、计算,并以此对各个评估区的烈度作了评定。震区有4个强震观测点获得了主震记录,但只有一个记录的水平加速度值和现场调查的烈度基本相符合,其余三个都偏高或偏低。  相似文献   

9.
张文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372-1377
震后建筑火灾涉及因素多,传统评估模型忽略了建筑截面温度变化与建筑形变程度的影响,导致评估准确度较低。为解决此问题,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模型。在建立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获取评估模型权重,确定隶属度矩阵;通过确定震后建筑火灾后截面温度变化评估的因素集与评语集,进行单因素评判,为评估因素集中的因素赋予权重,实现一级模糊评估;再将一级评估结果作为二级评估的单因素评估,结合模糊数学分析完成对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的评估。实验中以建筑横梁截面温度变化与形变程度为指标,对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估,震后在发生火灾时建筑结构受到火灾影响,横梁截面温度越高,导致形变程度越大,危险性更高,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所提模型评估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蔡正坤 《华南地震》2019,39(2):112-117
现有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存在着评估精准性差、模型灵活性差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标致性景观设计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现有模型的分析,对构建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整体架构进行提出,以此为基础构建整体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非线性动力时程进行分析,得到标致性景观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指标-损伤指数,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损伤分布系数进行计算,以得到的损伤分布系数为依据建立标致性景观性易损性曲面,由其推导出抗震避灾韧性指数公式,从而实现标致性景观设计抗震避灾韧性的评估。通过实验得到,与现有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相比较,构建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极大的提升了评估的精准性与模型的灵活性,充分说明构建的标致性景观设计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具备更好的评估性能。  相似文献   

11.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应根据城市区域整体规划、建筑物震害预测结果及所需疏散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广州市萝岗区现场勘查,按照规划原则,对该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上海市防灾公园规划与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媛  任晓崧 《地震学刊》2010,(4):452-458
汶川地震暴露出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防灾功能不强。城市公园应是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所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应符合城市防灾规划要求。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出发,本文重点阐述了防灾公园的3个特点:规模、构造和设施;通过每平方公里公园数量、每万人公园数量、人均公园面积及公园占市区面积比例等多项关键指标,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2点建议,一是完善防灾绿化网格,二是逐步实现现有城市公园向防灾公园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城市布局规模与大气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城市建设对局地及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典型代表性天气条件,以北京主城区及其东部发展带小城镇群的发展变化为例,设计算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群建设发展通过地气的相互作用对局地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在本文选择的夏日晴好天气条件下,就1980~2004年城市区域布局状况,模拟域内北京城市用地增加19%,城市区域平均气温增加1.91℃,植被覆盖率减少20%,城市区域平均比湿减少3.3 g·kg-1,并且城市发展的格局规模不同,对城市气象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此外,由于地气多因子的相互影响和反馈作用,城建规模的变化对周边的环境也存在显著的影响,城建规模越大,对周边的影响越大.例如, (1) 北京主城区的存在对周边小城镇午间14:00近地面温度影响最大可达到1.2℃,混合层高度可增高150 m左右; (2) 城市建设在影响周边气象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城市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能力,北京主城区的存在使周边小城镇PM10的允许排放总量减小18.02 t·d-1,同时,随着周边小城镇城市规模的扩大,影响主城区PM10逐渐由净的输出转变为净的收入,小城镇群的存在对主城区PM10净收支的贡献率达到0.192 t·d-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绵阳市为例,选取城市人口密度、固定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范围、派出所服务区范围、医院服务区范围、消防队服务区范围及重大危险源爆炸范围等6项基本因子,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城市地震灾后应急能力进行研究。得到的绵阳市地震灾后应急能力主要结论有2个。(1)处于中低灾害应对能力的区域占总研究区面积的60.28%,表明:绵阳市二环路内整体灾害应急能力偏低,防灾减灾风险较大。(2)灾后应急能力较弱的地区主要为园艺山片区、南河片区、小枧片区以及二环路东西沿线。研究成果可为绵阳市制定城市专项防灾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研究分析方法亦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防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农村民居抗震措施与加固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通过对常熟市、扬州市、姜堰市和邳州市部分村镇的农村民居抗震措施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江苏省农村民居结构类型、集中住宅区建设、抗震性能的典型问题等,提出了江苏省农村民居经济、合理、有效的加固方法和改善抗震性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辽阳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内主要断裂带及活动性、区域地震活动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了对辽阳城区有影响的太子河等几条断裂带,并预测其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辽阳市区域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3~2003年北京地区气象台站7、8月的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近10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水平范围扩大到近郊区和远郊区的通州,分布特征也由“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平均热岛强度呈逐渐增强趋势,在夏季出现了强热岛;北京夏季出现热岛和强热岛的天数激增,7月最大热岛强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热岛的强度和水平分布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由于热岛效应使城区增温显著,北京夏季的高温日(Tmax≥35℃)也逐年增多. 本文还指出朝阳区气象观测站由于周围高大植被的影响,观测资料已不具备城区代表性.同时也证明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是极为有效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湖泊时空演变的遥感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曾忠平  卢新海 《湖泊科学》2008,20(5):648-654
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多时相Landsat TM/ETM 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NDWI指数提取武汉市1991年、1995年、2000年、2002年的湖泊水域面积信息,引入湖泊萎缩强度等测度指标,从时空两方面对主城区湖泊水域变化和26个主要湖泊的发展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02年,武汉市主城区湖泊水域面积急剧减少,达38.67km2;主要湖泊水域的面积变化具有时空分异特征,湖泊萎缩变化与湖泊所处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道路交通规划、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分析认为,城市湖泊转变为公园后,萎缩现象得到明显遏制,通过立法加强湖泊保护力度并尽早制定城市湖泊的规划管理措施,是保护武汉幸存湖泊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鄱阳湖区自然条件为基础,分析了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体污染现状以及水旱灾害,并对湖区2000年与2010年的需水量及水质污染进行了预测,最后,对整个湖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治理作了较全面的规划。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磁台是国家基准台,也是大连地震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观测环境受到附近工厂的干扰,1993年大连地磁台搬迁到大连市西郊的甘井子区辛寨子镇由家村。目前,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磁观测环境再一次受到干扰,必须选择新的台址。本文主要介绍新、老地磁台的台址情况、观测环境、基础设施,并视步探讨了新台址建设方案的可行性,为其他地磁台的搬迁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