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马耀 《河南气象》2002,(4):27-27
强降水天气出现时 ,很容易造成蒸发失真。其主要原因 :一是值班人员未能及时从蒸发器中取出相应数量的降水 ,造成蒸发器中雨水外溢 ;二是由于降水较猛 ,从蒸发器中向外溅出一定数量的降水 ,造成蒸发器中的降水比实际减少 ,导致“蒸发”比实际增大 (即蒸发失真 )。因此 ,在强降水天气出现时 ,一定要注意蒸发器中的水量 ,尽可能避免蒸发失真现象的发生强降水导致蒸发失真的原因@马耀$舞阳县气象局!河南舞阳462400  相似文献   

2.
1 《汇编》(省局1981年10月发)115条规定:“如遇20时降水观测后,在蒸发观测前有降水,无蒸发专用雨量器的台站,应进行一次补测,以便计算蒸发量。”我们知道,在降水量取中,同样的降水量若分多次量取,因为储水瓶的吸附和读数误差等原因,使降水比实际偏多或偏少,而以偏少居多,这样人为地增加量降水次数,会造成一定误差。实际上,在降水观测后至蒸发观测前的这段时间里,仅仅几分钟蒸发往往并不大。所以笔者认为,将降水观测与蒸发观测(20时)同时进行更为妥当。也就是说在降水观测的同时将蒸发器也用备用仪器量…  相似文献   

3.
从 2 0 0 2年 1月 1日起 ,我国结束小型蒸发器与E60 1 B型蒸发器的平行观测 ,E60 1 B型蒸发器正式替换小型蒸发器的观测。总结过去大型蒸发器观测出现的各种问题 ,笔者发现测针松动和观测员处理不当是导致大型蒸发数据失真的主要因素。  测针出现松动造成蒸发量失真有两种 :一是测针的固定螺丝没有旋紧到位 ,使测杆变长 ,测针针尖过早接触水面 ,测得当天蒸发余量偏大 ,由于该余量又做为第二天的蒸发原量 ,导致第二天的蒸发余量也偏大。处理办法 :观测前注意检查测针针的固定螺丝 ,发现松动应将测针针的固定螺丝拧紧到位后再进行观测 ;二…  相似文献   

4.
地面规范规定,小型蒸发器在每天20对观测后,需重新注入20毫米的蒸发原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个别一般站,因怕夜间不守班期间有较大降水可能导致蒸发皿溢出,随意将蒸发原量改为10毫米。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违反规范规定的,它将导致蒸发量的严重失真(特别是夏季),从而使测得的蒸发量失去其比较性和代表性。为防止一般站在夜间不守班期间因发生强降水使蒸发皿溢出,建议在蒸发器旁边放一加  相似文献   

5.
王军民 《山东气象》2007,27(3):72-72
通过实际观测,对E-601B型蒸发器使用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较大误差,因降水天气、观测时间和仪器本身的使用不当造成E-601B型蒸发量数据不精确,总结了造成蒸发观测误差的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大型蒸发器测针松动和仪器本身性能是导致蒸发器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测针出现松动造成蒸发量失真。一是测量的固定螺丝没有紧到位,使测竿变长,测针针尖过早接触到水面,造成当天蒸发余量偏大,该余量又作为第2天的蒸发原量,导致第2天的蒸发余量也偏大。观测前须检查测针针尖的固定螺丝是否松动,发现松动应将其拧紧到位后再观测。二是连接螺丝套和插竿的固定螺丝松动,螺丝套下落使测针针尖过早接触到水面,造成当天蒸发余量和第2天的蒸发原量偏大。观测前检查时若发现螺丝套上下移动,则应固定螺丝后再观测。

  相似文献   

7.
实际工作证明,在观测完小型蒸发器再观测大型蒸发器,用这个程序观测的蒸发量是有误差的.原因是在有降水时取走储水瓶,大型蒸发仍有降水而不知降水量有多少,这样所观测的大型蒸发量就有误差.为减少这个误差,可以先读大型蒸发器数,同时取走储水瓶(读数),读完  相似文献   

8.
小型蒸发器口沿上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 (蒸发罩 ) ,其作用是防止鸟兽饮水。我站为夜间不守班的 3次站 ,每天 2 0点观测后都习惯把蒸发罩取下 ,第 2天 0 8点前再戴上 ,以防夜间有降水时 ,由于蒸发罩的缘故蒸发量失真。然而夏天早晨五六点钟鸟类活动频繁 ,经常在观测场内停留 ,如果仍在 0 8点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再去戴蒸发罩 ,难免出现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水的现象 (尤其是干旱时期 ) ,致使所测蒸发量失真。因此 ,对于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为保证蒸发量的准确无误 ,天亮后应及时给蒸发器戴上蒸发罩 ,以免因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  相似文献   

9.
对2004年、2005年绥德、定边、洛川、西安、汉中、爱康6个配有E-601B蒸发器及蒸发传感器的台站作蒸发量对比分析,通过逐站逐月(共92个月)分析蒸发误差率发现:有3个月误差率等于0,67个月自动站的蒸发量大于人工站观测的蒸发量,占总数的73%,其中误差率最大是安康站2004年11月为49%。结冰是导致陕南地区冬季蒸发误差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降水是造成自动站蒸发量偏大或缺测的另一因素,仪器故障引起蒸发失真各个台站都会出现。2005年蒸发误差率普遍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0.
小型蒸发器口沿上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蒸发罩),其作用是防止鸟兽饮水. 我站为夜间不守班的3次站,每天20点观测后都习惯把蒸发罩取下,第2天08点前再戴上,以防夜间有降水时,由于蒸发罩的缘故蒸发量失真.然而夏天早晨五六点钟鸟类活动频繁,经常在观测场内停留,如果仍在08点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再去戴蒸发罩,难免出现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水的现象(尤其是干旱时期),致使所测蒸发量失真.  相似文献   

11.
凡是有小型蒸发观测项目且夜间不守班的台站,如果夜间有较强降水,易造成蒸发皿内的水由倒水嘴溢出,从而造成蒸发缺测。此外,白天遇有强降水天气也会因值班员的粗心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从器内取水,造成蒸发缺测。 为了避免强降水造成蒸发缺测,建议选一个具有适当容量带有橡皮塞的大口瓶作为蒸发溢水瓶,放在小型蒸发器旁边,橡皮塞上留两个小孔,插入瓶内两根胶管,其中一根胶管从瓶口处向下弯曲,作为溢水瓶的排气管,另一根胶管连接到蒸发皿的倒水嘴上,胶管粗细以易装易取不漏水为宜,溢水瓶的橡皮塞要密封良好,防止降水落入瓶内。…  相似文献   

12.
有强烈降水时,应随时注意从蒸发器内取出一定的水量,以防水溢出。但事实上,在上述情况下,出现蒸发缺测的机会仍不少,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种。 第一、有强烈降水时,往往也伴有其他较为复杂的天气情况,在发报时观测员往往忙于考虑观测发报,而忽略了从器内取水,造成缺测。 第二、由于降水强烈,即使随时取水,人为因素难免造成误差。而且降水越多,取水次数就越多,误差也较大,最后还是作了缺测处理。  相似文献   

13.
如何减少蒸发量的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为 《贵州气象》2001,25(5):36-36
蒸发量是指一定口径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 ,以毫米为单位。蒸发量的大小能反应出日照的长短 ;温度的高低 ;风速的大小等。在一般情况下 ,能准确地测量其蒸发量 ,但在某些特殊天气 ,蒸发量的测定往往有一定偏差 ,甚至出现缺测 ,造成资料不准确 ,不完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供同行参考。①在多雨季节 ,应时常注意天气的变化。此季节应增设一个供蒸发用的雨量器 ,在有降水时应注意取出蒸发器中的水 ,以免水溢出。但有时降水过大 ,过急 ,或有强冰雹时 ,可采取将蒸发器和供蒸发用的雨量器同时用盖盖住 ,待剧烈降水减弱后同时…  相似文献   

14.
E601型蒸发器和20厘米蒸发器(简称小型蒸发器,下同)的使用都编入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小型蒸发器在我国气象站网已使用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从目前气象部门蒸发观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型蒸发器有被E601型蒸发器取代的趋势。1997年初,由我国自行研制的E601B型蒸发器在我省基准站和基本站投入使用,并作正式记录。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标准蒸发器应为20平方米的蒸发油。其蒸发量可近似代表自然水体(如水库、湖泊)的水面蒸发量。试验表明,E60lB型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很接近标准蒸发器的蒸发量,小型蒸发器的蒸发量比标准蒸…  相似文献   

15.
叶雄杰 《气象》1988,14(1):47-47
我站自1984年开始用E601型蒸发器以来,每当遇有大雨天气时,蒸发桶内常有水溢出。而产生承接水量的溢流桶内无水量或比实际溢出水量少的情况。这样,日蒸发量反而比一般天气时偏大很多,造成记录失真,日蒸发量缺测。对此,我们考虑有以下两点原因: 1.溢流桶盖子未盖正,倾斜在桶上,如图1(为了便于看清,图1、2的倾斜程度有夸大)。这样,因盖子在加工制作时盖上的接口与连接胶管用的接管底部焊接的太平齐,正好使蒸发桶内溢出的水经胶管沿着溢流桶盖上的接孔顺倾斜的盖子流到溢流  相似文献   

16.
规范规定“在观测蒸发量时有降水,在取走小型蒸发器时,应同时取走该雨量筒中储水瓶;放回蒸发器时,也同时放回储水瓶”。通过实际工作证明,在观测完小型蒸发器再观测大型蒸发器,用这个程序观测蒸发量是有误差的,原因是在有降水时取走储  相似文献   

17.
蒸发量失真及预防措施何卫新(大新县气象局532300)现用小型蒸发器口缘侧面有一条凸边,就是未注意清除凸边上的积水造成的。其作用是托住金属网圈。这种结构的缺陷是:为此,拟采取如下两条措施:一下雨时凸边上易积水。根据观测,积水约为第一,值班员在量取蒸发...  相似文献   

18.
E601型蒸发器     
蒸发是水分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蒸发资料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盐业生产尤其是对水库的设计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解放后,我国气象台站一直采用20厘米口径蒸发器(简称小型蒸发器)的记录,作为蒸发的正式资料。小型蒸发器的蒸发量折算到大水面蒸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观测使用也较方便。但是小型蒸发器由于水的容量少且暴露在地面以上,故记录的代表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例如小型蒸发器的月蒸发总量有时要比大水面蒸发量偏大一倍以上。据了解世界上除少数国家(如新加坡等)采用20厘  相似文献   

19.
气象台站测定的蒸发量,是指一定口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目前台站普遍使用小型蒸发器进行蒸发量测定。小型蒸发器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观测资料长,对同一地区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小型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只能代表该仪器在特定环境下的蒸发量,不能代表实际的水面蒸发量。而且小型蒸发器由于仪器构造、安装、观测等因素影响,记录代表性差,误差也较大,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误差。1仪器构造误差小型蒸发器口部分有一个安置喇叭状金属丝网圈的平面环边。遇有降水时,按《规范》要求,须取下网圈。这样不但平面环边有…  相似文献   

20.
1.引言蒸发表是一种测量水分从湿润多孔表面散失的仪器.贝拉尼平板蒸发表是蒸发表中的一种.它的蒸发表面是特别烧制的陶瓷板.水分通过陶瓷孔蒸发.陶瓷板固定在涂釉的陶瓷漏斗的顶部.水从盛水容器进入漏斗.因为陶瓷孔很容易被水中杂质阻塞,因此,测量用水要用蒸馏水.蒸发表需要的水量比A级蒸发器少得多,而且没有蒸发器测量的溅水问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也是它的优点.但是,蒸发水分的暴露面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