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及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玉米产量相差很大。本文将玉米产量分布当成一个场,采用自回归模型AR(P),建立各地(州)及主要玉米生产县的玉米单产产量场预报模式,经过集成预报全区玉米单产,1988、1989年预报检验,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新疆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外贸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玛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北的棉区,这一地区属大陆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生产的棉花大部分品质优异,有部份棉花存在着含糖量偏高,马克隆值偏低的问题,而不符合出口标准.针对这个问题1987-1988年在乌兰乌苏农试站进行棉田土壤水分与棉花品质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夏玉米适宜播种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省夏玉米播种时期所需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发现土壤水分是限制夏玉米播种的主要因子,同时探讨了夏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几种预报方法,并提出河南省夏玉米播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呼伦贝尔市农区2012年生育期降水、温度、土壤水分以及玉米生长发育等资料,分析了气候环境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春季雨水适宜,利于玉米春播生产;夏季水热同步,有利于玉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提高了春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结合春季气候特征,分析了辽阳地区春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对玉米不同播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辽阳大部分地区20cm耕层土壤水分常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玉米适时早播不但能保全苗、出壮苗,而且还能减轻春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常年份,玉米最佳播期为4月中旬,最晚不能超过4月末。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等指标随着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夏玉米干旱的生理生态变化监测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土壤含水量70%左右时,随着土壤相对湿度的下降,上述3个夏玉米品种仍能保持其叶片水分状态.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土壤水分中等条件下最大,分别为39.9、38.8、38.4 μmol CO2/m2 · s;在土壤相对湿度较低时,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趋势明显(P<0.05).叶片水势变化规律为:在土壤相对湿度>90%时,对水分胁迫郑单958、承玉2号不敏感,鲁单981敏感;在土壤相对湿度<70%时,水分胁迫条件下承玉2号不敏感,而鲁单981、郑单958敏感.气孔导度(gs)变化规律:随着水分胁迫加剧,3个夏玉米品种气孔导度均下降,在土壤水分较高时,气孔导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土壤水分较低时,气孔导度明显下降(P<0.01),细胞间隙CO2浓度(Ci)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而上升.上述结果表明:与叶片的光合和水分状况相比,夏玉米的气孔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区栽培比较广泛的高产作物之一,它对实现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粮食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在粮食较多,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吃饭问题之后,玉米生产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玉米生产意识,决不可放松,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才会避免对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失误。一、自治区玉米生产的历史概况新疆玉米栽培历史悠久,但1949年前生产比较落后,缺乏科研工作,品种、栽培技术、管理都比较差,因而产量也很低。解放后对玉米生产比较重视,加强了科研工作,提高了栽培技术,推广了优良品种,产量也不断提高,对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自1949年到1988年40年内,全区播  相似文献   

8.
辽阳地区春旱与玉米播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结合春季气候特征,分析了辽阳地区春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对玉米不同播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辽阳大部分地区20cm耕层土壤水分常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玉米适时早播不但能保全苗、出壮苗,而且还能减轻春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常年份,玉米最佳播期为4月中旬,最晚不能超过4月末。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优质饲料和副食品加工、酿造业的原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畜牧业的需要,玉米饲料加工技术的提高,玉米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本文利用莎车农试站三年玉米不同种植类型的试验资料,着重从农业气象的角度试分析不同种植类型玉米的气候生态效应与生产力的构成,为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气候依据. 一、不同种植类型玉米的气候生态效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王淑民报道 2000年 7月 19日,由自治区科委、农业厅、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气象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在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下,对《新疆玉米种植高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验收。在听取项目组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报告后,专家组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该项目密切结合自治区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针对山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选题正确,立项新颖。该项目选择 3个不同气候带和海拔高度进行了玉米种植试验,提出了玉米种植高度的临界上限,分析了新疆寒温带山区玉米成熟保证率,为该地热量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水分控制对东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锦州地区土壤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86%、96%和105%)对东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锦州地区玉米农田不同土壤水分控制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同时间不同土壤水分控制条件下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均随土壤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相对湿度86%土壤相对湿度96%土壤相对湿度105%)。锦州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均不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均呈单峰型,其中土壤呼吸速率日最大值出现在11—14时,土壤呼吸速率季最大值出现在8月。不同土壤水分控制影响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变化与10 cm土壤温度的日动态变化存在时间滞后性,8月和9月土壤温度最大值较土壤呼吸最大值滞后5—6 h。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与10 cm、15 cm、30 cm和45 cm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呼吸速率与45 cm土壤温度相关性最高。2013年锦州地区不同土壤相对湿度条件下(86%、96%和105%),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与45 cm土壤温度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相对湿度为86%、96%和105%时的土壤温度敏感性指数Q_(10)分别为1.92、2.20、1.72。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秸杆和残茬覆盖对夏玉米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玉米田进行小麦秸杆和残茬覆盖,可发迹夏玉米耗水规律,减少前期棵间蒸发,增加后期植株蒸腾,促进干物质积毗,使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不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秸杆和残茬覆盖的效果是不同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土训湿度较小的地段增加最为明显。说明该技术适用于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对发展我国北方旱地农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8-2014年洪涝、旱灾、风雹灾及低温冷冻四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粮食作物单产有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37a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单产的影响进行分析。新疆农业气象灾害灾情总体呈受灾面积大、成灾率高、波动幅度大的特点。旱灾和雹灾对新疆的粮食生产危害较大,低温冷冻灾害和洪涝灾害其次。从作物种类来看,不同作物与旱灾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大,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与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的关联度最小,而棉花和甜菜与洪涝灾受灾面积的关联度最小。旱灾和雹灾是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来宾县春玉米观测地段土壤水分变化模型,分析作物地段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可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玉米产量动态业务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气候生产力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土壤水分与降水量以及土壤水分与降水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之和的关系表明:西北地区降水气候生产力与玉米产量、土壤水分与降水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之和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玉米生长季内的降水量和播种期的土壤水分含量对Miami降水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Miami降水模型开展以月为时间步长的玉米产量动态趋势预报,具有较为理想的业务服务效果。同时,利用此方法评价西北地区降水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也非常适用。但是,由于此方法没有考虑灌溉水的作用,故不适用于灌溉农区。  相似文献   

16.
CERES 小麦模式中土壤水分平衡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 《气象科技》1991,(2):81-85
CERES 系列模式,包括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十余种作物,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完善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在产量预测、风险分析和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许多单位也陆续引入了此模式,并开展了一些分析、验证和应用。整个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土壤水分平衡、养分(氮)平衡和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作者在查阅有关资料和剖析原始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得到了 CERES 小麦模式中土壤水分平衡计算的基本过程,并将其独立化进行了运行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黄晓俊  于飞  敖芹 《贵州气象》2012,36(6):25-28
干旱已成为西南地区玉米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因子,研究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对稳定该地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试验,模拟玉米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不同程度的干旱对贵州玉米的影响,同时对这一时期玉米生长的实际灌溉量进行了分析;大喇叭口一乳熟期干旱使得玉米植株矮化,玉米叶面积指数下降,玉米叶老化时间提前,玉米抽雄和吐丝时间推迟,玉米抽雄吐丝间隔期加长,授粉不良,最终使得玉米果穗性状恶化,造成玉米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而且此时期的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不同程度的干旱对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干旱强度的加强,玉米减产幅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18.
黄淮平原农业干旱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土壤水分模型相结合的技术,建立黄淮平原农业干旱预警系统。系统的气候模式采用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为土壤水分模型提供所需的气象要素场数值预报。土壤水分模型采用适合于黄淮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等作物的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试运行结果表明,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和土壤水分模型构建的区域性土壤水分模型,土壤水分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5%以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土壤水分变化和干旱分布状况,可用于土壤水分预报和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多年实际观测资料,在土壤水分平衡参数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初始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3要素,建立了0~5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模式,确定了各项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11个站点两年的检验和试用,对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和春玉米农田的水分状况监测准确率达80%以上。同时,对两个站点的土壤水分进行了预报,准确率平均为92%。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等指标随着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夏玉米干旱的生理生态变化监测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土壤含水量70%左右时,随着土壤相对湿度的下降,上述3个夏玉米品种仍能保持其叶片水分状态。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土壤水分中等条件下最大,分别为39.9、38.8、38.4μmolCO2/m^2·s;在土壤相对湿度较低时,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趋势明显(P〈0.05)。叶片水势变化规律为:在土壤相对湿度〉90%时,对水分胁迫郑单958、承玉2号不敏感,鲁单981敏感;在土壤相对湿度〈70%时,水分胁迫条件下承玉2号不敏感,而鲁单981、郑单958敏感。气孔导度(g1)变化规律:随着水分胁迫加剧,3个夏玉米品种气孔导度均下降,在土壤水分较高时,气孔导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土壤水分较低时,气孔导度明显下降(P〈0.01),细胞间隙CO2浓度(Ci)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而上升。上述结果表明:与叶片的光合和水分状况相比,夏玉米的气孔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