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消费弹性和使用强度看我国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矿产资源消费弹性和使用强度两个较为宏观的资源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价消费阶段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分析影响利用水平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土资源工作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利用好我国优势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建省建瓯市为了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赢,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以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资源保障.今年6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上,建瓯市受到国土资源部的表彰,荣获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大力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工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保障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近日,在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达标考核测评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为有效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难题,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平台,构建起节约集约用地“三五模式”,实现“整合五种资源、健全五项机制、严守五道关口”,有力促进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着力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动脑筋、做文章,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土地资源向开发和保护并重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集约转变,资源利用布局结构向集中优化转变,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科学规划“节”地,有保有压“控”地,多措并拳“腾”地,立体发展“用”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庆阳市西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这一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海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区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高科技产业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同时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加大,水、土地、能源等资源对区域持续发展形成“硬约束”,人地矛盾等问题尤为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区仅有20平方公里左右的建设增量用地。特别是在海淀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经济已经步…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慈溪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生产和制造基地,诸多行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慈溪市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关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综合承载功能和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经济发展对于用地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人口压力的持续加强及全市自身土地供应能力的限制,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缓解慈溪市土地供需矛盾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永康市辖区土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70%以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用地矛盾,永康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深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积极寻求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与重要意义 1、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 土地、能源、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步骤和战略需要。土地供应作为一种调控手段,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切实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逐步形成各类用地得到切实保障、土地资源效益得到切实发挥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税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耕地迅速减少,土地资源质量急剧下降。对此,要采用一系列的方式保护土地资源,税收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我国的土地税收政策对调控土地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我们要以新一轮税制改革为契机,完善我国土地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节约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土地节约集约模式在我国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中,创新用地思路,着力构建国土资源"多快好省"利用机制,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出了"节约土地、集约建设、持续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十种模式",走出了一条"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的新路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中,坚持走内涵挖潜和节约集约用地之路,以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地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五坚持、五依靠”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2012年,全市实现GDP560亿元,增长12.5%;完成财政总收入102倾,增长1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6亿元,增长16.9%,增幅列泰州四市第一。连续12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被评为2012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市)和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浙江省杭州都市新区之一的余杭区,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制约瓶颈问题.全区通过有自身特色地抓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抓科创园区建设、抓“空间换地”、抓“腾笼换鸟”、抓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资源盘活、抓拆后土地废弃矿地资源利用、抓正向政策激励、抓反向政策倒逼等“八个抓”行动,有力推进存量土地资源再开发和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是江苏省灌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显紧缺,越来越成为倒逼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保护耕地、保障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全县国土资源工作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国家紧缩"地根"的形势下,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关系的唯一出路。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管部门,要推行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首要的是推进土地管理方式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按照“保障保护、节约集约、依法依规、维权维稳、有责有方”的总体思路,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扎实做好土地整治、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工作,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全县连续1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今年6月25日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为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