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军民 《地下水》2009,31(2):80-82
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两个方面对运城水资源现状进行简介。通过分析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川经流的影响、废污水对水资源影响和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得出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废污水的不达标排放是造成运城市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5)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为14 233 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06.591万m~3,然而地下水却遭到长期开采。在保护城市水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运城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开发应用现状划分地下水功能,为运城市未来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忍 《地下水》2008,30(6):100-101
运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认真分析了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从节约用水、优化布局、防止污染、人工回灌、完善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卢莉莉 《地下水》2007,29(3):39-40,66
运城市位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运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居于主要地位,全市 2002 年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 77 %.各种人为因素对运城市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采煤、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废污水排放对水资源的影响、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矿活动破坏了浅、中、深层地下水原来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造成地下含水层疏干、地表水系断流、水质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在污染河流的同时入渗污染了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引起盐、硝池咸水倒灌,造成含水层污染.  相似文献   

5.
叶利 《地下水》2007,29(3):92-93
永济蒲州水源地是永济市及运城市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水源地位于永济市西部蒲州老城至韩阳一带的黄河一级阶地上,面积 47.88 km2,水源地现状开采层为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黄河地表水的激发补给,黄河地表水是影响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根据水源地多年地下水动态统计分析结果,水源地属水文-开采动态类型,尽管由于近年来黄河来水量相对减少,水源地地下水位略有下降,但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仍远大于目前的开采量,水源地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赵文敏 《地下水》2006,28(5):38-40
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随着运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大,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资源质量正受到严重威胁,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展,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有些区域或时段的水资源已无法利用.本文主要通过对1980~2000年运城市地下水水质研究,分析了人为因素对运城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地下水》2004,26(3):185-186,199
通过对运城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加强沿黄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设开发,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调整开采层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定价,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雪梅 《地下水》2011,(6):12-14
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随着运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大,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资源质量正受到严重威胁,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展,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有些区域或时段的水资源质量已无法利用.主要通过对近年运城市地下水水质研究,分析影响运城市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新绛县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总结出新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表水源置换管理、加强节水管理、水环境污染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靳海萍 《地下水》2005,27(4):234-235
分析了当前运城市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于地下水的严重开采,导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由于乡镇企业的突猛发展,使地面水体污染严重.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傍河开采地下水研究--以郑州-开封间黄河段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由于黄河水量不断减少,断流频频发生和河水污染加剧等原因,使沿岸城市的供水形势日趋严峻。为了满足该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傍河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从黄河下游河段的地质结构、岩性组成、河水补给地下水条件等各个方面论证了黄河下游河南省地段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兴建大型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可行性。对傍河开采地下水时可能诱发的水环境和地盾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地下水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华  陈浩  张薇 《地下水》2009,31(2):1-4
通常用地下水开采系数反映地下水资源潜力,只考虑了地下水的持续开采,使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相互脱节,不便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地下水潜力系数是综合了地下水可开采盈余量、咸水、微咸水可利用量以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节水量等,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不同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西北内陆盆地突出要解决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涵养保护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应充分利用水资源相互转化和重复循环的规律,扩大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华北及东北地区应从水资源现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出发,综合治理,开源节流,保护环境.合理调整开采方案,应加强浅层微咸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月英 《地下水》2010,32(2):120-121
大同市水资源十分匮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比较干旱的2005年为典型,对本年度大同市各县区的水资源要素包括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干旱年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的数量、年内分配特征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地表水调蓄工程建设,对地下水强开采地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开采等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河冲淤积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生  郭东亮  韩己业 《地下水》2009,31(2):83-84,133
通过分析广饶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性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跨流域调水,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加快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八个措施来缓解黄河冲淤积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地下水保护。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桂花 《地下水》2010,32(1):61-62
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炭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将通过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提出设立水资源保护区,提高矿坑水综合利用率和加强煤矿生产水资源论证工作等六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栋伟 《地下水》2012,34(6):80-81
地下水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常作为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随着塔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塔河流域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的认识,分析在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强保护、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思路,切实保障流域内的水资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邯邢煤矿区水环境问题及水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岭 《地下水》2010,32(3):84-86
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邯邢煤矿区水环境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了邯邢煤矿区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加强煤炭企业对水资源保护观念、禁止煤炭资源无序开采、充分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外调水等几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郑自宽 《地下水》2010,32(1):59-60
通过对董志塬石油开发区现状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董志塬区域水资源缺乏、石油开发耗用水资源量和石油开采生产过程对董志塬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董志塬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等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赵文敏 《地下水》2009,31(4):65-67
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随着运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大,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资源质量正受到严重威胁,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展,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有些区域或时段的水资源质量已无法利用本文对运城市地表水资源质量、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水资源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5)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属黄河水系,降水量偏少,分布不均匀,属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许多问题。通过对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各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各不相同。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年开采量6.56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5.2%,现状地下水位与1985年相比总体下降了3.63 m。在多年开发利用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取水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开采程度偏高,地下水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应加强管理,强化地下水监测工作,加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确保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