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群力 《气象》1976,2(2):27-28
近几年来,国外报刊上不断出现所谓“气象战”、“气象武器”的议论,有的涉及到美帝国主义进行的有关人工影响天气的试验活动,特别是1967年以后在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中,以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为手段应用于军事的问题;有的则与苏修叛徒集团1974年10月在第二十九届联大提出“禁止为军事目的而影响自然环境和气候”的提案有关。然而,何谓气象战?在现阶段气象战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什么在此时此刻,  相似文献   

2.
人工影响天气就是以较小的代价使自然天气过程向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做到“四两拨千斤”。“千斤”当然指蕴含巨大能量的自然天气过程,那么,什么是“四两”呢?它就是指我们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中使用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南京的天气     
竺可桢  薛铁虎 《气象学报》1936,12(4):201-206
天气这个问题是人们三句不离口的东西,而也是人们最难了解的东西。这种只会谈而不能了解的现象,中外皆然。的确!在中国拿天气作为谈话的资料,已经谚语化了。你瞧!中国“谈话”俗语叫“谈天”,他的意思就是闲谈天气;中国“问安”或“致意”是叫“寒暄”,意思是问问“冷热”或谈谈“天气的状况是否适宜於对方的起居”。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5,(2):30-31
我们河南省气象台在制作长期预报过程中,提出“天气阶段”这一概念,运用“天气阶段”制作夏季旱涝预报收到了一定效果。一、什么是天气阶段根据我省广泛流传着的“久雨必有久晴”,“久旱必有一涝”等谚语体会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冷暖空气活动规律及天气过程和要素变化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5.
1965年以来,我们用主导环流系统,结合单站要素特点,划分了夏季天气阶段。近几年,我们又探索用西风带大型高值环流系统划分冬半年的“天气阶段”,并应用在中长期预报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冬半年西风带大型环流系统的分型 某个区域内,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约15—30天)天气演变趋势保持相对稳定。这一时段我们称之为“天气阶段”。气象要素和天气演变呈现“天气阶段”的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历史上天气信息在大众传媒上刊播形式和内容的考察,回顾了大众传媒刊播天气信息的起源和发展,并从传播内容、表达方式、传播媒介等方面,将大众传播刊载天气信息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表明,这一历史进程中天气信息的报道量和报道频率显著增加,报道内容的侧重点从“天气新闻”到“天气报告”再到“天气预报”,报道风格经历了多...  相似文献   

7.
春季"冷区"冰雹天气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雹是我省春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锋逼近我省或影响我省时造成的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在实际预报中容易引起预报员重视,但当冷锋移过南岭后,我省处地面冷锋后部有时也会出现冰雹天气。这里我们称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冰雹为“冷区”冰雹。“冷区”冰雹是预报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首先用常规的天气图方法,综合提炼出有利于我省“冷区”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然后对冰雹天气的物理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一个较好的“冷区”冰雹预报模式。1“冷区”冰雹日选取及时空分布特征1.l“冷区”冰雹日的选取由于‘共区”冰雹一…  相似文献   

8.
“春不分不暖”。意思是说春天的天气要到“春分”以后才能真正回暖。这对于广西大部早稻烂秧天气来说,也就是要过了“春分”以后才不会有烂秧天气。如果过了“春分”以后还有烂秧天气,那就是道道地地的“倒春寒”天气了。众所周知,1970年和 1976年的“倒春寒”天气,是解放以来最为典型的,其造成的烂秧十分严重。因此,生产上非常关心“倒春寒”。 “倒春寒”天气是由冷暖两种不同性质的空气交绥而成的。从环流形势看,冷空气来源有三:一是乌拉尔山高压脊前,二是蒙古低气压后部,三是雅库次克高压前部。春季冷空气活动仍然很频繁,一般经过5—7天就可以有一次。暖空气来源有二:一是孟  相似文献   

9.
《气象知识》2012,(2):74-74
福建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影”工作在防灾减灾以及农业增产增收中的作用,福建逐步成为“人影”工作大有作为的发展区域。推动政府主寻,加强部门合作“十一五”以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国内动态     
锦州地区组织春、夏降水预报会战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台于1975年春季3—4月间组织锦州地区各县气象站重点解决春、夏降水的短期预报基本工具的第一次会战。各站发挥互助协作精神,每站参加一人,希望达到全区各站将有比较一致的预报工具。他们认为短期天气预报是服务工作中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短期灾害性天气,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为尽快地扭转单站短期天气预报服务的被动局面,提高短期降水(特别是大雨、暴雨)预报的准确率,计划在一、两年时间内采用会战形式,进行单站短期天气预报方法、工具的探讨,争取达到具有“四个基本”(基本图表、基本资料、基本方法、基本档案)与“四个结合”(单站资料与天气形  相似文献   

11.
《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5):F0004-F0004
1、凝冻灾害及防御措施气象上将强冷空气的入侵造成局部地区或大范围地区气温剧烈下降的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在受寒潮入侵影响出现降雪、霜冻、冻雨等低温阴雨天气时,常常在电线、树枝、地面上形成坚固的冰层(俗称“凝冻”或“桐油凝”),由于降雪常与雨淞同时发生,所以在贵州通常称为“雪凝”天气。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中国气象学会于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四川峨眉召开“云与天气”学术会。代表们从实践经验和理论证明云的演变是预测未来天气的重要依据。我省绍兴站钟吉铭的“夏季云天观测与天气”,瑞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雾霾天气的内因、“主谋”是人为空气污染,“帮凶”是特定的异常天气形势。雾霾天气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雾霾天气需首先治理其“元凶”——空气污染,这方面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一些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的做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少工矿企业对“天气警报接收机”不但要求能自动开关,而且要求能与扩音机连接,实现天气警报收、扩全自动。对于备有“录音”插孔的“天气警报接收机”(如上海环流牌“气象警报接收机”),实现自动扩音方法比较简单。因为这个“录音”插孔本身已具有自动开关的功能,但由于原设计器件容  相似文献   

15.
《气象知识》2021,(1):11-11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长江中下游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为历史之最”等获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前赴后继加剧气候异常不确定性”等获评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16.
前言“强雨天气”是指最大一小时雨量达20mm 以上,且12小时雨量达50mm 以上的大暴雨天气。由于其雨量大且集中,极易成灾,是浙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8—9月份浙江发生的强雨天气常与热带系统活动有关,一般近地层均在偏东气流控制下,故称之为“东风强雨天气”。和发生在5—7月份与梅雨锋相联系的西风强雨天气相比较,东风强雨天气具有更明显的突发性和局地性,预报也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7.
《气象知识》2012,(2):77-77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以下简称“人影办”)始终坚持把科技摆在人影发展优先位置,大力实施“科技支撑人影发展计划”和“项目带动计划”,全面提升了本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邵春森 《气象》1981,7(2):38-38
“梅雨”是特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季节的一种特定天气气候现象。我们认为梅雨期的划分应以天气现象来确定。这是因为: 1.如依天气形势和天气系统来划分梅雨的起止,容易失去其原来的含义。正如“雨天”意义为下雨,如按天气形势或天气系统划分,把低压控制,定义为“雨天”是不妥的一样。因为低压控制仅是易于产生“雨天”的条件。 2.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一段阴雨日总结出的“梅雨天气形势”,也类似于总结出的“寒潮形势”。但我们并不用“寒潮形势”来确定“寒潮”,自然也不宜用“梅雨形势”来定“梅雨”,当然,如果“梅雨天气  相似文献   

19.
雷发兴 《广东气象》1997,(1):26-26,17
“倒春寒”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造成极大的困难,会引起烂种、烂秧,既损失大批谷种,又延误早稻生产季节,但“倒春寒”年的气象条件对早稻产量形成有利。通过对信宜市1954~1995年4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倒春寒”年与早稻产量呈正相关。1“倒春寒”天气标准及对早稻生产的影响规定从3月11日起,日平均气温<12.0’C,且连续>3天或日平均气温<15.”C、日照<2小时,连续>7天,称为“倒春寒”天气。信宜市1954~1995年出现“倒春寒”的有1963、1970、1976、1985年。1996年也达到“倒春寒”天气标准。1970年信宜市出现“倒春寒”天气,…  相似文献   

20.
我站在1970年普查历史资料中,发现7月气压最低值出现的早迟,与3月20日以后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有较好的相关。一般在7月20日前出现低值,则次年无“倒春寒”天气,在7月20日后出现低值,则次年有“倒春寒”天气。从1972年起,我们在春播预报中运用这项指标,8次(年)预报,8次准确。在制作今年春播天气预报时,查资料是1979年7月30日出现气压最低值,预计1980年春播后期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实际如何,且看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