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四节气完整版本最早出现于西汉前期刘安所编的《淮南子》,其中有一篇《天文训》,完整地列出了和现今名称基本一致的二十四节气,那里边把“惊蛰”叫作“雷惊蛰”、“清明”叫作“清明风至”、“白露”叫作“白露降”,其他节气名称和现代版本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其实,这本书一开始不叫《淮南子》,而是叫《鸿烈》。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全面了解本土节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对提高农业生产、气象预报水平、灾害防范及医疗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1961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二十四节气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1)呼和浩特市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明显的正态、单峰型特点,且趋势一致;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节气分别是小暑(22.3℃)和小寒(-12.0℃),清明和立冬节气前后气温的波动最大。(2)降水量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型特点,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大暑(61.9 mm)。(3)一年中平均日照时数最长和最短的节气分别是小满(9.7 h)和冬至(6.2 h)。二十四节气中所有节气的平均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春季型节气增暖最为显著。夏秋季节气日照时数呈缩短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呼和浩特市的入春时间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诸节气,特别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及考证,初步得出了它们产生的年代,并认为我国节气产生和逐步完善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的太极观。  相似文献   

4.
<正>导语:白露和寒露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寒露节气的露水比白露寒冷,通常凝结成霜。每年9月7日到9日是白露节气,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是寒露节气。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诸节气.特别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及考证,初步得出了它们产生的年代.并认为我国节气产生和透步完善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的太极观.  相似文献   

6.
陈振孝 《山西气象》1994,(2):41-41,19
廿四节气与农业生产陈振孝(太原师专地理系030001)廿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廿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  相似文献   

7.
节气与农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位置、动植物生长规律、天气气候特征等相互关系,初步确立了8个节气,而后至秦汉年间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并且给每一等份取了一个与农事、物候或气候相关的专有名称,二十四节气至此确立.  相似文献   

8.
节气顺序和我国古代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次序,在历史上曾有过变动。我们现在“雨水”后是“惊蛰”,“清明”后是“谷雨”。可是历史上曾有过“惊蛰”放在“雨水”之前,“谷雨”放在“清明”之前的时期。本文对这种名称顺序颠倒作了研究,发现了这是古人因气候有变化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并由此推论了我国古代气候的变化,最后将所得结果与竺可桢同志生前对我国古代气候变化研究的结果相印证,发现结果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9.
全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长度有1/24回归年,各节气在阳历里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只差1~2天.但是农历日期每年都有变化,变幅长度为一个朔望月.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经度从0°到360°,从春分开始(太阳黄经度为0°),每隔15°为一个节气,因为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黄道位置,所以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的季节意义和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现在广泛应用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早在2500多年以前的周朝,已有“二至”,“二分”的节气,到秦汉时代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全确立。最初只在黄河流域应用,以后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交通业的发展,二十四节气逐渐推广到其他各地,结合当地农事活动而得到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边文 《气象》1976,2(4):27-27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所独创的一种自然历。它起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即现今的黄河中下游(35°N)一带。早在春秋战国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采用土圭(古玉器,现称圭表)法来测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随着四季的变化和农业的需要,其它节气也相继逐步形成和确定。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的秦代和汉代,二十四节气便全部形成,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用以掌握时令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早晚进行农事生产。在现在流传的天气谚语里,不少是有关节气的,特别是很多老农还从二十四个节气来看天气气候变化。我们广大气象工作者,在多年来的天气预报中,也十分重视节气,对节气和后期的天气、气候,都作过不少的研究和探讨,作了大量的工作,根据有关节气,  相似文献   

13.
1961~20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24节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全面掌握"24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不但有利于指导农事生产,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在为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统计分析了1961~20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24节气的气温、湿度、风速等6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黄河中下游地区随节气变换气候变化显著,大暑、小暑节气高温高湿,小寒、大寒节气寒冷干燥,清明节气寒温反复大风将至,霜降节气天气渐凉秋燥加剧等。50年内,春季型节气(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冬季型节气最低气温升高显著。气压随节气变化特征与气温大致相反,夏、秋季节气有升压趋势。相对湿度与降水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型节气减小趋势最明显。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所有节气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冬夏季节气日照时间呈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14.
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利用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共计40 a的逐日历史气温、日照、降水量资料,对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邯郸市24节气平均气温呈正态分布;全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大暑,最冷的节气是小寒;24节气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春分(0.31℃·d-1),降温幅度最大的是立冬(-0.31℃·d-1);相邻节气之间,清明升温最快,较前一节气平均气温升高4.6℃,立冬降温最快,较前一节气下降4.9℃;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是小满(8.7h),最短的是冬至(4.4 h);大暑平均降水量最大,为95.4 mm,小寒最小,仅为1.4 mm.  相似文献   

15.
2000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已广泛用于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然而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应用意义在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正在发生变化。气候学二十四节气的提出赋予了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利用北京观象台1940~2017年和上海徐家汇站1873~2017年均一化的逐日气温观测序列,分析了近百余年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京1941~2016年和上海1874~2016年的年平均气温和二十四节气气温都呈现变暖趋势,导致早春到初夏阶段的气候学节气呈现提前的趋势,而夏末到初冬阶段的节气呈现推迟的趋势;这些趋势大部分是统计显著的。北京和上海的极端冷事件(以大寒标准定义)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上海的极端热事件(以大暑标准定义)呈现显著的增多趋势。除了长期趋势之外,上海极端热事件频数和夏季平均气温演变中都存在明显的60~80年周期的多年代际变率,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相关。相比以往基于1960年以来的观测所做的二十四节气气候趋势分析,本文揭示了更完善的长期气候变化特征,有助于从精细化的季节循环演变角度丰富关于近代中国气候变暖的认识,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物候知识起源于周、秦时代。我们祖先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知道一年有365天,并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春秋时代,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到了战国末期,二十四节气便全部产生了。 物候是研究动、植物的某些生命活动现象,以及某些非生物现象,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的科学,观测物候现象,是研究物候的基础,将多年观测的物候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出每一种植物物候平均日期,找出它们最早和最晚的物候期,和多年变动的天数,  相似文献   

17.
储晓春 《贵州气象》2012,36(2):63-6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根据劳动实践的经验,定出二十四个节气来作为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掌握时令的参考。节气可以充分地反映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情况。对于现代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活动仍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对于老气象工作者来说,二十四节气都比较熟悉,对年青气象员不一定都能运用于实践服务。现以贵州省铜仁市的节气与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为  相似文献   

18.
全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每个节气长度有 1 /2 4回归年 ,各节气在阳历里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 ,只差 1 2天。但是农历日期每年都有变化 ,变幅长度为一个朔望月。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经度从 0°到 3 6 0° ,从春分开始 (太阳黄经度为 0°) ,每隔1 5°为一个节气 ,因为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黄道位置 ,所以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的季节意义和气候特点。在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的基础上 ,发现在相同的天文背景下 ,同一地区的降水趋势非常相近 ,而不同的天文背景下 ,降水趋势差别很大。经统计 :夏至日月相位于上弦附近 (农历初一到初八 )时 ,夏邑 6月份降水呈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说明,并根据内蒙古农区近三十年的气候资料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分析了在不同的节气,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适合的农事活动。要求农业生产者应用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时,必须结合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一年中太阳在天球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24段等长时间的总称。每段15度,各相应约15天。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