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7期的中国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①计算1980—2015年中国的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及总建设用地的面积和增长率,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的建设用地变化速率。②运用GIS软件中的联合分析工具,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格局。③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东部及沿海地区增长速度较快,青藏高原基本无变化,中部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较缓,西北地区有少量增加;增加建设用地以耕地转入为主。  相似文献   

2.
下龙湾西岸是越南北部沿海的养殖大区,随着水产养殖用地规模的逐渐扩大,周边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受到影响。本文以下龙湾西岸的5个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利用1990、2000、2010、2015年4期无云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对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通过土地利用净变化量、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养殖塘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对三生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5年间,养殖塘面积呈“单峰”式先增后减变化,净增加66.65 km2,2000年面积为156.65 km2,较1990年面积增长113%,2015年较2000年面积减少11%。总体呈现数量上“北增南减”、速率上“东快西慢”的面积变化特征。②养殖塘转入面积中,生产用地对养殖塘转移面积占31%,生活用地占4%,生态用地占65%。空间格局整体以白藤江及陆地中轴为界线,呈南北分区、东西分界的转入转出规律。③养殖塘占用生活用地7.24 km2,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2为0.46;养殖塘分别占用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55.14、115.14 km2,并与两者成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6和-0.81。由此可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养殖塘时空变迁对土地资源的规划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07,(6):29-2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适应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调整后审批工作的需要,切实做好用地报批与规划、计划审核工作的衔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规划实施状况核定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测算工作的通知》(第29页),将对报国务院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组织开展中心城市规划实施状况核定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测算工作。《通知》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根据省(区、市)上报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中的“四清查、四对照”报告,汇总、核定本省2007年~2010年可使用的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二是对报国务院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城市,根据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动态遥感监测成果,汇总1997年以来中心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和实际使用情况。三是梳理各有关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调整后,今年国务院审批城市建设用地中规划、计划审核工作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工业城市建设用地时空扩张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2000─2015年间黑龙江省工业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规律,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3个城市(分别简称哈、大、齐)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扩张强度与速度指数、紧凑度、增长弹性系数、分维指数、变异系数和空间重心转移模型等,探讨哈、大、齐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哈、大、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态势显著,建设用地增长近1倍;城市整体投资效益不高,其中大庆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最低且年均扩张变化率的变异系数最大,齐齐哈尔与哈尔滨年均扩张变化率的波动相对较弱; 2000─2010年间工业城市扩张形态简单,2010─2015年间扩张模式趋于多元化且边缘不规则、形态复杂;哈尔滨呈现"北跃南拓、东优西扩"发展格局,大庆呈现斜"T"形扩张格局,齐齐哈尔呈现斜"上"字扩张态势;哈尔滨的西南、西北部已成为城市扩张的热点区,大庆建设用地重心移动轨迹为"西南—东南—西南",齐齐哈尔建设用地有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 2000—2010年间除大庆外其他城市重心向市政府方向移动,2010—2015年间向远离市政府方向移动;建议政府在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制定适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从而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呈现由1990—2010年的加速增强到2010—2020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近30年人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2%,人工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自然生态用地大面积减少。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开发区内的人工建设用地仍持续增长,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农业用地面积由增长转向小幅减少,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对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内蒙古”目标愿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五年中,迁安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个基本国策,不断健全、创新、完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机制,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纳入了依法、规范、有序的轨道。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从加强内涵挖潜入手,积极开展闲置土地、非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调查,五年来累计清理出闲置低效利用土地2000多亩、非耕地4000余亩、未利用土地近1500亩;从集约用地入手,开展城中村平改楼工程和空心村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2 a来的建设用地现状及其变化,以2014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成果为基础,结合2015年度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成果,利用GIS技术开展了建设用地现状遥感调查和年度用地变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4年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用地占比高出全省建设用地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1.69个百分点,但主要是村庄和水利设施占比较高,城市用地、铁路用地等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较2014年有所增加,主要以交通建设、建制镇建设和城市建设为主体,体现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山东省邹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以企业和农村居民点为重点的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查清理工作,通过对企业低效用地的盘活置换、闲置土地的处置消化、边角土地的科学利用及“空心村”的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9.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编制过程其实也是学习、领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面对本轮规划期间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不稳、建设用地紧缺、城乡和区域差距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固守耕地红线、节流开源并举、加强统筹协调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和总体控制,确保了粮食安全的土地资源基础,保障了科学发展用地需求,促进了城乡区域用地统筹,并将有利于土地生态文明发展。而为了确保本轮规划的有效实施,《纲要》还从各方面完善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05,(24):46-46
一是严格实施规划用地。针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严格用地的审批监管,对一些效益低、科技含量低及一些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项目、别墅项目等,一律不得报批用地。二是加大收购闲置土地力度。目前该县已收购闲置土地3宗,面积3.1公顷,重新启动“半拉子工程”两宗,  相似文献   

11.
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灏  师学义 《测绘科学》2011,36(3):132-135
探索简便、精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方法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已有评价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建立了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FUZZY),并应用于山西省晋城市.通过评价得出晋城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较好,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规划的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大数据技术在珠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的集成应用为实例,总结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5项大数据关键技术,梳理了涉及用地、人口、空间格局、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绿地系统等多个专项的大数据分析模块,探索形成了一套大数据支撑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技术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城市以开展"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多规合一"工作,以期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但是,大部分地区实践的"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侧重于多规空间数据展示和协同审批等方面,而对面向土地规划管理方面并无相关应用.本文首先尝试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多规合一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梳理出面向土地规划管理的多规合一的信息平台建设思路;最后重点研究解决了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建设用地选址预审、土地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功能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Previous studies on tourism land use primarily focu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ts related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Here, we propose a future tourism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for mountain vacations based on the cellular automata and Markov chain methods, having verified and simulated tourism land use in Emeishan city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30 × 30 m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addition, we introduced a tourism land use intensity index to study the spatial expansion mode of tourism land use. The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nd demonstrated its ability to simulate future tourism land use.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ourism land use from 2010 to 2015 is 33.36%, and tourism land use will rise from 1.26% of Emeishan city’s land area in 2015 to 2.95% in 2030. Tourism land use shows a spatial expansion pattern along channels from scenic spots to the urban area. The growth of tourism land use in the protected area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when there is no restriction on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Eshan reg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an provide useful implications and guides for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开发,详细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在规划实施评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规划监测预警这几个模块中的应用案例,对应用的内容、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分析表明,遥感技术能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提供众多的基础数据,对于评估城市发展动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北京市的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制定了"先筛选,后评价"的建设用地评价思路和工作流程。建立了可利用建设用地筛选模型;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利用GIS技术,开发建立了北京市土地资源和建设用地综合决策分析平台。研究发现只有保障了空间数据质量,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能够为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角度,以格网为评价单元,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做了空间上的定量预测;并运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GIS叠置法从土地利用布局上评价建设用地布局的生态合理性。以鄂城区为例,划分了702个格网,规划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了414.54万元;建设用地布局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宜性,只有0.23%分布在高度敏感区内。因此,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但还应注重对森林和水域等重要生态用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适宜性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栅格数据,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为研究区,利用在高程、坡度、坡向方面的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已确定权值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宜农区和宜林区,宜农区中中度宜农区所占比例最大,宜林区中中度宜林区所占比例最大,研究区土地利用适宜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安市为研究区,主要依据遥感数据源,以公里网格为评价单元,基于理想点模型,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效益及生态胁迫4个准则层1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德尔菲法(主观法)和熵权法(客观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值。然后根据以理想点模型计算的结果对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取了土地生态质量的主控因子,根据热点模型对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与主控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广安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为土地整治部门提出了有效的土地生态质量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Along with rapid global urbanization, cities are challenged by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resource scarcity.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is central to address the dilemma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where the use of land is critical. Sustainable land use patterns are spatially explicit in nature, and can be structured and addressed using spatial optimization integrating G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prominent sustainability concerns in land use planning and suggests a generalized multi‐objective spatial optimization model to facilitate conventional planning. The model is structured to meet land use demand while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Unlike existing work relying on raster data, due to its simple data structure and ease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evaluation,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n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land use solutions based on vector data that better reflects the actual shape and spatial layout of land parcels as well as the ways land use information is managed in practice. An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find the set of efficient (Pareto) solutions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vector‐based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ed in an empirical study of Dafeng, China in order to support local urb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patial optimization can be a powerful tool for deriving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and use planning strategies. A comparison to results using a raster data approach supports the superiority of land use optimization using vector data as part of plann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