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地震自动处理系统(JOPENS)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地震预警定位算法和震级快速计算方法,开发了一套地震超快速报系统。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自动确定地震的三要素。系统从2013年3月部署在广东省地震速报备份中心进行试运行。通过分析系统试运行至2014年7月间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超快速报系统把地震自动速报的用时从分钟级提高到了秒级,且定位精度并未降低。另对系统的漏报和误报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6月29日,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洋中脊地震揭示出极端类型的大洋岩石圈》(Mid-ocean-ridge seismicity reveals extreme types of ocean lithosphere)。文章称,超慢速洋中脊的地震与其他震区有着本质的区别。超慢速洋中脊下方15km深处的水循环有利于形成类似"软皂"的岩石,导致其上的岩石圈板块虽然发生移动,却不会产生地震。  相似文献   

3.
正从1996年开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通过"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和"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3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已建成由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1)国家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中国的地震监测台  相似文献   

4.
2016年,四川测震台网部署JOPENS地震超快速报系统。2017年3月20日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统计分析产出的地震数据,发现震级、震中位置等出现偏差,并存在漏报、误报等现象。选取地震的第1次和最后1次自动定位结果,与传统的人工速报和地震编目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地震超快速报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结果表明:地震超快速报系统总体运行稳定,定位精度低于人工速报,速度和精确度与地震台站分布密切相关;与传统的人工速报相比,超快自动速报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可在地震发生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自动确定地震三要素,地震定位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满足超快速报要求。  相似文献   

5.
全国自动地震速报系统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国自动地震速报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根据《自动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全国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由5个区域自动地震速报分中心(辽宁、河北、福建、陕西及云南)和国家地震速报备份中心(广东省地震局)组成。通过"十五"国家测震台网的建设,利用全国1 000多个地震台站和200多个境外地震台站,现阶段自动地震速报能力达到国内地区1 min左右、周边地区2 5 min、国外其他地区3—30 min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强功率源超低频无线电装置监测地震活动性的前提。这种装置能产生谐波可变超低频电磁场。给出了所利用的АКФ-2型测量仪器的简单特性。分析了在北高加索进行实验的一些结果。证明了在接近装置方向图最小方向上(天线系统的赤道区)记录2700 km远处超低频无线电装置信号的可能性。判定了能显示出用超低频无线电装置预报地震前景的阻抗的时间稳定性。比较了超低频无线电装置电磁场和天然电磁场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地震卫星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已写入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一五"规划>等多项重要规划中.根据防震减灾业务发展对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需求,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总体包括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朱守彪  袁杰  缪淼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0):3832-3843
由于2010年玉树地震(Ms=7.1)产生了超剪切地震破裂,所以地震灾害特别严重.国内外地球科学家对该地震产生超剪切破裂过程的物理机制一直非常关注,但至今没有给出满意的解答.为此,文中根据玉树地震发震断层的实际几何构建有限单元数值模型,模型中的断层由2个断层段构成,它们之间有约10°的夹角,形成断层拐折.模拟结果表明,玉树地震的破裂由2个子事件组成;当破裂在震源所在的断层上成核后,先在第一个断层段上传播,其速度为亚剪切波速度;当破裂一旦越过断层拐折,在第二个断层段上传播时,破裂速度就立即转变为超剪切波速度.计算结果显示,当断层发生超剪切破裂时,断层上的位错幅度、破裂产生的地震波速度及加速度都会显著增大,从而造成地震灾害大大增加,这很可能是玉树地震的震害特别严重的重要原因.从模拟实验中还看到,若是模型中的断层没有发生拐折,在模型的其他参数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破裂速度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若初始应力场的方位与断层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这时断裂系统中尽管存在断层拐折,也不是一定能产生超剪切破裂.只有当初始应力方位与断层之间的夹角以及断层走向变化的偏角二者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时,断层拐折才有可能促使断层破裂由亚剪切转化为超剪切破裂.所以,玉树地震之所以能产生超剪切地震破裂,恰恰是发震断层几何与初始应力场方位之间的关系达到某种"最佳状态"的结果.这也可能是天然地震中超剪切破裂事件稀少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超剪切地震破裂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对于深入研究地震震源过程、地震灾害评估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几乎将当地生命线系统完全损毁.以评价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城镇生命线系统的"稳健性"为研究目标,采用地震灾害比较学中拓扑学原理,计算两地公路网络相关评价参数并进行分析.参数包括拓扑指数(TI(G))、拓扑逆指数(TII(G))和节点孤立指数(NSI)等.研究得出公路网络"稳健性"唐山震后(2008年)最优,汶川(2007年)次之,唐山震前(1975年)最低的结论.从纯数学角度引入最优化理论,认为在复建原有公路前提下加修北川到安县等五条公路,区域分散性最高,且节点孤立指数最小,这时的公路网络易损性最低.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震模拟信号自动标定器输出幅度的测量与校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前我们一直未进行这项工作,国内计量部门也无法解决地震系统常用的超低频信号(0.01Hz—10Hz)的测量与校准问题。我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及反复实验,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CDMA无线远程传输技术在山西地震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CDM A无线远程传输技术在山西的应用,分析了在无线传输网络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3G技术在地震网络系统的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无线远程传输网络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兴盛 《高原地震》2014,26(4):55-57
主要介绍了青海省刚察县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网络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运用VPN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连续性、稳定性.实践与应用表明,VPN技术整体上运行稳定,在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它具有交直流不间断切换,输出满足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传输设备所需的各种电压要求,并能对备份蓄电池自动恒流、恒压转换充电及过放电保护,冗余量大、可靠性高。解决了无人值守遥测地震台的供电问题。对其它数字设备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疆地震台网子台供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免维护蓄电池以及稳压电源等主要设备和超短波数传系统中发射机、接收机、数字复、分接设备以及天线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对超短波数传的原理、场强的接收以及设备的一些参数,作了简单的阐述,对台站设备日常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作了简单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并就1次典型的台网故障现象分析及排除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陈述新  史勇军  罗刚 《内陆地震》2009,23(2):291-296
系统介绍了CRE VPN和12TP VPN技术在新疆地震VPN网络中的实现及应用,以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用户跨网络安全通信为背景,通过构建VPN网络,实现远程安全介入局域网,提高了数据数据传输及远程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矿震台网的运行率,保障地震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对阜新矿震台网的信道进行了测试,主要包括制作传播路径地形剖面图以了解信道传输的视通条件、对信道传播损耗的理论计算及功率储备的测量、进行接收场强及背景干扰的测试以确定传输频点。结果显示,阜新矿震台网无线传输信道的场强在50~73 dB之间,能够保证无线信号传输质量,符合遥测台网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其预警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陈  郭凯  张素灵  黄志斌 《地震学报》2015,37(3):508-515
本文讨论了影响地震预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对我国现有地震台网布局、 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讨论, 对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了分析, 并对台网现状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总体来说,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需求, 除了需要对台网进行加密和提高相应的运行率之外, 还应对现有数据采集器和实时传输软件进行必要升级, 以达到地震预警对数据延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地震前兆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报文处理到进入数据库角度出发,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Visual Basic、Foxpro数据库语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地震前兆数据的多途径传输;完成报文分检与检错;报文的电报码转换为真实值及追加中等功能。并对建立的“地震前兆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的系统技术思路、功能和特色做了一定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速铁路与国家地震台网信息接入和资源共享方式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组网模式和时延的分析及测试,在遵循目前地震系统信息传输模式的前提下,对于实时波形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国家中心型或者省局中心型的方式进行共享,用于高铁系统台站的补充,在地震预警发布阶段使用;对于地震速报信息,可以采取国家中心型的方式进行共享,用于地震信息的确认,在地震预警解除阶段使用。为了减小实时数据传输的时延以适应预警需求,应对数据采集器进行升级,并更新相应的流服务器的仪器适配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疆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组成及安全需求,根据系统网络的特点和系统安全要求,提出了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应考虑的因素,给出了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