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周艳  梁平  刘良平  蒙涛  张健 《贵州气象》2011,35(1):25-28
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检验方法,分析了凯里市1958-2009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通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凯里市蒸发量在以35.8mm/10a的速率下降,年蒸发总量在1964年发生了突变,1968年显著减少;春、夏、秋三季季蒸发量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了突变,夏季突变最为明显;低云量、平均气温逐年递增、日照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是蒸发量减少的最重要影响因子,相对湿度、水汽压、降水量对蒸发量影响不可忽视,风速对蒸发量的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凯里市大气扩散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达平 《贵州气象》1999,23(2):25-29
由于大气扩散能力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风、温度、大气稳定度直接影响污染的扩散稀释,通过对贵州凯里某厂的环境评价,根据实测资料及当地气象台的有关资料,分析了研究了贵州省凯里市的大气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3.
谢仁波 《贵州气象》2009,33(5):45-46
根据印江最近4a自动站风的观测资料及1971-2000年历史资料,制作了印江站2a风玫瑰图,分析,当代风玫瑰图。  相似文献   

4.
利用加密地面自动气象站、常规MICAPS资料、每6 h一次的1°×1°NCEP再分析资料、FY-2E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多源实测资料,综合分析了2012年6月10日凌晨发生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的泥石流灾害的气象成因。结果表明:造成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触发因素是一场短时特大暴雨所致;此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高空西南气流、近地层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FY气象卫星资料揭示出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特大暴雨发生的直接影响系统,并与泥石流灾害点的位置有密切关系。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得到此次舟溪暴雨属于暖云性质的降水,并且先后受到4个雷暴单体的影响,造成了类似"列车效应"的强降水。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是本次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泥石流灾害点发生在最强上升气流的东侧,大气层结不稳定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再讨论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根据我国建站时间在30a以上的辐射资料以及对应的地面站日照资料,在分析太阳总辐射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中a、b系数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辐射气候学计算的可能误差,得到了用日照资料估算总辐射的误差范围。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月总量接近正态分布特征;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中的a、b系数具有较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需按不同月份确立;通过逐年观测资料计算各基本站a、b系数,再由内插求得无辐射资料测站的a、b系数,进而计算无辐射资料站的辐射总量,其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1资料分析处理分析宾县1961—2010年相关的气象资料,将50a资料,每10a划分为一个时段,共划分5个时段。即:61—70、71—80、81—90、91—2000、2001—2010年。  相似文献   

7.
奎屯河流域气候变化与径流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苏、沙湾站近43a(1963—2005年)实测气象资料、克拉玛依高空温度、奎屯河将军庙水文站径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43a奎屯河流域气候有向暖湿型转型的趋势,同时奎屯河径流量也以0.20×108m3/10a的速率显著增大,奎屯河径流量对流域气候变化有着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甘肃河西绿洲植被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甘肃降水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分析得出 ,1 989和 1 998年为相似年景 ,利用 1 989年和 1 998年NOAA气象卫星AVHRR资料 ,计算分析了 1 0a来河西绿洲植被面积和植被指数等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1 0a来河西绿洲面积呈增加趋势 ,各绿洲植被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降水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降水是水资源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华北地区25个测站的长期年降水量资料和15个测站历史旱涝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功率谱和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降水存在明显的准2 a振荡和准19 a周期变化特征,降水在1914和1964年发生了两次突变。历史旱涝等级时间序列有明显的4~5 a ENSO模的振荡、准10 a变化、准20 a变化和50~80 a世纪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凤玲  李江宁 《黑龙江气象》2012,29(3):16-16,19
利用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沙尘天气变化,过去50 a,黑龙江省扬沙、浮沙、沙尘暴日数都呈减少趋势,其中扬沙减少速率为1 d/10 a,浮尘减少速率为0.1 d/10 a,沙尘暴减少速率为0.3d/10 a。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降水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降水是水资源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华北地区25个测站的长期年降水量资料和15个测站历史旱涝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功率谱和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降水存在明显的准2 a振荡和准19 a周期变化特征,降水在1914和1964年发生了两次突变。历史旱涝等级时间序列有明显的4~5 a ENSO模的振荡、准10 a变化、准20 a变化和50~80 a世纪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2.
侯伟芬  王谦谦 《气象科学》2004,24(3):314-318
本文利用 4 9a(195 1 1~ 1999 12 )中国 16 0站的气温资料和近 4 0a(195 8 1~ 1997 12 )平均高度场和风场资料 ,研究江南地区气温异常时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依据采自青海海西德令哈、乌兰的树木年轮资料序列与柴达木东北缘1961~2001年夏季(6~8)平均气温资料序列之间较好的同期相关特征,重建了柴达木东北缘夏季(6~8)平均气温千年历史资料序列。运用乘积平均值、误差缩减值等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序列可信。通过分析发现,在重建的1098a中,有7个主要的冷期和6个主要的暖期,重建的气温序列存在15个主要突变时段。周期分析表明柴达木东北缘夏季气温存在46、52、61、73、91、183a和366a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a和2~3a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14.
潘晓春  陈兵  杨杰  程春龙 《气象科学》2018,38(5):666-673
基于现行工业循环水冷却塔设计标准中设计湿球温度计算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根据江苏省13座气象站1961—2013年炎热季逐日气象观测要素,利用傅里叶线谱和小波变换两种周期分析方法,揭示出设计湿球温度具有2 a、6 a、9 a及13 a的年周期性特征;进而通过分析各站不同起算年以及不同样本长度的资料对设计湿球温度计算的影响,探讨了设计湿球温度对资料年限长度的敏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湿球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与火电厂各代表容量发电机组运行费用,对江苏省境内火电厂不同代表容量机组设计湿球温度计算分别给出了最佳资料年限推荐值。  相似文献   

15.
李年  曹明会彭端 《广西气象》2007,28(3):80-82,87
对广东省高要市气象站迁站前20a和迁站后5a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找出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序列差异较大的气象要素,分析其引起差异的原因。经对本站及邻站四会、德庆站同期相关资料序列进行了“t检验分析”,高要站资料序列差异性显著,而四会、德庆站的资料序列的差异性不显著,说明高要站迁移前与迁移后的资料序列的差异并非由气候变化引起,而新旧站的地理环境差异才是造成资料序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站址迁移对高要站气候资料序列的影响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高要市气象站迁站前20a和迁站后5a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找出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序列差异较大的气象要素,分析其引起差异的原因。经对本站及邻站四会、德庆站同期相关资料序列进行了"t检验分析",高要站资料序列差异性显著,而四会、德庆站的资料序列的差异性不显著,说明高要站迁移前与迁移后的资料序列的差异并非由气候变化引起,而新旧站的地理环境差异才是造成资料序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45a气象资料和近10a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利用气候线性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兴海县高寒山地草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海县高寒山地草原区近45a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规律相一致;影响土壤湿度的气象因子主要有降水和蒸发,而温度则通过影响蒸发间接影响着土壤湿度,蒸降差是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直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都站1960-2005年共46a的降水和温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三都降水及温度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三都县46a来,年平均降水量总趋势以0.555mm/a的变化率减少,平均气温以0.080℃/10a的微弱趋势变暖。  相似文献   

19.
根据子长县蚕桑中心统计多年蚕桑种植资料和经验,利用子长县气象站20a气象资料,南沟岔镇、玉家湾镇区域气象站5a气象资料,针对桑树露青期、鹊口期、五叶期等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对子长县蚕桑种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桑树不同生育期适应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镇江地区1984—2019年家燕物候资料(始见、绝见期)及同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36 a镇江地区家燕始见期在波动变化中呈提前的趋势,以4 d/10 a的速率提前.绝见期在波动变化中呈推后的趋势,以5 d/10 a的速率推后.间隔期在波动变化中呈延长的趋势,以9 d/10 a的速率延长;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