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梅坤  李玉成 《海洋学报》1988,10(1):107-116
本文基于改进后的Morison方程和线性理论分析了作用于水平桩柱上的波流力,文中提出了适用于波流场中水平圆柱上的重新定义KC数(KC2),实验表明桩的受力系数CD及CM与KC2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证明水流速度对二系数也有所影响,分析表明,规则波的成果可用于在时域中计算不规则波时的波流力,无论是力谱或力的统计分析值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方法可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底管线上的波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德庭  任佐皋 《海洋学报》1991,13(3):393-400
本文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同步测试了近水底管线在波浪作用下的水平力和外力,并应用莫里逊公式、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按最小二乘原理统计了水平力系数CD和CM,分析了它们与KC数间的关系,提出了经验式。本文重点探讨了升力过程线的计算模式,采用傅氏级数法分析了实测升力过程线,提出了五阶升力系数及其相应的初相位值与KC数的经验关系式,从而,首次提出了计算升力和合力过程线的方法。文中还通过实例,比较了力过程线的实测值和计算值,讨论了最大合力值及其相位特征等。  相似文献   

3.
作用于小尺度圆柱上的波浪、水流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orison方程和线性波及线性波浪谱理论,经过系统的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单柱与串、并列双柱在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与水流共同作用下,圆柱上所受正向力、升力及其合力的特征。从而给出了单柱上速度力系数C_d、惯性力系数C_m及升力系数C_l与KC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串、并列双柱所受正向力、升力及合力的群桩影响系数与相对桩距和KC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小尺度群桩应用广泛,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小尺度有别于大尺度桩柱,由于桩柱周围存在漩涡的脱落,使得受力特性复杂。以往的研究过程中,波浪主要采用单向不规则波浪,并且试验模型多以两桩或三桩组成的群桩结构为主,桩数相对较少。多向不规则波与群桩结构的作用特点有别于单向不规则波且研究较少。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针对多向不规则波对于9桩桩排群桩结构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KC1/3数和相对桩径的影响,提出以参数KCLD 1/3数来衡量群桩的效应,并分析了正向力与横向力随着参数KCLD 1/3数和相对桩距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群桩中不同桩位桩柱波浪力的变化规律和方向分布宽度对于群桩波浪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群桩中各桩的正向力随着方向分布标准差的增大而减小,而横向力在相对桩距较大时随着方向分布标准差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群桩中不同位置桩上的波浪力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玉成  叶正凡 《海洋学报》1991,13(6):849-859
本文研究了垂直圆柱体在稳定流与不规则波共同作用下的受力问题,给出了适用于这一流场下KC数的定义.本文利用Morison方程分析桩柱在不规则波和流共存场中受力的计算,给出了速度力系数Cd、惯性力系数Cm及横向力系数(CL)max及(CL)1/3随KC数的变化情况.本文还探讨了波流联合作用下横向力与合力特征值和正向力特征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用于垂直桩柱上的波浪水流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玉成  张福然 《海洋学报》1986,8(6):751-761
本文基于Morison方程和线性波理论分析了波浪与水流共存条件下作用于垂直桩柱上的波流力,提出了在规则波条件下适用于波流共存时的KC数(N'KC)的定义,试验证明速度力系数C4及惯性力系数Cm与N'K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一相关关系可以应用于不规则波条件下波流力在时域内的计算,其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文中还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波流力极大值概率分布的分析方法,其结果与试验值相符也很好,可供工程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7.
桩柱上波浪力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研究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桩柱上正向力和横向力的瞬时值分布和峰值分布。给出了分布参数随KC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作用于小尺度方柱上的正向波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成  何明 《海洋学报》1996,18(3):107-120
基于扩展的Morison方程和实验研究,深入分析了方柱在波浪(规则波及随机波)与水流场中的正向力受力特性,并对其水动力系数Cd及Cm随KC数和方柱迎浪方向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有关成果对工程实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斜向不规则波对直墙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长峰不规则波和方向波谱对直墙作用的实验研究 ,分别给出了每延米斜向不规则波波浪力与正向力之比 ,方向波谱波浪力与斜向长峰不规则波波浪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与规则波实验结果的比较给出了斜向规则波与不规则波波浪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并对斜向不规则波的反射系数与正向波时的变化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俞聿修  张宁川 《海洋学报》1991,13(2):254-261
实验研究了双桩并列和串列时不规则波浪作用于各桩上的横向力(同步测定了正向力);分析研究了横向力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给出了各桩的升力系数和横向力群桩系数随相对桩距和KC数的变化规律,还探讨了横向力和正向力的合力与正向力之比以及合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不规则波作用于群桩的水动力系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俞聿修  史向宏 《海洋学报》1996,18(2):138-147
海洋平台等海工建筑物多由群桩支承,平台上的小直径立管和钻杆等也常成群布置,它们主要受海浪(不规则波)的作用.目前有两类计算群桩上波浪力的方法:一是把作用于单桩上的波力乘以相应的群桩系数Kg,Kg能直观地显示群桩效应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此法为苏联和我国ii规范所采用.过去的研究成果多限于振荡流和规则波情况.  相似文献   

12.
作用于并列双桩桩列上的波流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测定了双桩并列时在不规则波和水流共同作用下在不同桩距条件下桩柱所受的正向力与横向力,分析了正向力、横向力及其合力的时域及频域特性,给出了正向力、横向力和合力群桩系数随相对桩距和KCp数的变化规律.文中还探讨了双桩并列时合力值及其方向与单桩合力值和方向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多向不规则波浪的确定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浪波动时间过程及波列的模拟,对于开展实际波浪对于工程建筑物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线性叠加的单叠加模型,建立了多向不规则波浪的确定性模拟方法。基于理论模拟的规则波、单向不规则波和多向不规则波,验证了波浪确定性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定性地对比分析了模拟波列和已知波列的一致性;定量地研究了模拟波浪在空间范围rr/Ls的误差分布情况(rr表示指定位置与给定位置的空间距离,Ls为有效波长)。并且建议,采用本文方法进行波浪确定性模拟时,最佳的浪高仪间距应小于0.12Ls。  相似文献   

14.
波群对垂直桩柱的作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波浪槽中进行了具有不同群因子和连长的随机波群对三种直径的桩柱作用力的实验研究,指出波浪峰力的比值不随波群的连长变化,而随波群因子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桩柱是一非线性系统,作用力的群团子大于波浪的群因子,其连长小于波浪的连长。波浪峰力的比值不仅随KC数的增加而增大,还随波群因子GF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波浪破碎与波形不对称性的关系,通过对1/200缓坡上波浪破碎实验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波形不对称性参数与相对水深的关系,以及用波形不对称性参数表示的波浪破碎指标表达式。所得规则波的结果与Kjeldsen的深水波结果相同,而不规则波的结果比规则波的小。研究还表明,这一破碎指标与相对水深有关系,随着水深变浅,指标值增大。  相似文献   

16.
王学庚  邱大洪 《海洋学报》1987,9(4):503-513
本文采用逐级近似法解边界层方程,由此来确定有涡存在情况下,绕圆柱振荡流动的分离点.与离散涡模拟法相结合,本文计算了分离点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圆柱的受力.给出了高雷诺数下圆柱的阻力系数CD、惯性力系数CM及升力系数CL(t)的均方根值(r.m.s.).计算结果与他人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水槽中进行了几种不同坡度的斜坡平台上规则波作用下直墙波浪力试验,系统分析了直墙上相对最大压强和相对最大总力,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比较关系。还进行了不同坡度的不规则波模型试验,并讨论了波浪力之间的特性。结果表明采用1:10、1:15的斜坡与平台相结合的试验室模拟,可得到与平底地形相近的直墙波浪力。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直立堤不规则波波浪力的研究方法,并围绕这些方法介绍了淡规则波作用下直立堤上波浪力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涉及直立堤前的波浪形态、频谱及方向谱下的波浪力、物理模型的比尺效应、谱分析的有关成果和数学模型的应用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小直径孤立桩、两个桩和2×2个桩的波浪作用力实验结果。在波浪水槽中以0°,45°,90°三个波浪方向测量了各桩所受的纵向力和横向力,文中讨论了组合桩之间的干扰效应,给出了干扰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海底子母管线分别在规则波加流和不规则波加流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基于Morison方程,采用"等效直径法"分析得到子母管线拖曳力系数CD,惯性力系数CM和升力系数CL(CD+,CL-)。试验分别考察了流速比Uc/Uw,母管与海床间隙比e/D及子母管间的相对缝隙G/D对海底子母管线水动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动力系数随Uc/Uw的增大而减小;当e/D<0.5时,海床对子母管线受力的影响比较明显,CD,CMCL+均随e/D增大而减小,|CL-|随e/D增大而增大;对子母管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可忽略,CD,CM和|CL-|均随G/D增大而减小,CL+值随G/D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