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明确粮食生产作为耕地基础性功能的前提下,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2020年北京不同耕地保护目标下的3种情景模式,分析了各情景经过生产波动校正后单产情况,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法,结合粮食自给水平和规划人口数量测算了北京耕保需求的底线数量.结果显示,无论以何种目标进行耕地保护,北京的耕地保护压力都是严峻的.结合测算分析结论,并针对现有耕保政策对耕地保护单一采用数量约束指标的问题,提出 "等效面积"的概念,采取综合权重系数方法对影响耕地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基本因素和拓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将耕地实际面积转化为等效耕地面积.最后,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分析了基于"等效面积"的耕保机制.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定量描述粮食产量对土地资源波动响应的程度对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粮食生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生产相关性及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粮食生产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粮食产出与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强相关性,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粮食安全敏感系数在不同时间段呈规律性变化,且在波动中平衡,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系统平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等因子的变化趋势,换算出不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分析系统不平衡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省、河南省和陕西省为例,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自东向西依次增大,但耕地压力指数中部最小,粮食安全水平高于东、西部,原因在于东部地区主要是由于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人均耕地面积过度降低;西部地带尽管人均占有较多的耕地资源,但因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耕地生产率水平较低且提高缓慢,人均所需耕地面积较大,致使耕地仍然承受了相当大压力,粮食安全状况形势严峻.由此可见,耕地资源数量的丰缺,并不能全面反映粮食安全水平,即使拥有数量充足的耕地资源,但由于耕地生产率水平低下也将使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这并不是否认耕地保护的作用,在保护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更要保护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即保护耕地的质量.因此,在保持耕地面积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是今后中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Excel软件,在分析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运用预测理论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虽然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持续增加,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等因子的变化趋势,换算出不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分析系统不平衡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60a三工河流域耕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60a耕地利用相关数据,从耕地规模、结构和效益分析三工河流域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并利用回归模型和灰色关联方法对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三工河流域耕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人均耕地则趋于下降;种植业结构变化趋势与全疆吻合,由以粮食为主向粮食、经济作物并重转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趋于上升,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社会责任价值补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方斌  王波 《地理研究》2011,30(12):2247-2258
以省为单元量化其耕地保护社会责任价值,以此检验不同省份所承担的耕地保护社会责任价值与国家赋予的应承担价值偏差,从而确定其在该方面履行责任的程度。本文选取人均GDP等五个主要经济发展水平作参照,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单位面积耕地社会责任价值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所承担的责任远高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对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述国际上某些有关观点,阐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最后提出粮食安全的4项基本对策,由于耕地增在边缘地区,减在东部沿海和内地;增的多为低产地,减的多为良田,所以,耕地面积增减数量平衡并不意味着能保障耕地产出能力的平衡。文章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东北部互助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青藏高原是一个高海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区域粮食安全有其独特性。互助土族自治县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的农业县之一,同时,又是国家商品粮建设基地和青海省粮、油、肉、蛋、禽生产基地,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利用互助土族自治县1986年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数据,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8年TM数据,在ERDAS及ArcGIS软件支持下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并计算了该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互助县耕地总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与近几年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口增长相关联,而粮食单产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起作用。(2)从粮食生产来看,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为300 kg,互助县当前粮食生产能满足其基本需求,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为400 kg时,互助县当前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其基本需求,表明需要从区外调入粮食。(3)从耕地压力指数来看,近20年来,互助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三元体系K^+,Mg^2+/B4O7^2- -H2O25℃相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元体系K+,Mg2+/B4O2-7-H2O 25℃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该体系属简单共饱型,两段溶解度曲线对应于体系的两种原始组分K2B4O7·4H2O、MgB4O7·9H2O的结晶区,共饱点组成为K2B4O7 13.96%,MgB4O7 0.53%.  相似文献   

12.
对三元体系K+,Mg2+/B4O2-7-H2O25℃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该体系属简单共饱型,两段溶解度曲线对应于体系的两种原始组分K2B4O7·4H2O、MgB4O7·9H2O的结晶区,共饱点组成为K2B4O713 96%,MgB4O70 53%。  相似文献   

13.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Li+,K+,Mg(2+)/Cl-,—H2O五元交互体系25℃的溶解度。该体系相图由十五个盐或复盐的结晶区构成,饱和溶液的某些物化性质的测定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用现代电解质溶液理论—Pitzer模型预测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实验测定值与理论预测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博斯腾湖的水盐平衡与矿化度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博斯腾湖曾是中国内陆区最大的淡水湖,因人类活动影响约在1968年演变为微咸水湖。本文依据湖泊水平衡太矿化度基本原理,结合博斯滕湖实际,分析计算了该湖各个时期的水盐平衡与矿化度;经推地整理,提出了预测矿化度的计算式,经检验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线与气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总结前人确定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的各种方法基础上,对利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线进行古气候恢复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我国乌鲁木齐河流域一号冰川为例,运用侧碛垄最大高度法确定了小冰期第二次冰进时冰川的平衡线高度,依靠1960年代以来该冰川所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建立和完善现代冰川平衡线高度与气候统计关系公式,并通过变化应用到该冰川小冰期第二次冰进。给出了该次冰进时气候的半定量推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Na /Cl-,B4O72--H2O体系28℃与35℃介稳相平衡及溶液的物化性质(密度、折光率),绘制了相应的介稳相图。该介稳体系属简单共饱和型,相图由两条溶解度曲线构成,分别对应于Na2B4O7.10H2O和NaCl相区。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该体系在相应温度下的密度、折光率,与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Na+/Cl-,B4O2-7-H2O体系28 ℃与35 ℃介稳相平衡及溶液的物化性质(密度、折光率),绘制了相应的介稳相图.该介稳体系属简单共饱和型,相图由两条溶解度曲线构成,分别对应于Na2B4O7·10H2O和NaCl相区.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该体系在相应温度下的密度、折光率,与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低效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针对工业污染 ,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厂商、居民和政府在保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 ,各类博弈最后得到的解具有一个共性 ,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即形成非合作博弈。结论指出 ,必须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各博弈方的收益 ,使博弈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19.
氯化锂含量对光卤石形成基本体系NaCl—KCl—MgCl_2—H_2O中的结晶区有显著影响,主要显现在涉及KCl的结晶区都变小,NaCl的结晶区变大,这支持我们关于LiCl对NaCl有显著盐析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Baby Glacier, Axel Heiberg Island, N.W.T., Canada is a small (0.6 km2), high-latitude (79°N), high-altitude (700–1200 m) glacier with a mass balance record extending from 1959–60 to the present. The record demonstrates shrinkage of the glacier, bu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rend is not evident. Correlations are strong between the mass balance of Baby Glacier and that of the nearby and much larger White Glacier, and also those of even larger, more distant glaciers. Thus programmes of measurement on small, simple ice bodies such as Baby Glacier can be representative of a large region. However, inter-annual changes are more accentuated for Baby Glacier. Baby Glacier does not meet all of the usual criteria for a representative glacier, but it straddles the regional equilibrium zone, a fact which helps to offset the disadvantages of its small size and limited altitudinal range. The equilibrium zone deserves to be an important focus for studies of high-arctic mass balance, with the aim of facilitating future measurement programmes which will rely 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