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NASA卫星地球探测卫星(TOMS-EP)装载的臭氧总量绘图光谱仪(TOMS)获得的资料表明,1999年南极上空臭氧低值区小于去年。NOAA设在南极的气球探测所得资料也表明南极的臭氧洞尽管还是很大,但比去年有所减小。尽管南极臭氧洞的微小年际变化是预料中的,但与1998年比1999年臭氧洞不再加深加大是个好征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气候监测与诊断实验室的DavidHofmann说∶“该测量事实说明平流层中的氯不再增加,这是臭氧层恢复的第一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密切监视大气中的臭氧洞和破坏臭氧的物…  相似文献   

2.
年复一年地讲,由于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层的氯和其他化学物质,是造成南北极地区上空臭氧层耗减的基本原因。像New S-cientist 1991,vol.131,No.1777,就持这样的观点;但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持另外一种意见,为首的是y·科莫希尔(还有美国科罗拉多洲的博卢杰尔)。这些科学家,研究了东太平洋海区表层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6,(4):29-29
近年来,美国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对高层大气中臭氧的减少及其对人类与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据称由于观测的站点少,资料缺乏,没有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因而难以确定臭氧层破坏到什么程度才能对人类造成危险,尚须进一步研究.现综合美国部分科研成果及其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林之光 《气象》1988,14(11):52-53
1988年4月19—21日,国家环保局在北京召开了“中美臭氧层保护研讨会”,会上两位美国科学家作了学术报告。本文系作者根据有关报告、会议材料和讨论情况综合而成。 一、臭氧层破坏的后果 臭氧存在于60km以下的大气层中,但很大部分集中在20—25km高度上,该高度上臭氧的分子浓度为十万分之一。如果把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起来,其厚度约为3mm,但正是它对地球生命起着关键的保护伞作用。 1.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研究指出,臭氧层浓度每减少1%,可使地面上有伤害性的紫外辐射增加1.5—12%。臭氧的减少可使三种皮肤癌发病率增加。据称,皮肤癌已成为美国社会最大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如果按现在臭  相似文献   

5.
据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资料,同温层的臭氧层正在继续变薄,这一状况还将持续到2000年。但美国地球物理协会根据卫星的最新测量宣布,虽然臭氧层目前仍旧比  相似文献   

6.
保护臭氧层     
保护臭氧层七十年代中期到后期南极上空的臭氧层逐渐变薄并出现空洞,之后这臭氧洞于每年春季重新出现,并逐渐扩大。到1985年,美国“云雨7号”气象卫星探测到南极上空臭氧洞的面积达到相当于美国大陆的大小;1986年在北极上空附近也发现了臭氧洞,其范围和格陵...  相似文献   

7.
<正>气候变化带给臭氧层的消息是喜忧参半的。根据一项新研究,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和气流的改变,北半球中部(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在内)臭氧层可能会提前恢复;同时,整个热带地区以及南半球中部(如澳大利  相似文献   

8.
《浙江气象》2015,(1):48
<正>日本东北大学6日发表公报说,该大学参加的一个国际小组发现,近年来,北半球大气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化氢不断增加。研究小组分析了日本筑波市以及瑞士等8个地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大气中氯化氢浓度相关数据,发现2007年以后北半球平流层的氯化氢浓度正在增加。研究人员通过模拟演算发现大气循环暂时减弱是北半球大气中氯化氢增加的一个原因。但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还要考虑气候等因素,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大气气溶胶自身的污染特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大气中的非均相化学反应都有密切关系。气溶胶还和其他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形成、烟雾事件的发生也有  相似文献   

10.
张家诚 《气象》1992,18(6):1-1
气候问题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在气候问题中温室气体浓进增加、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问题引起社会公众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但全球与各地区气候的实际时空分布情况仍然是气候学研究的核心。因为任何气候变化都  相似文献   

11.
何为“气象能源”众所周知,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乃至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等等众多的问题。它们无一不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开发利用息息相关。发达工业国家对能源的高额消费,不仅使矿物能源资源告急,而且带来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环境问题。发展中...  相似文献   

12.
气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近百年来由于工农业城市发展,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增温且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在农业上有局地干旱、热害和病虫害加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的紫外线危害等.为此198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本世纪末的十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对于大气层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局限在一个小的地区或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局限已经被冲破了。现在人类的许多活动及其影响已经扩大到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全球污染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破坏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气臭氧层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由于在平流层的飞行增多,大量化肥与冷冻剂的应用,以及原子弹爆炸等等,使大气臭氧层的含量可能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例如它将引起平流层和地面紫外辐射的变化,引起大气温度场结构的变化,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如果地面受太阳紫外辐射增多,还可能引起一些生物学效应,例如皮癌增多,以致有人甚至想利用臭氧层作为“气象武器”用于战争。下面介绍大气臭氧层的基本情况,以及国外最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气候监测与诊断实验室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海洋大气研究司(OAR)所属专业研究实验室之一,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该实验室主要观测和研究对象是影响大气辐射场、全球变化的大气要素,比如温室气体、气溶胶、导致全球臭氧层衰减的大气成分等。现有工作人员近90名,其中包括联邦政府雇员50名、大学学26名、访问学若干。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人们每天只要打开报纸,就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信息涌入眼帘:大气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加剧、海洋被污染、森林在消失、物种在灭绝……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人类情感也渗透到流行服装之中去了。由于服装文化是国际性的,自然也就渗透和波及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灵敏的测量总紫外(UV)辐射的便携式系统。在慕尼黑附近进行的一些初步测量证实了这一技术在信号获取方面的精确性和适用性。把所得数据同Bener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后者是目前公布的最准确的数据。考虑到在臭氧层破坏方面紫外辐射对生物圈的实际重要性,可以得出结论:有必要加强对测量技术和辐射本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飞碟出没之谜南极洲是地球上飞碟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世界各国设置在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基地均有多项飞碟目击报告记录。●淡水湖泊之谜科学家宣布:在南极洲发现一个大小与安大略湖相仿、已有100万年的淡水湖泊。他们说,如此大面积的淡水湖泊在滴水成冰的南极存在,实在令人费解。●臭氧空洞之谜80年代末,科学家们发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一个大洞,人们一直认为臭氧层的减少,是工业污染和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的结果。然而,在南极洲,5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人迹罕至,何来污染?●动物冰雕之谜在南极洲的对岸,有许多巨型冰雕…  相似文献   

19.
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正在超过地球自然系统的承受能力,使大气、水源受到污染,气候出现异常,资源枯竭,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许多地区食品和燃料生产下降,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正在继续遭到破坏。由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而形成的酸雨正在超越国境危害更多的国家;含氯氟烃等化学物质的大量排放有可能使大气臭氧层耗竭,最近许多科学家已在南北极上空发现  相似文献   

20.
1引言紫外线是指太阳辐射中波长在200 ̄400nm的辐射,按照其波长的不同,可划分成UV-A(315 ̄400nm)、UV-B(280-315nm)和UV-C(280nm以下)3个波段。由于大气臭氧层对UV-A的吸收很少,所以UV-A辐射量的变化基本上同臭氧层的变化没有关系;而UV-C则同UV-A完全相反,它几乎完全被臭氧层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