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时窗提取地震子波及在合成地震记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提出了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精确提取井旁地震子波的分时窗提取地震子波方法,将此方法用于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度和分辨率,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并给出了模型处理分析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高精度地震子波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实际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参数化模型方法提取的子波与实际地震子波的一致性及其子波提取方法的有效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反馈思想的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提取的子渡合成地震记录,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原始地震记录中的关键属性、特定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作为反馈信息作用于地震子波提取过程.理论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对太原基准地震台近几年 76 3地震仪的记录资料 ,进行了多次筛选和分析研究 ,对太原台76 3地震震相记录特征和震相出现的规律做了定性的描述 ,得出适合于太原台地震分析的基本方法 ,指出了今后应加以改进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DEMETER卫星磁场波形数据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法国DEMETER地震电磁卫星中心提供的磁场波形数据对地震事件进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峰度演化方法,并对峰度演化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将峰度演化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前后DEMETER卫星所记录到的实际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处理DEMETER卫星记录到的磁场波形数据:汶川地震发生之前较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云南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6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给出了该台网的深远地震震相记录特征,避免了常规分析方法中将深远地震误作浅源地震而带来的定位误差;利用1978年1月~2005年8月的深远地震记录资料,绘制了全球深远地震震中分布图,以作为地震速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震分析是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基础,是研究震源性质和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利用喀什地震台基式和763型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单台地震分析报告、结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编制的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分析和总结了该台记录不同地区、不同震中距地震的震相特征及其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15日7时38分7.5秒,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境内发生了6.2级地震,在4团、乌什设立的强震台记录到了地震加速度记录。本文介绍了乌什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历史地震环境,对比分析了衰减公式与实际事件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邵辉成  陈党民 《中国地震》1992,8(4):108-111
地震目录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基本资料。地震目录不仅反映了地震活动的真实变化,也混杂了一些人为和历史的因素。现有的历史地震目录只记录了较大地震,而中小地震往往被遗失,仪器记录的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时间较短,大地震相对较少。仪器记录的地震与历史地震震级误差差别很大,如果简单地把这两部分目录结合起来,就会出现地震目录在其研究的整个时间段内不等精度和不同完整性的问题。同时人们越来越注意地震目录的不完整性和震级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单台识别核爆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乌鲁木齐地震台记录的国外6个主要核试验基地的核爆地震记录资料,通过对振动波形、首波振幅P1、最大纵波振幅Pm、最大横波振幅Sm及体波震级mb、面波震级Ms之间一些关系的研究,找出了核爆记录与天然地震记录的差别,为单台正确识别核爆提供了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质量控制将最终决定地震地质层位标定的精度,为此,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原理基础上,从三个环节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进行质量控制:①通过测井数据精确计算反射系数;②提取与地震资料频谱一致、波形和相位稳定的地震子波;③在获得高精度速度场的基础上,从波组、波形、振幅、频率和相位特征等方面进行匹配调整等,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达到层位标定对合成地震记录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讨论了影响数字测震系统动态范围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在期望的台网监测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数字测震系统中地震计的适配的方法。并指出其具有同时监测微震及中强地震的能力。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数字测震系统标定结果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olor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based on digital image analysis is propose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quick operation, and improving the research efficiency of sediment color.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lorimetric measurement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Both the traditional sediment color measurement method and the digital image color measurement method are controlled by sediment grain size. Sediment color research can be carried out on fine sand or finer sediments, but for medium grained sand and coarse sand, the error will be larg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digital image method can reduce the inherited color interference of coarse clastic sediments; 2) The particle size and water content of clastic sediments affect the numerical value of digital image sediment color. Generally, the wet-color values obtained by the digital image method are lower than the dry-color values obtained by using a spectrophotometer, and the color value variation is large, and the undulation of chromaticity/brightness curve is greater; 3)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diment color measurement method, digital image method has good consistency of color measurement of redness and yellowness, but the brightness is affected by uneven illumination, resulting in some error. Sediment digital image extraction of sediment color information can replace the indoor measurement metho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lete sediment color sequence under more complex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Quaternary stratigraphic division, paleoclimate research, paleosol recognition and paleoearthquake event identification, thus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imetric results to the geological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3.
王贵宣 《地震》1993,(4):63-71
本文根据数字滤波器压制干扰的原理,指出利用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优选数字处理方法和确定最佳滤波参数的具体原则。对于那些未给出频率响应函数或周期选择性函数的数字处理方法,可以直接根据计算方法的权系数算出它们的频率响应。计算递归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式子,也可以用来计算其它非递归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本文利用重力固体潮汐分析中计算中心点的零点飘移值若干方法的系数和它们的周期选择性函数,分别计算了它们的频率响应,从两者的数值上比较,结果是一致的。本文还计算了目前大家常用的一些数字处理方法,如五日均值、一阶差分、二阶差分、多点数字平滑等方法的频率响应值。并分析了它们的处理效果和方法的局限性。还根据最佳数字滤波器和DAI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说明选择数字滤波器和确定最佳滤波参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计算水平层状介质电阻率权系数的一种新方法,阐述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原理,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计算速度和精度。文中还给出了三层、四层介质权系数的一些计算结果,并简要分析了权系数的变化特征,特别是负效应和峰值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小波分析在电磁数字化资料分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分析了数字信号f(x)近似地表示为近似部分ak^jf(x)与分解(或细节)部分dk^jf(x)的理论,建立了数字化资料的干扰识别与消除、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提取的分析方法。本给出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电磁数字化前兆的实例,说明小波变换可作为电磁数字化资料分析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数字滤波技术,研究了电阻率测井的理论曲线计算和Ra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并对影响数字滤波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数字滤波新技术进行环境校正,提高了校正质量,比传统的图版校正方法有明显优点。文中采用数字滤波方法绘制的Ra理论曲线,证明所推导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Some of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bubbling method (different terms of an equipotential family can be approximately obtained using this method) are considered. A few examples for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re given (a programme for a digital computer is used), showing its efficacy at solving problems from the exploration geophysics.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utation method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tual coupling ratio and the kernel function in the integral expression for it. Accordingly, the mutual coupling ratio can be determined by first computing sample values of the kernel function and then subjecting these to a digital linear filter.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ppropriate sampling distance is determined and the values of the digital filter coefficients are computed, both for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with horizontal coils and for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with perpendicular coils.  相似文献   

19.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ht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1999年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提取特征参量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法,可对地震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识别,且对多数ML>2.0地震识别较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稳定,我国的地震前兆观测技术也逐步实现由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转变,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日趋成热、稳定,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模拟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管理,分析了历史模拟数据转入数字化平台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地震前兆资料进入数字化统一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