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文讨论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在遥感领域中两方面的应用:(1)晴天大气层顶部的反照率的确定,(2)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对邻近象元点扩散函数和大气订正的影响。大气层顶部的光谱反照率是从多角度成象光谱辐射计(MISR)提取的重要参数,其精度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情况表面建立更好的BRDF模型。该文论述一种与9个MISR二向性反射观测值相匹配的半经验函数的算法,并可进而通过数值积分产生4个光谱波段的晴天大气层顶部的光谱反照率。结果显示反照率的绝对精度对可见光波段可高于1%,对近红外波段可高于2%。采用一种简化的辐射通量模型,我们的工作显示邻近象元点扩散函数(PSF)的形状取决于下垫面表面的BRDF。在给定与中心象元的偏移(x,y)的条件下邻近象元的点扩散函数,由和沿观察方向的散射相函数的传输加权的乘积的积分给定。  相似文献   

2.
马尔柯夫场在影像纹理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肇葆 《测绘学报》1993,22(4):255-262
本文介绍了马尔柯夫随机场(简称MRF)模拟影像纹理的原理和算法,用本文提出的算法,作了模拟分形纹理的许多实验:模拟纹理的自相似性试验;MRF模型参数对影像纹理的控制作用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正确,MRF是模拟影像纹理的一个好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联系模型(ERM)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法,即由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转换方法,简称H-S-C方法。首先介绍了一个扩充实体-联系模型(EERM),定义了简单实体-联系模型(SERM)及规范实体-联系模型(CERM),然后给出了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等价转换规则。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E—S—C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联系模型(ERM)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法,即由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转换方法,简称E-S-C方法。首先介绍了一个扩充条件-联系模型(EERM),定义了简单实体-联系模型(SERM)及规范实体-联系模型(CERM),然后给出了EERM和SERM,SERM到CERM的等价转换规则。  相似文献   

5.
SAR图像斑点噪声的小波软门限滤除算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张俊  柳健 《测绘学报》1998,27(2):119-124
本文介绍利用小波分析和软门限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斑点噪声(Speckle)进行抑制与滤除的算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应用David L.Donoho软门限理论,并且将其推广到2维信号。针对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特殊性,即在小波变换域内图像和斑点噪声的奇异性不同,选取合适的门限在小波域内滤波。最后进行小波反变换得到去噪后的SAR图像。实验证明,该算法能  相似文献   

6.
GeoSQL:一种可视化空间扩展SQL查询语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空间查询语言GeoSQL及其表达形式、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GeoSQL的特色为:(1)采用子查询重组FROM语句,使其符合一般空间操作的程序(2)GeoSQL的界面设计融入Icon、Listox等可视化部件,易于查询本的形成,且减少了语法错误。  相似文献   

7.
精密单点定位(PPP)依靠IGS分析中心发布的精密星历和钟差产品进行高精度绝对定位,由于IGS最终精 密星历的发布有2~3周的延迟,无法满足高时效的生产需求,而不同的分析中心则会在1~2d之内发布快速精密 星历,因此对不同分析中心发布的快速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精度进行研究,并通过静态和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实验验 证分析,旨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选择对应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结果表明,不同分析中心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 精度存在差异,其中IGR最优,GFZ与EMR稍差;精密单点定位实验中,EMR、ESA、GFZ产品收敛 速度快、定位精度高,ESA整体定位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最近获得的VLBI基线变化率,解算了全球50个VLBI站的站速度。通过对VLBI台站构造稳定性的分析,用位于板块稳定地区台站的站速度求解了欧亚(EURA)、北美(NOAM)和太平洋(PCFC)三个主要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这是完全基于VLBI数据导出的板块运动模型,称为VP-MM1。通过VPMM1与地学板块运动模型的比较,分析了板块运动的稳定性,得出了几点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
南中国海TOPEX/POSEIDON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的潮汐调和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讨论了由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分析的混叠问题和分潮的可分辨性;用TOPEX/PO-SEIDON海面重复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计算南中国海12个分潮(Sa,Ssa,Mm,Mf,Q1,O1,P1,K1,N2,M2,S2,K2)的调和常数;用不同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分析表明,分潮的振幅精度和潮高精度已达到±2cm,四个较大分潮(O1,P1,K1,M2)的迟角误差不超过±7°。其中O1,K1,和M2与验潮站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小于7°;给出了最大的全日和半日分潮(K1,M2)的潮波图。  相似文献   

10.
MISR计划于1998年搭载EOS的AM1平台发射升空。目前我们利用仿真数据和现在已有的机载ASAS多角度数据来测试分析MISR数据所需要的算法。MISR数据的处理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顺序执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作用是提取景上空的必要的大气特性。第一阶段处理的结果可以被第二阶段用来一个象素一个象素地从景中提取表面光谱HDRF。最后,在第三阶段中,第二阶段获得的HRDF被用来对一个3参数BRF模型进行线性化,以便提取对应的BRF。我们给出了基于仿真MISR数据的提取算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器学习算法在卫星钟差短期预报应用中训练数据量最佳确定、算法有效性评估研究较少的问题,以 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连续15d33颗事后BDS-2/BDS-3精密卫星钟差产品为例,基于钟差相位数据的偏最小二乘 (PLS)、基于钟差相位数据一次差分的偏最小二乘(DPLS)、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进行了BDS-2/BDS-3卫星 钟差短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首先,选择第15天数据为测试样本,前14天距第15天最近的连续n d数据为训练 样本时,n 为8时,PLS模型预报性能达到最优;n 为1、3、8时DPLS预报性能达到相对最优;n 为11时LSTM 预报 性能最优;PLS、DPLS模型的预报效率较优,而LSTM 预报效率较差,最大预报耗时分别为0.25s、0.90s、 198.65min;随着测试样本的增加,LSTM 模型的预报耗时显著增加,而其他两个模型预报耗时基本没有变化;其次, 连续14d的短期预报(当前1天为训练样本,后1天为测试样本)结果表明,DPLS较PLS与LSTM 模型,6h预报时 长下,均方根误差(RMS)分别提升了31.26%、39.66%,极差(Range)分别改善了26.34%、40.30%,24h预报时长 下,RMS分别提升了33.48%、42.68%,Range分别改善了29.77%、42.95%。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用的经验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在我国东北地区普遍精度较低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多 层感知器模型,采用东北地区7个探空站2014—2017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建立适合我国东北地区的Tm 模型。依据2018年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首先,GA-MLP的Tm模型的预测平均偏差为0.04K、 均方误差为4.06K和判定系数R2=0.920,各项精度评估指标较常用的GPT2w、单/多因子线性、 非线性Tm和MLP模型均为最优,模型性能更好,拟合度更高;其次,在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中,较常用的单因子线性 和GPT2w模型,GAMLP的Tm模型在长春站的反演精度最高,均方误差精度提升1.1%和4.9%,平均偏差精度 提升2.5%和13.2%,证明GA-MLP的Tm模型在东北地区反演PWV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星载(SAR)图象一般都存在相干斑点噪声,严重干扰地物信息的提取与SAR图象的应用效果,因此斑点噪声的消除问题引起微波遥感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先后有多位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有均值平滑滤波、中值平滑滤波、Frost自适应滤波、Lee自适应滤波以及近期由P.V.NarasimhaRao等人提出的改良K-均值自适应滤波等方法。本文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数学基础,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实验区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K-均值自适应滤波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基准台超导重力仪重力潮汐观测结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采用重力残差信号对武汉基准台超导重力仪的原始观测数据(20秒采样)作预处理,将原始观测信号分解成重力潮汐和残差两部分,在残差信号中消除一些已知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利用ETERNA软件作调和分析,两主波(O1和M2)的重力潮汐参数(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为:O1:1.1788±0.0006,-0.5975°±0.028°;M2:1.1713±0.0002,-0.5873°±0.008°经海潮改正以后,O1和M2波的潮汐参数与Wahr-Dehant潮汐模型值相比,振幅因子的偏差优于0.1%。  相似文献   

15.
对现有马尔柯夫随机场(MRF)参数的解求方法作了详细分析。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MRF参数解求方法;分析讨论了求解的稳定性;并利用解的稳定性作为纹理分类的判据,作为航空影像纹理的分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求解的方法是正确的.用解的稳定性作为判据的纹理分类效果,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GEOSAT/ERM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中国近海海平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海瑛  王广运 《测绘学报》1996,25(1):25-30,52
本文利用一年(1986年11月8日~1987年11月17日)22个ERM周期的GEOSAT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出中国近海海域(105°~135°E,0°~40°N)相对于GRS80参考椭球面的1°×1°年平均海平面。该海平面我们称之为IGGMSS95平均海平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混合轨道误差模型及交叠平差技术,极大地消除了在误差中占主要成分的径向轨道误差影响,使得IGGMSS95平均海平面的总体精度达到±20~30cm(RMS)水平。与OSU91A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用空间分辨率为1km的MODIS和MISR数据可计算16天BRDF和反照率产品,该文证明了在多数采样条件下,用MODIS/MISR角度采样的BRDF和反照率反演精度在5到10个百分点以内。  相似文献   

18.
应用TM数据估算沿岸海水表层时绿素浓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大亚湾为实验区,以陆地卫星TM数据为信息源,结合表层海水叶绿素浓度实测资料建立模型。在对叶绿素光谱特征及遥感估算叶绿素浓度机理研究基础上,选取了TMI—TM4波段的75种波段组合为子因素,以叶绿素浓度为母因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各波段组合与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联度。将关联度最大的5种波段组合分别建模,得到5个估算表层海水叶绿素浓度的反演模型。误差分析表明,各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在19%以下,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在11.2%以下,相对标准误差在6.7%以下,模型精度较高。研究表明:(TM3×TM4)是估算沿岸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的最佳波段组合,采用(TM3×TM4)与TM1、TM2或ln(TM十TM2)、In(TM1×TM2)之比值并不能改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使用ERS-1/2干涉测量SAR数据生成DEM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史世平 《测绘学报》2000,29(4):317-32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已被证明能生产精确的数据高程模型(DEM),我们已开发了从单视SAR复影像数据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新软件,基于SAR多视强度影像的最小二乘曩像匹配被用于复影像对的配准,达到很高的配准精度(0.01~0.05像元精度)。一种新的计算目标点3维坐标(X,Y,Z)的方程还被提出,卫星轨道,姿态和基线参数以及相位常数被纳入在方程中并被表示了时间的线性函数,利用至少6个地面控制点能够同时估算这些参数,本文还给出了意大利埃特地区ERS-1/2SAR数据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退化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陈曦  张红 《遥感学报》2006,10(1):27-33
为了保持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纹理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马尔可夫模型(Gauss-Markov Model)的方法来抑制SAR图像的斑点噪声。通过引入贝叶斯分析框架,建立Markov随机场的退化图像恢复模型,从而将图像的恢复问题转化为求解最大后验概率(MAP)问题,并直接从噪声图像中估计随机场模型参数进行有效的噪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高分辨SAR图像,基于退化模型的去噪算法(RMBD)不论是在噪声的去除上还是在结构信息等细节的保持上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他常用斑点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