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气象台站防雷工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气象部门拥有的微电子设备越来越多,雷电电磁干扰脉冲对设备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要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应充分重视防雷设施建设。本针对台站防雷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室外的工作环境,耐受雷电电涌的脆弱性,部分台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是近年来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在实施了防雷安全保护措施后仍频遭雷击侵害的根本原因。通过查找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防护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在全面分析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防雷性能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台站新型自动气象站硬件组成特点,从雷电综合防护的角度探讨防雷设计方案,包括测报值班室内设备及所在建筑物防雷设计、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接地设计、测报值班室与观测场之间供电和信号线路防雷设计等。  相似文献   

4.
ADTD雷击探测仪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DTD(高精度)雷击探测仪是监测雷电发生的气象探测仪器,可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等指标。1网络故障现象为N port的第2个灯L ink(网络连接状态指示灯)熄灭或通过超级终端无法连到台站ADTD雷击探测仪IP地址的23端口。原因:台站局域网络瘫痪;接N port的网线故障;N port损坏。排除:①查看台站网络运行情况,若不通,则先修复台站网络。②将能连通台站局域网的网线接在N port的网线接口上。③若经以上操作故障还未排除,则须重新设置N port参数或更换N port。2设备故障现象为N port的第5个灯SerialRx(数据传输指示灯)没有以3…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雷电监测仪电源接口盒指示灯所代表的仪器运行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雷电监测仪的常见故障排查方法,供台站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庞波  朱彪  赖辉煌  林彬彬  刘冰 《高原气象》2023,(6):1604-1614
为研究雷电资料延续性及其气候演变特征,建立了基于闪电监测资料的台站雷电日计算模型。分别选取时段为1982-2013年的人工观测雷暴日和2011-2021年的闪电定位仪监测雷电日资料,结合T检验和F检验结果判断出与人工观测最优匹配的闪电定位仪监测半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惩罚最大F检验(PMFT)法对福建省66个台站雷暴日资料做连续性检验且对比不同监测半径下PMFT检验值的通过率和观测与监测的均方差进而得到闪电定位仪的最优匹配监测半径。以最优匹配监测半径为基准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和9点平滑系数分析福建省1982-2021年近40年雷电日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雷暴活动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闪电监测资料的台站雷电日与人工观测雷暴日相匹配监测半径范围为12~20 km内,全省66个台站雷电日连续性检验通过率(未通过率)为80.30%(19.70%);(2)福建省近40年雷电日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西南部雷暴活动强而东部沿海岸雷暴活动弱特征,EOF前三个模态的空间型分别为“全省反相位”、“东北-西南地区反相位”、“内陆沿海...  相似文献   

7.
张越峰  王力  甘恒德 《浙江气象》2006,27(3):42-46,F0003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设备在浙江省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本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革命,同时对台站系统及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雷击事故对本省自动站及电脑、网络设备威胁最大,每年因雷击造成系统瘫痪影响资料采集和传输的事件屡见不鲜,具有覆盖面广、发生频繁、破坏力强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本文从本站发生的一次雷击事故入手,就雷电防御及雷击事故应对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卫东 《青海气象》2007,(F06):53-56,62
随着城市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又远远高于低层建筑物。高层建筑内设备和线路密集,雷电对这些设备及线路的破坏威胁也大大增加。而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是摆在从事雷电防护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其中,雷电防护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检测数据的准确与否、检测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雷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本文从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几种方式着手,对新建高层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要点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9.
罗雅 《广西气象》2007,28(A01):122-124
对有线电视系统而言,雷电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对雷电防护中的接地技术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雷暴日数与云地闪电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良  张科杰  黄小彦  刘学春 《气象》2012,38(6):728-732
为了研究年雷暴日数与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关系,以满足雷电防护工程设计、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需要,采用湖北省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探测的2007--2010年云地闪电资料和雷电监测理论探测效率在95%以上的28个气象台站的年雷暴日数,对台站周围不同半径距离范围内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与年平均雷暴日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台站周围18~20km范围内,相关系数明显增大,其中18km范围内相关系数最大为0.8521。由此可以认为,观测人员一般只能听到观测站点周围18~20km左右的雷声。经统计计算,拟合年平均雷暴日数与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关系式为:Nc=0.029Td^1.5。通过2011年检验表明,采用拟合方程:Nc=0.029Td^1.5计算各台站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明显优于规范方程:Nc=0.024Td^1.3计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青海省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于2000年底建成投入业务试运行,自动气象站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气象观测的主要手段。在台站的设备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之后,如何保证对台站设备实现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以及对台站自动气象站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以及在线维护保障,确保业务运行的不间断性,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侯涛  曾诚  张楠 《陕西气象》2015,(Z1):28-30
雷电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对配电设备、用户设备和现代化设备的影响。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经常因雷害事故引起损坏,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通过对杭来湾煤矿产品仓雷电灾害风险计算,对杭来湾煤矿的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评估,提出有助于降低雷电灾害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杜昌雨 《山东气象》2007,27(2):68-69
介绍了雷电灾害的几种类型以及雷电对通信系统电源设备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由雷电产生的电磁效应作用在弱电设备上时,轻则会使弱电设备产生误动作,重则会导致弱电设备永久损坏,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采取电磁屏蔽措施,能预防由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对弱电设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雷电感应对建筑物内部仪器、设备的危害,然后根据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别对一类和二类建筑物内部雷电感应的防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区高空台站共有7部水电解制氢设备,从台站出现的设备故障现象分析,笔者认为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注重设备的主要操作环节与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子技术正向高频率、高速度、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对这些设备和系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对这些设备系统造成的失效与损坏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高,发生雷电的几率也增大。雷电产生的电磁可影响几公里范围的电子设备,这也使电子设备受损的几率增大。电子信息系统受损后,除直接损失外,间接损失往往很难估量。因此,信息时代的到来,已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苏可松  戴世昆 《广西气象》2006,27(A02):129-131
通过对建筑塔吊的雷击危险度、雷电对塔吊及其用电设备的影响和危害的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塔吊必须采取雷电安全防护措施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19.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巨大的能量所产生的轰鸣、强光和破坏,从古至今令人生畏而难以预测。雷电能造成人员伤亡,使建筑物起火、击毁,对电力、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等设备造成破坏。采取怎样的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灾害损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青海气象》2005,(4):F0002-F0002
海南州气象局始建于1952年,辖7个台站,现在职工117人,与海南州防护雷电管理局、海南州人工影响天气按理局合署办公。全州气象职工队伍中,具有中专学历的达到35.7%,大专学历达到44.6%,本科学历达到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