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中游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竟成  林敬凡 《山西气象》1995,(4):32-40,72
黄河中游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吴竟成,林敬凡(山西省气象科研所030002)(河南省气象科研所450003)张健宏,杨昭(陕西省气象台710015)(河南省气象台450003)1黄河中游自然地理概况和主要气候特征1.1自然地理概况黄河中游流域地处我国西北部...  相似文献   

2.
利用1955~1990年黄河中游地区的降水和洪水资料,分析了致洪暴雨的主要气候特征、容易产和致洪暴雨的地区及暴雨与洪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山西气象》1995,(4):29-31
通讯不畅条件下暴雨现场监测试验的组织实施试验片课题组85-906-08-03-02子专题是以获取黄河中游防汛重点地域暴雨过程加密实测资料为主要目的,是该地域暴雨研究项目的基础性工作,对整个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意义,黄河中游三(三门峡)花(花园口)间历来是...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地区近522年旱涝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T检验方法对我国黄河中游地区1470~1991年夏季(5~9月)旱涝等级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气候存在着两次百年尺度突变,即17世纪50年代前后(旱转涝)和18世纪60年代初期(涝转正常),以及百年尺度内20~30年尺度的气候突变;并指出黄河中游地区各时期旱涝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指数(SSTI)和大气活动中心的演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游地区暴雨过程环流合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瑞珍  任金声  董立清 《气象》1996,22(2):24-27
作者介绍了1981年-1991年6-9月期间影响黄河中游地区的暴雨过程,讨论了暴雨过程环流合成特征,初步揭示了造成该地区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日(20h~20h)降水量≥50.0mm的为暴雨日、≥100.0mm为大暴雨日、≥150.0mm的为特大暴雨日标准,对黄河中游地区16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年~1990年暴市日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各类暴市日数地理分布区域。研究了中游某些地形条件与暴雨日数的关系,在某些地区可以明确的认识到,地形对暴雨的落区有影响,迎风坡多暴雨、背风坡少暴雨、喇叭状地形对暴雨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7,(6):20-20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深入揭批“四人帮”斗争的高潮中,黄河中游暴雨预报科研协作小组于4月份在郑州市组织了黄河中游“58.7”大暴雨会战。参加会战的有水电部水调所、黄委会、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以及陕西、山西、河南、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游暴雨的水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石璞  夏立新 《气象》1996,22(3):22-28
黄河中游地区区域性暴雨的爆发及强弱与低纬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普查了1982-1991年6-9月间黄河中游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了中、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该区出现区域性暴雨时的水汽来源、输送及辐合、辐散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产生区域性暴雨以上强度降水所需水汽的75%以上来自台风,台风所提供的水汽主要是从700hPa以下输入到该区,且水汽输送通道中心始络维持在850hPa附近。做低层  相似文献   

9.
黄河中游“58.7”大暴雨成因的天气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7月14—19日黄河中游出现了历时五天的强降水,造成了解放以来黄河流域最大的洪水.这次暴雨是发生在停滞于河套上空的高空切断冷涡的东南方,主要的降水系统是与此冷涡有关的东移的南北向冷锋.它们在西伸的日本海高压阻挡下,一个个变成准静止,结果造成了四场强的暴雨.与此同时,10号台风和日本海高压之间形成的强中低空偏东急流是“58.7”暴雨的主要水汽通道.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代表水文站径流和降水量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5—1990年共36a黄河上游和中游两个代表站径流量和区域降水量资料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趋势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黄河不同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虽然黄河上游区域平均降水量距平的变化在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但代表黄河上游的兰州水文站径流量在夏季和秋季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变化趋势,而黄河中游区域平均降水量距平的变化在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代表黄河中游的花园口水文站径流量在夏季和秋季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变化趋势。因此,在比较长时间的气候趋势上,黄河中游地区径流量异常与降水量异常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降水量异常是影响径流量异常的主要因子。而在黄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异常与降水量异常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降水量减少的同时径流量却增加,这可能与伴随着降水量减少的全球增暖所引起的高原冰川和积雪融化等因素有关。因此,影响黄河上游径流量的因素除了降水等自然因子外,其它因子诸如上游的径流量、人类活动、全球增暖等也同样会影响黄河上游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11.
山西沁河流域面雨量与致洪暴雨预报技术探讨李馗峰,李玉书(山西省气象台030006)引言沁河是黄河的一个支流,位于有名的洪泛区─—花园口上游的山西省太岳山东侧。沁河流域的致洪暴雨,不仅给我省国计民生带来严重损失,而且对黄河下游地区也有直接影响。为此,研...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长江中游夏季持续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及其主要影响系统。通过对“98.7”与“91.7”两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对比分析,提出了长江中游夏季特大暴雨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3.
阎孝时  于恩洪  张敏 《气象》1987,13(11):53-53
不少人认为,华北地区的暴雨,平均出现在7月下旬与8月上旬(所谓“七下八上”),呈单峰型分布。但我们在研究引滦入津工程集水面上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时却发现,当地暴雨的时间分布,并非呈单峰型,而是呈双峰型。下面以潘家口水库集水面为例说明。 潘家口水库位于滦河中游,燕山山脉南侧。其上游围场—沟台子以北,汛期(6月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对于西北地区的大、暴雨已有不少的分析和研究,且分省区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较多,但对于西北地区暴雨的总体气候特征研究还尚少,尤其对我国东部和南方的暴雨进行对比分析得更不够。我们采用中央气象局及西北各省区出版的,1951——1970年的253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和全国可能最大暴雨的有关资料,着重分析了西北地区暴雨的气候特点,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暴雨进行比  相似文献   

15.
陈占胜 《贵州气象》1995,19(6):21-22
暴雨是惠水地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对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影响极大;然而枯水季节,一场暴雨天气便可以缓解旱情,增加蓄水,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因此,我们对本县暴雨的气候概况、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为单站暴雨预报方法提供依据。上暴雨的气候分析普查1961—1990年记录资料,以日降雨量>so毫米为一次暴雨过程,查得历年从4月至11月份均有暴雨出现,其中6~8月出现频率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少(表)按其出现时间最早是4月8日(1974年),战晚为11月3H(linU“),3O斗中出现水肉l)3次,L。【IJA中日放个乡山是1964年…  相似文献   

16.
分析1991-2000年发生在伊春地区大—暴雨的过程,总结伊春地区发生大—暴雨的气候规律,分析产生区域或单站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及环流背景。提出了一些大—暴雨预报的定量指标,为伊春市气象局向各县发布短期指导预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我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江河之一。在黄河上游,现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一系列梯级水库。1985—1986年,我们应“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试作了黄河上游地区(兰州以上13个代表站)的降水和流量的长(中)期预报。这有助于青、甘、宁和内蒙的水电与灌溉调度,并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两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我省夏季气候异常,夏季雨量出现了“北少南多”的反常现象,尤其是八月份更为显著。汛期内宝鸡地区和陕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天气。本文用北半球500毫巴图等资料对1980年陕西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和环流特征作以粗略的分析。1980年我省夏季(6—8月)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中科院大气所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REM 制作汛期黄河三花间暴雨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式对黄河中游复杂地形的降水模拟效果较好。以降水定性评分办法评定,其预报准确率约77 % ,高于日本数值模式(24 h)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陕北南部丘陵沟壑区及渭北早原地区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在我省陕北长城沿线以南,秦岭和关中平原以北,渭北早原与陕北南部中间间隔着北山,东邻黄河,西部是子午岭和关山,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个地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比较好,气候比较温和,冷暖干湿四季比较分明,水热同季,雨季比较短,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多以阵性和暴雨形式出现。这些是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