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子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视觉变量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地图条件下视觉变量以及符号构成元素在符号生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符号构成变量的概念;研究了符号构成变量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了基于符号构成变量的多种符号生成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地图符号快速生成模块,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能够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科学性和美观性,且便于技术实现。对电子地图条件下符号构成变量及其生成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视觉变量的认识,促进了电子地图制图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也为电子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将促进电子地图符号自动生成、电子地图制图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地图上各类统计制图符号的图形结构及其图元生成模式,引入统计制图符号布局的概念。在对布局分类及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布局的统计制图符号建造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统计制图符号快速生成模块,最终应用到统计地图制作过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快速生成科学美观的单指标统计制图符号,而且还能生成结构复杂的多指标组合统计制图符号,为快速制作多样化统计地图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专题地图的广泛应用,统计地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区统计图表的符号设计是编制统计地图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自动绘制统计图符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各种符号进行了归类,建立了点状符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2维符号图元构建2.5维统计地图符号时,图元的绘制顺序会影响其相互之间的压盖关系,不合理的绘制顺序将会导致2.5维地图符号模糊不清、表达无力。因此,必须采取特定的策略合理地安排图元的绘制顺序,以完成符号的顺利绘制。此处通过对画家算法的分析,探讨基于该算法构建2.5维统计地图符号的基本思路,提出基于画家算法的2.5维统计地图符号空间消隐方法,详细阐述轴式消隐、面式消隐、体式消隐和扇式消隐等几种消隐方法,在保证图元完整性表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符号图元之间因绘制顺序不合理而产生的相互遮挡压盖问题,构建外形精美的2.5维统计地图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地图的整体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图制图自动化与智能化是当前制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模板制图是实现制图自动化,提高制图效率的一种手段。在探讨模板制图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制图模板的特点及其应用模式上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的应用模式,提出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技术,凸显了统计地图制作过程中符号的重要地位。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了统计制图模板、统计专题图层、图面表达结果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研究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构建技术、存储技术以及匹配技术,并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统计制图符号是用来表达统计数据类型的专题符号,是制图者理解数据与用图者认识数据之间信息与传递的重要桥梁。通过对统计制图符号的分类、空间布局和内部构成元素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布局构建统计制图符号的方法。阐述了空间布局约束下统计制图符号的形式化描述和组织方式,设计了统计制图符号生成的基本流程,依次构建了视觉变量、布局约束下的图元及统计制图符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突破传统统计制图符号对数据依赖性强且构建复杂的局限,丰富统计制图符号的种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涛 《地图》2004,(3):65-67
地图是由符号构建的“大厦”,干差万别的地图符号又是由基本图像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常将构成地图符号的基本图像元素称之为“视觉变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向用图者较好地传递统计数据信息,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了对统计地图的图面设计和符号设计的优化问题,并在一个实例中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地理国情普查的深入开展,利用大量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编制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地图,既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也是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手段。从分析数据关系、统计地图表示方法、统计图形构成及实现流程出发,提出统计地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灾害应急服务中,地理实体时空分布地图、专题信息统计地图等已成为重要的辅助决策手段。面对难以预测、复杂多变的防灾减灾形势,灾害应急地图服务要求做到迅速响应、实时更新。设计了一种面向灾害应急服务的自适应制图技术,在分析灾害应急场景的制图需求、地图内容和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阐述自适应制图的内容策略和技术流程,进一步剖析知识表达、模板构建、符号引擎、态势标绘、订单式制图和用户地图空间等制图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为灾害应急服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