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岸带地形测绘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韩凌云 《海洋测绘》2002,22(2):42-44
介绍了海岸带地形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海岸附近地形图与海图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了利用航空摄影技术进行海岸带地形测量的新方法,对海岸带地形图的分幅、内容表示的改进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岸带的定义,说明其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及要求。分析了无人机航测系统中数码相机的检校内容,参照航空摄影测量规范和无人机航测外业实践,探讨了无人机进行海岸带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对海岸带区域开展无人机航测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元建胜 《海洋测绘》2011,31(4):75-78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海岸带地形测量成为一种趋势,在分析现有海、陆图生产技术体系和海岸地形图表示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一体化测图技术进行海岸带地形数据生产的新思路.针对任务调度、立体采集、外业调绘、入库和制图编辑以及质量控制等海岸带地形数据生产的关键工序,进行了一体化测图技术实现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建立与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海洋测绘采用的多个基准面的复杂进程中,垂直基准的建立与实现已开始初露端倪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海洋测量垂直基准的现状、垂直基准面间的关系、海岸带地形测量与水深测量基准面转换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海岸带地形图和水深图的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ADO数据访问技术和M atlab图形绘制技术,对在VC环境下如何调用ADO和M atlab进行了论述,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海岸带地形图水深点处理。  相似文献   

6.
地形图与海图拼接的矛盾问题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形图与海图拼接的矛盾问题普遍存在。通过抽样调查和分析,指出了两种图型的海岸线、干出滩、礁石等要素不一致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测绘海岸带地图、协调制图标准等技术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航摄影像应用于海岸带地形图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海岸带地形图生产的技术方案和作业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应用,在组织业务生产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控制点和检测点的外业与内业观测数据的比对结果表明,主要要素精度符合成图要求。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湖泊、海岸带测深主要是基于船载多波束系统或者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但这些方式测量成本较高。因此提出了一种仅利用卫星观测数据,实现高分辨率动态水域地形图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基于ICESat-2单光子激光点云和Landsat图像数据的全球地表水数据集(GSWD),对所获取的高精度激光沿轨轮廓线与多年期湖泊水域边界等高线进行融合匹配。以美国最大的水库米德湖为实验区域,生成高程范围约为34 m的地形图结果,覆盖面积超过307 km~2,水平分辨率为30 m;在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等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中,所绘制地形图均方根误差约为2 m。研究方法有望为水位波动较大或水质相对较好的内陆水体(例如湖泊)和沿海地区(例如潮间带)提供一种新的水陆交界区域地形图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言     
海洋测绘主要包括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专题测量以及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的编制。我国以往开展的海洋测绘主要是海道测量,施测范围有限,所编制的航海图主要是为海上作战、训练及交通运输等活动提供安全航行保证。近年米,随着我国海岸带及浅海调查工作的深入进行,随着海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最新测深资料绘制了泉州湾地形图、地貌图,对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明泉州湾水深为0~20 m,等深线走向基本平行于海岸线,局部地形变化剧烈,地貌类型可分为潮间带地貌和海底地貌(水下岸坡),且呈滩槽(水道)相间展布的特征;认为地质构造、全新世海侵、现代水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控制了泉州湾...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海底地形多样化表示与服务,丰富海底地形图表示样式,分析了海底地形图的主要内容,研究了海底地形图可视化表达机制。结合多源海底地貌与底质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颜色扩展联合图形符号、可灵活组合的海底地形图表示策略,给出了水深注记、等深线、深度区、海底底质这4类主要海底地形要素的具体表达方法。试验表明,设计的可视化表达方法能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质量差异的多类型海底地形数据的有效表达,为海底地形数据的多样化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分析新、旧地形图分幅及编号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地形图编号算法模型、新地形图图幅范围解算模型以及新、旧地形图编号转换算法模型。解决了地形图编号的快速检索与图幅范围解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维符号构成及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敏  刘宁  丛凤波 《海洋测绘》2006,26(2):45-48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平面电子地图正在向直观、形象的三维电子地图方向过渡,而原来的二维地图符号已难以满足三维场景逼真性的要求,它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三维符号理论和技术的产生。由于三维符号如何构成及怎样标注尚无标准可遵循,在对三维符号的构成、分类及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模型符号的两种建模方法,实验表明它们切实可行,能较好地表达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14.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that are used in geodetic works. It is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tool for conventional surveying techniques.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produce a methodology for generating topographic contour maps using the post-processed kinematic differential GPS technique (PPK-GP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technique is assessed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spirit-leveling techniqu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ccuracy, time, and cos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along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in the Rosetta area of the middle Delta in Egypt with a total area of about 39 km2. The field work includes 14 control points and about 50,000 PPK observations. In addition, 20 check cross sections that extend along the coastal line from Rosetta to El Burullus cities were observed using both spirit-leveling and GPS-PPK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indicate that the PPK-GPS technique can be used instead of spirit leveling in producing a topographic contour map with an accuracy of about 20 cm in orthometric height. We find that the PPK-GPS technique reduces the estimated time of leveling works in our study area by about 70%.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海岸带地形变化迅速、测量困难等现实问题,首先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的技术特点,介绍了移动测量系统的组成与涉及的关键技术,然后提出了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海空地一体海岸带机动测量方案,并根据海岸带地形测量的不同需求设计了适应作业的测量平台、作业模式及主要功能,为海岸带、海岛礁地理信息快速更新与应急保障提供了应用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张靓 《海洋测绘》2018,(4):16-21
为满足海岸地形测量对光学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需求,总结分析了我国光学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海岸地形测量应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应用研究方向差异,指出该领域在硬件平台、处理软件和专业应用等方面的巨大进展,总结了光学高分遥感数据管理、处理、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光学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海岸带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