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16日,"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与国内引证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新学堂隆重召开,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4版)》,《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  相似文献   

2.
日前,自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获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前沿》入选2015《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统计源期刊。据了解,该数据库"2015年度计量评价指标变化分析报告"显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由2013年的0.558增加到2014年的0.632,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自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获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前沿》入选2015《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统计源期刊。据了解,该数据库"2015年度计量评价指标变化分析报告"显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由2013年的0.558增加到2014年的0.632,《海洋地质前沿》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由2013年的0.419  相似文献   

4.
CNKI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编号:CAJ SR 2 0 0 3Z2 7762 775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 0 0 3)(’2 0 0 3ChineseAcademicJournalComprehensiveCitationAnnualReport)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动态    主办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引证报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 0 0 3)》5 480种统计刊源12 0余万篇中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及“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 0 0 2年全文下载记录的统计,并经综合评价分析,本刊2 0 0 3年度文献计量指标及Web下载量报告如下:刊名总被引频次影响引子即年指标他引…  相似文献   

5.
《海洋工程》2013,(1):25
<正>2012年12月26日,由中国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1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首次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据中国科协在"2020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发布的"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报告,《海洋测绘》成功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期刊目录》。该研究成果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化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和同质等效使用。《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从世界各国RD投入、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海洋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7月 ,《海洋地质动态》同时荣获中国知识基础工程 (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统计刊源证书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全文收录证书。CJFD全文收录期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确定的 ,该数据库 1 999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国科发计字 [1 999]1 71号 ) ,2 0 0 0年荣获新闻出版署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最高奖。证书均由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颁发。《海洋地质动态》荣获CAJCED统计刊源和CJFD全文收录证书…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ISSN 0256-1492/CN37-1117/P)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期刊。被国内外近20家文摘、数据库检索和收录,2001年人选中国期刊方阵,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7版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TOP学术期刊"遴选结果。《海洋学报》中、英文版分别获得"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连续两年蝉联此项殊荣。《海洋学报》编辑部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再接再厉,在广大编委、同行评议专家、投稿作者和热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12月26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2版)》,《海洋测绘》在其收录的24种测绘学期刊中的"复合影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2004年《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被美国CA收录,这是继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先后收录本刊以来,除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外,世界六大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已有3家收录本刊。另外,国外检索机构收录本刊的还有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英国《地质文摘》、美国《地质文献目录及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英国《动物学记录》等;国内有《中国地质文摘》、《海洋文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  相似文献   

15.
海洋科学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而科技期刊正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起到了科学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0种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中文海洋学期刊,从期刊的信息载量、期刊论文的引用传播情况与老化速度、综合引证指标的整体表现情况以及学科内引用排名和影响力分值等方面,采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的统计数据,客观详尽地分析各个期刊的历年指标变化特征及影响力,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我国中文海洋学术期刊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科学》等刊物的各项指标均位居前列,属于国内海洋领域的期刊典范,但存在期刊整体发展缓慢、影响因子与即年指标波动变化大等不足,需要海洋期刊领域乃至整个国内期刊领域不断克服科研评价体系的束缚,提升刊物质量,留住高质量论文,将国内海洋刊物早日推向国际。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何时参加国际地质大会我国从第11届(1910年)至第18届(1948年)都有派代表参加大会。第19届(1952年)至第24届(1972年)由于当时的政治、历史原因,我国未能派代表参加,而由台湾当局派代表出席。1971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出席国际地质大会的权利也随后恢复。1976年,以许杰同志为团长的我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从此以后,每届大会都有我国代表团出席。我国首次参加国际地质大会是1910年在瑞典斯德哥  相似文献   

17.
1 编委会的组成本着高学术水平、学科带头人、较高的影响力、学科的合理分布以及年轻化的选人标准 ,组成了新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动态》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本届编委会共有委员 3 5人 ,平均年龄 45岁左右 ,最小者为 3 5岁 ,他们之中既有国家百、千、万人计划的学科带头人 ,又有“86 3”、“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还有担任研究院所和国际组织领导职务的专家 ,均是海洋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领域的精英和学科带头人 ;尤其是 1 4人组成的学术顾问集中了我国本领域内德高望重、学科开拓者、顶级学术水平以及享有国际声誉的…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海洋地质学会秘书处获悉:由该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学术会议将于1988年9月5—13日在上海召开(包括野外考查).会议得到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CM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司(UNESCODMS)、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支持和资助.  相似文献   

19.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原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该刊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海洋地质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历史。1《海洋地质与第四纪...  相似文献   

20.
1990午5月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全国委员会在全委会主席程裕祺教授主持下召开了全国委员会。通报了18届IGCP执行局会议情况,各项目汇报了进展情况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中国自1977年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活动以来,其作用日趋明显。从IGCP的统计资料获悉,1989年中国参加的IGCP项目为23项,排列为第五位,1990年已达32项(其中11项为项目国际负责人或副负责人),排列位置仅低于西德而跃居第二位。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已成为沟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地学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国际地科联(IUGS)都非常满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的6年计划中已将IGCP置于重要的地位。IGCP的成就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受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