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建筑物环境的雷击风险评估和内部信息系统设备雷电防护等级的计算,结合该综合大楼的使用性质和重要性.谈谈该综合大楼的雷电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新建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设计的基本要求,强调新形式下防雷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以及有关设计技术要点。结合实践提出了新建建筑防雷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淑萍 《山东气象》2004,24(4):48-49
分析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传输线路和终端设备遭受雷电灾害的成因,并从直击雷、雷电波侵入和雷电感应的综合防护阐述了安全监控的防雷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容易遭受雷击的问题,从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出发,依据防雷设计原则,对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避免雷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补救措施,另一种则是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阶段就提前做好分体式空调的雷电防护工作。这两个方案的分析比较表明: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具有整体性,应从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解决好空调等配套设施的雷电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中给出了雷电防护装置的间隔距离计算公式,但是没有给出推导过程。为了在不同的雷电防护项目应用中因地制宜地计算间隔距离,有效预防和减少雷击被保护物的风险,本文对该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结合案例具体说明,方便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中关于间隔距离的计算,对防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传统观测仪器已逐步被自动气象观测仪器替代,由于自动气象站仪器主要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设备,其集成度高、工作电压低、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差,使得自动气象站仪器遭受雷击危害的可能性比建筑物遭受直击雷的可能性大的多,可达5倍以上,因此在雷电防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格尔木市气象台自动气象站实际情况,提出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据,结合许昌市中小学校建筑物的特点、电源引入方式、校园网络结构布局等因素,介绍了许昌市五县一区中小学校园网主控机房及计算机教室的接地、等电位连接、电源电涌防护、网络信号电涌防护设计方案和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台站新型自动气象站硬件组成特点,从雷电综合防护的角度探讨防雷设计方案,包括测报值班室内设备及所在建筑物防雷设计、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接地设计、测报值班室与观测场之间供电和信号线路防雷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是雷电灾害区划的关键环节,根据滨州市雷电灾害事故的特点,利用资料统计、风险评估等方法对作为灾害承灾体的人、建筑物和设备进行易损性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数据分析表明,滨州市人员雷击易损性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域特点,农村人口雷击伤亡数占总伤亡数的90%以上,雷击地点多为农田、大树下、野外简易建筑物等;建筑物雷击易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易燃易爆场所、公共建筑物、一般民用建筑物;设备雷击易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力、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广电设备等,农村设备雷电防护重点是家用电器.  相似文献   

10.
侯涛  曾诚  张楠 《陕西气象》2015,(Z1):28-30
雷电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对配电设备、用户设备和现代化设备的影响。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经常因雷害事故引起损坏,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通过对杭来湾煤矿产品仓雷电灾害风险计算,对杭来湾煤矿的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评估,提出有助于降低雷电灾害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影作业点工作的特殊性:建筑物小、设施少、人员少,多建在地址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山顶或台地上,冰雹云(积雨云)进入路径的上风位置,容易出现雷击事故。但在进行雷电防护措施处理时,却只能参照相关标准,给人影作业点防雷设计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该文在分析人影作业点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作业点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银行系统电子设备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作者就基层银行信息系统如何作好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利用"雷电防护区"对气象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来对气象信息系统的雷电电磁脉冲进行系统的防护,从而达到减少雷电对气象信息系统的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计算方法”计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确定其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从而实现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雷击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降低雷击风险,为防雷设计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视频电子监控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侵入的主要途径和所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合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和设计规范,提出了电子监控系统雷电防护设计方案及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雷电防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谢征 《气象科技》2005,33(3):275-277
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小站)这一现代通信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由于VSAT小站的部件主要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并且设备安装时常常将天线置于楼顶,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因遭受雷电袭击而造成设备损坏的事件常常发生。本文主要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和IEC有关标准,结合目前国内气象、海关、烟草、金融等行业大量使用的VSAT通信小站结构原理和现代雷电防护理论,就如何对其进行雷击电磁脉冲的综合防护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在现代防雷接地系统中,重要的是等电位系统的结构而不是接地电阻阻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王欢笑 《陕西气象》2015,(Z1):47-49
国家标准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已日趋完善城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然而,我国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或已实现城镇化的农村外,多数农村民居建筑因体量较小而不在国家标准所划定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范围内。实际农村民居遭受雷灾的比例却是相当大。1998年,全国共有177人因雷击死亡,其中发生在农村的有159人,占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介绍了短波大功率电台发射场的基本功能,分析了雷电可能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对其进行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从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防雷设计,并对电源部分和信号部分的防雷技术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独立防雷装置间隔距离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独立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对于雷电防护十分重要。为了使间隔距离计算公式更符合实际情况与提升防雷装置的安全性,根据雷电反击机制,分别推导出防护首次正极性雷击、首次负极性雷击和首次负极性以后雷击3种典型雷击反击危害的间隔距离公式,并求其公共解,得出能够同时防护3种典型雷击反击危害的公共间隔距离公式。通过对比发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间隔距离计算公式存在着不足。经分析和论证,本文得出的公共间隔距离公式更为合理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山东气象》2010,30(3):55-57
由于各种行业、各个电子信息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其防雷设计往往很难做到合理、全面和完整。在十一届全运会防雷工程实践过程中,采用“分单元防护思想”对场馆及运动员村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解决了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雷电防护工程中漏防、重复防护或错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