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9810号台风移动路径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海燕 《广东气象》2000,(Z1):34-35
1 路径概述 9810号台风10月18日02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19日14时发展为强热带风暴,20日08时加强为台风。从20日08时起,沿着副高边缘的东南气流向西北方向移动,横扫菲律宾。24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南海中部海面,25日08时,移到19.0°N、115.7°E附近的海面开始北上。25日夜晚,由于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和西风槽的牵引作用,台风被迫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擦过粤东沿海海面。27日08时进入台湾海峡。2 路径分析 9810号台风从生成到西北移至北上,然后东北行擦过粤东沿海海面,最后…  相似文献   

2.
1概况9309号热带气旋于8月17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18日11时进入南海,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移到东沙群岛东部洋面时折向偏西,19日晚通近粤西海面时,转向西北,20日14时加强为台风,ZI日凌晨4时30分至5时在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登陆,当时风力达12级以上。登陆之后穿过电白、高州、化州等县,于ZI日地时进入广西境内(见图1)。这个热带气旋的特点是强度强、持续时间久,全省普降大至暴雨,局部大暴雨。8月19日至23日08时过程雨量,计有30个站>100mm,其中海康、湛江、惠阳站>250mm。登陆时正是大潮时期,破坏…  相似文献   

3.
(1)概况2004年7月20~22日,广西大部出现了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中心在防城港市,20日防城24h雨量364mm、港口247mm。  相似文献   

4.
9615号台风是一个西行路径的强台风。此台风的特点是,强度强、移速快、路径稳定。9月6日08时,9615号台风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此后一直向西.匕偏西方向移动,时速约30~40km;于9日11时在广东吴川登陆,登陆时风速达35m/s,给吴川、湛江、电白和茂名等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后台风继续西移,进入北部湾,于9日万时再次在广西防城县登陆。四天气形势分析认9月7回到9日的高空形势图上可以看出,在台风生成发展和加强西进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地控制着华南广大地区,并略有加强西伸(图1)。在这期间,虽然副高的北侧有西风槽通过…  相似文献   

5.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选取登陆北上山东地点相近但暴雨落区分别位于台风中心西北侧和东北侧的两个台风,分析暴雨落区相对台风中心非对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台风进入中纬度以后,0421号台风“海马”位于高空深槽前,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从西北侧侵入台风环流,产生湿斜压锋区强迫抬升、冷暖空气交绥、水汽辐合等因素造成暴雨,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西北侧,为高比湿舌前方、较强水汽辐合区与相当位温密集区叠加的区域;而0509号台风“麦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引起涡度及涡度平流的非对称改变,暴雨区与500 hPa正涡度区或正涡度平流相对应,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东北侧,为强正涡度平流区与水汽辐合叠加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1暴雨过程概况1994年6月17日至19日,河源市所属各县及市区普降暴雨。中旬前期,全市已普遍出现过暴雨,加上本次暴雨过程,造成了山洪暴发,田地被淹,民房倒塌等严重灾害。2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6月16日08时亚欧500hPa图上,本市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北部;广西境内有一南支槽,此糟将随着副高的东退而迅速东移影响我省。17日,副高已明显东退,广西境内的南支槽加深发展,已移到两广交界处,30oN、111”E处的西风槽在发展东移影响我省。18日,副高退离我省,17B的中纬西风相与南支槽,分别南压和东移,构成“丁”字相(见日1),我省东南部地…  相似文献   

7.
1概况9615号台风(96TY)8日上午进入南海,风速45m/s,中心气压955hPa。以后向285°移动,时速增至36~38km。9日09时中心移到电白县海面后路径偏西,10时半左右在吴川与湛江之间沿海地区登陆,经过湛江市区,到遂溪县后逐渐移向西北西,13时移入北部湾。据中央气象台报告,9日08时(登陆前)台风中心强度定970hPa、35m/s。但各气象站的记录表明,台风的实际强度远不止于此。2形势分析6日08时,500hPa上副高有三环,分别位于日本南部洋面、钓鱼岛附近及华南上空。西风环流为一脊一槽型,主槽在西伯利亚到巴湖,40~60°E为脊,日本海…  相似文献   

8.
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5月14~19日,受锋面低槽、切变线及高空槽的共同影响,广西南部及广东中西部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过程。暴雨中心各时段分布不同,有明显的局地性。表15月14~19目逐日24小时最大雨量(mm)和次大雨量点从表1可看到,在相似的天气形势下,暴雨落区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对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有关的物理量。1天气形势分析1.1500hPa形势分析13日20时,副高588线位于桂林以北,华南沿海一带盛行西南气流。随着原位于河套地区的低压槽东移南下,副高强度逐渐减弱。14日20时588线已退…  相似文献   

9.
1996年7月26日20时~27日02时,在宝鸡地区西北部以千、陇交界的水沟乡为中心出现了局地强对流暴雨天气,最大雨量约达200mm,影响17个乡镇,造成山洪爆发,千河、金陵河水猛涨,人员伤亡,损失惨重,接着7月27日20时~28日20时宝鸡全区又出现了中~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于阳、陇县、凤县雨量大于50mm,最大雨量达62mm。过程发生期间,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有三个台风活动。其中9606、9607号台风先后在北部湾和台湾登陆影响我国,台风西进时,有利于副高的西伸及其西北侧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和维持。96O6号台风西行时,使长期滞留在海上的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使用1990~2005年全国730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格点分析资料对1990~2005年东北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21世纪前后夏季东北暴雨的主要特征.按照东北地区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站点数不少于5个的标准,统计出1990~2005年东北地区的69个暴雨个例(共90天).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研究.考虑阻塞高压、热带、副热带系统和西风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大致分为6类:(1)台风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的远距离相互作用(20个,28.9%);(2)登陆台风(或南来低涡)北上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相互作用(16个,23.2%);(3)台风直接暴雨(1个,1.5%);(4)低槽冷锋暴雨(16个,23.2%);(5)低空切变型暴雨(2个,2.9%);(6)东北低涡暴雨(14个,20.3%).在所有个例中与台风有关的共有37个,超过一半,占总数53.6%.台风的远距离水汽输送或登陆台风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是东北地区产生大暴雨或持续性大暴雨的重要环流条件.此外,东北低涡和西风槽前系统造成暴雨个例也比较多,也是东北地区大范围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低槽冷锋暴雨和东北低涡暴雨也各分为4小类.低空切变暴雨的切变线一般在低层较为明显.上述分析表明,夏季东北地区暴雨过程种类繁多,情况较为复杂,且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区降雨过程较为活跃,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 CMORPH融合资料、地面降水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针对2015年6月22~24日(过程一)和2018年7月10~12日(过程二)四川省持续性暴雨过程,从动力、热力、水汽、云图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落区、强度均不相同;过程一主要降水产生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到中部,48h内共有338个区域自动站出现了暴雨以上的降水,最大雨量达到313.5mm;过程二强降水出现在四川盆地西北部,48h内共有942个区域自动站出现了暴雨以上的降水,最大雨量达到481.7mm。两次过程都有高空低槽、台风、切变线等多个不同尺度影响系统的相互作用;台风登陆点对四川盆地的暴雨落区有明显影响,台风从广西登陆,盆地降水偏北,而从东部沿海登陆,盆地降水偏西。两次过程低槽均为后倾槽,斜压特征明显;过程一降水激发了盆地涡的生成,盆地涡又使得降水持续,整个降水过程基本处于不稳定层结下,有MCC生成,多个时次的1h降水超过30mm;过程二随着副高东退,低槽东移,降水由前期的对流性转为稳定性降水。从位涡发展和移动来看,两次过程高位涡与强降水的发生时段吻合,位涡指示四川盆地暴雨落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降水过程讨论1.1降雨实况分析6月12日08时至17日08时广西中、北部的西江上中游地区连续下了5天暴雨到大暴雨,虽然过程最大田雨量(来宾:16日08时至17B08时,224.3mm)未达到特大暴雨标准,但各口的暴雨以上站点数颇多:12~16日,分别为19、12、20、27和28个,5天累积降雨量大于250mm的站数达到24个。过程总雨量500mm以上的强降雨中心位于融安至罗城和河地附近,极值出现在融安(597mm),参阅表亚和日1。农工回江大而以上降*还日奋而且如石的五四降*主回公布【咸田农同期北江暴雨是先从三连及阳山一带发生,继而扩展到英德和整个流…  相似文献   

13.
8217号强台风于9月6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东部洋面、向西南西移动,之后又折向西北西移。到12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以东大约200公里的海面上,移速突减,折向偏北移。14日08时前后又折向西北西移,于15日06时在徐闻县登陆,10~11时进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7~18时穿过涠洲岛东北部(距岛约10公里)海面向偏北方向移动,但两个小时以后又折向西行,于16日l~2时在防城县东兴镇到中越边界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后,向偏西北方向移动,14时前后消失在龙州县境内。这个台风是解放34年来,登陆我区沿海最强的台风。受这个强台风影响,我区东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天气:钦州地区沿海风力都在8级以上,其中西部沿海9~11级,北部湾北部海面达12级且持续15~18个小时之久;钦州、南宁两地区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探测和自动站等资料对2013年7月26-27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罕见的季风槽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短历时降雨强,过程雨量非常之大,灾害十分严重等特点。(2)此次暴雨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暖区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发展较强、亚洲季风槽非常活跃的背景下,由南海季风槽发展而成的特殊罕见的深厚季风涡旋移入广西造成。季风涡旋的垂直伸展厚度和降水强度呈正相关。(3)大气环流形势的异常是季风槽加强和维持的原因。地面西低东高的气压场形势和副热带高压脊线呈NW-SE走向使得季风槽能够向北推进并西移进入广西。(4)此次季风槽暴雨过程的高低空配置虽然基本符合广西热带辐合带影响暖区暴雨模型,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如季风槽辐合带的水平尺度较小,但垂直尺度和时间尺度较大;其北上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非台风的牵动等。  相似文献   

15.
一次江淮气旋暴雨过程分析李兰,张瑞,桑景顺1引言1995年7月25日至27日,受江淮气旋北上影响,我省普降大到暴雨,过程平均雨量57毫米(见图1)。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使部分地方遭受洪灾。图11995年7月24日20时至27日20...  相似文献   

16.
陈阳  陆春菊 《广西气象》2005,26(A02):67-68
0313号台风“杜鹃”于9月2日20~23时,在广东中部沿海经历了三次登陆之后,强度迅速减弱,西移进入广西。它造成的雨区分布和一般的台风不太相同,较成片的暴雨区出现在台风的左侧,而中心经过的附近雨反而相对较小。南宁单部雷达回波资料显示过程为一次中尺度的回波团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用《台风年鉴》、《热带气旋年鉴》;浙江省68个常规气象站12 h间隔雨量资料以及欧洲中心(ECMWF)0.5°×0.5°分辨率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登陆浙江省的台风路径和暴雨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8年平均0.61个/a台风登陆浙江,2004年有3个台风登陆浙江,为1949年以来最多。台风登陆浙江的最早日期为5月27日,最迟为10月7日;6月无台风登陆浙江,以8月份最多,占44%。登陆浙江台风在进入东海时其路径趋势可分为3类:1)西行登陆浙江类。台风在冲绳岛及以北区域偏西行进入东海,约50%这类台风会登陆浙江,一般在三门湾及以北登陆浙江后在内陆减弱消亡。2)西北行登陆浙江类。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东海,约24%这类台风会登陆浙江,绝大多数在冲绳岛到石垣之间进入东海;多数在登陆后转向东北入海。3)北上登陆浙江类。台风向偏北方向移动进入东海,约11%这类台风会登陆浙江,绝大多数在石垣以西进入东海,一般先登陆台湾后登陆浙江温岭以南沿海地区,之后在浙江东部北上转向入海。3类路径登陆台风其平均过程雨量的中心都出现在温岭,以第2类降水量最大,平均过程雨量中心达199 mm,而且24 h达特大暴雨的都在这类台风中,第1、第3类台风没有出现特大暴雨。台风登陆浙江时,丽水西部、杭州西南部、衢州地区出现暴雨的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6-2018年南宁市台风暴雨过程的日雨量(20-20时)和小时雨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台风暴雨发生频次、持续时间、最大小时雨量进行分析,揭示南宁市台风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影响南宁的台风暴雨次数年变化呈减少趋势,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8月;各月台风暴雨过程平均持续时间在1~3 d之间;各月台风暴雨过程的最大小时雨量呈"W"型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9月和11月。(2)南宁市城区及横县既是台风暴雨中心,又是暴雨及大暴雨的高频区;台风暴雨小时最大雨量空间分布呈东北高、西南低,四周强于中间的特征。(3)2006-2018年从Ⅱ类路径进入广西的台风造成南宁市台风暴雨次数最多;台风强度与台风暴雨强度不存在明显的单一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9608号台风低压外围暴雨中尺度云团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1996年8月3~5日发生在河北省西南部的特大暴雨是在没有西风槽直接作用下出台风外围的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云团发生在高能不稳定的弱斜压环境条件下,由台风外围的低空东南急流非地转重力波不稳定触发发展。暴雨区上空与东北地区西风槽之间有一水平尺度近1000km的垂直环流圈。Q矢量锋生函数计算分析表明,该环流圈形成了暴雨与东北远距离的西风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机制。水汽图分析表明,东北部的高纬小槽东南  相似文献   

20.
利用MM4(PSU/NCAR)模式,对1992年8月31日20时~9月1日20时登陆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登陆台风的不连续北跳与西风槽和积云对流潜热反馈有关。倒槽南部雨区内积云对流的发展加大了对台风倒槽内的水汽、动量、热量等输送,使倒槽内降水增幅。积云对流潜热反馈对高低空急流以及台风的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