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江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迈人中国旅游城市行列.从地学旅游的角度,介绍了镇江市的山景、水景、洞景、观赏石和地学人文等方面的景观资源,对镇江市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前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安仰生  张旭  陈希武  甘延景  赵艳杰  王言雨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6/12/13-2007/6/9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具双龙大裂谷、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崮形地貌、崩塌地质遗迹、龙床水库等自然地质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具重要的地学研究与观赏价值,挖掘地质景观资源,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此是公园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根据2006年耕地后备资源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达26.1万公顷(单片规模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大于200公顷,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大于66.7公顷),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分布相对集中,我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4.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约35万hm^2,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自2001年以来,东营市充分发挥后备资源优势,把握省委省政府把黄河三角洲列为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予以扶持的大好机遇,先后实施市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8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7个,已竣工15个,项目总规模1.83万hm^2,总投资3.79亿元,新增耕地面积0.5万hm^2;省级项目22个,已竣工19个,项目总规模0.75万hm^2,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的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且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城市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50多个,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4。按照资源型类型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可进一步划分为煤炭城市,如淮南、淮北、大同等:石油城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生存之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枣庄市峄城区生产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塌陷地、废弃地、山岭荒地等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显得尤为重要。截至目前,峄城区共实施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项目27个,项目总规模5061.24hm^2,新增耕地1137.8hm^2,投入资金7082.6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15个,区级项目6个。2008年计划实施项目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区级7个,项目总规模1774.59hm^2,预计新增耕地393.04hm^2,投入资金4028.04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株洲炎陵县地处湘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全县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辖6镇9乡(其中瑶族乡1个)1农场(大院农场),人口20万。湖南第一高峰——酃峰(又名神农峰)就坐落在炎陵县境内,县内仅千米以上高山就有746座,山地面积占86.9%,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相当缺乏,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5%,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农谷,区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居亚洲第一,被誉为"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建于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矿产陈列室,1935年随同中央地质调查所从北京迁至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它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地质类博物馆。博物馆积近百年地质学发展之底蕴,馆藏标本十分丰富,这些都是地质博物馆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在普及地学知识、进行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南京地质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特别是在科普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媒体广场     
正全国"国家森林城市"已达165个"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当天召开,广东深圳市等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我国"国家森林城市"已达165个。张建龙表示,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200个国家森林城市。(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李献水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2):29-29,32
近10余年来,山东省内对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等煤层气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资源勘查及开发规划部署提供了一些新的和重要的信息。但由于目前山东省有关煤层气地质研究人才不足、专业知识缺乏等因素,影响到这项工作的深入进展。为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应加强煤层气地质学人才的培训,以促进煤层气地质研究与开发利用。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煤田地质和煤质专业工作体会认为,当前煤层气地质人才培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煤层气基础理论的培训与研究煤层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目前的称谓尚不统一,除一般所称的“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