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阳大溪岭锑矿6号主矿脉受断裂控制明显,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走向5°~20°方向区段及倾角80°~88°的陡立部位.其资源量约占全矿区锑总资源量的60%.  相似文献   

2.
8号金矿脉(Q8)是小秦岭金矿田中含金量较高、具中等规模的一条金矿脉,产于小秦岭复背斜的南翼,赋存于太华群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的变质岩系中。矿床属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型矿床。矿脉长4430m,地表厚0.7~1.2m,地下最大厚度可达7m。 金赋存于金属硫化物中,尤其与黄铁矿密切相关;矿石具粒状、压碎、交代、次生四大结构类型,以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条带状为主,其次是块状、团块状、浸染状、细脉状、晶洞状、次生构造较少;矿石类型主要是黄铁矿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两种,金品位较高且分布广。  相似文献   

3.
金塘矿段3号矿脉位于碉堡界倒转倾伏向斜的北翼,受NE向和EW向韧性剪切带断裂联合控制,矿脉由Ⅰ、Ⅱ、Ⅲ号破碎带及蚀变带组成,全长3300 m,倾向南,倾角38~65o。矿脉共圈有14个矿体,矿体主要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破碎板岩型和含金蚀变型。近年来在3号脉-60 m至-310 m发现大量明金矿体,明金形态复杂,大小各异,含明金的矿体厚度0.6-1.5 m,平均品位约105 g/t。本文主要对3号脉明金矿体的特征、分布情况、成矿原因、赋存规律及对深部探找明金矿体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焦家成矿带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矿体控制深度已超-2 000 m,至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超千吨。焦家成矿带为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带,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通常根据其蚀变分带特征对矿体群进行划分,将下盘蚀变带最外层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中的矿体划为Ⅲ号矿体群。以往对-1 000 m以上矿体的矿体特征及成因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剖析,但其深部Ⅲ号矿体群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搜集焦家成矿带中段各矿床的勘查化验资料,针对焦家成矿带浅部、中部及深部的Ⅲ号矿体群的产出状态、矿化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矿床成因,根据其宏观和微观特性加上化验结果,结合区内构造等因素对其矿体成因进行浅析,对深部Ⅲ号矿体群产出状态进行推测,指出Ⅲ号矿体群的富集规律及其成矿集中期。认为深部Ⅲ号矿体群内含矿裂隙倾角集中在40°~69°、80°~90°,并且存在大量与主矿体倾向相同或相反的陡倾矿体。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蚀变相对较弱,其矿化以网脉状、细脉状、脉状及团块状为主。  相似文献   

5.
临武铁砂坪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香花岭多金属矿田内,属断裂充填交代型脉状锡矿床.矿区有锡石-硫化物和锡石-石英脉两种类型锡矿脉,严格受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碎屑岩和棋子桥组灰岩中的NE、NW向断裂控制,IV号锡石-硫化物矿脉带长约2 500m,宽500m,平均品位Sn 0.36%,最高品位Sn 1.36%.矿脉产状与容矿断裂产状一致,赋存于棋子桥组的矿体为特殊的深浅相间的条纹岩,它是一种特殊的锡矿工业类型,在湘南地区具有找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昭井田位于伊犁盆地中西部,煤层资源储量36亿t。赋煤层位为侏罗世水西沟群西山窑组,共含煤12层,其中可采煤层6层,3号煤层和5号煤层为井田主采煤层。对各煤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煤层特征及赋存规律及各煤层煤质特征及工业利用方向。对指导伊犁盆地的煤炭勘查、开发利用及生产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黄金总公司东桐峪金矿出资立项,西安地质学院承担并与东桐峪金矿共同进行的Q01号金矿脉金赋存状态研究,历时一年半时间已全部完成。陕西省冶金工业厅于四月组织了评审,正式通过省级鉴定。评定该成果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密市化山矿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重晶石成矿区。矿区位于胶莱盆地内,矿床赋存于莱阳群杨家庄组构造破碎带中,严格受北西向构造控制,分布有5条规模较大的矿脉,主要矿石类型为方解石-重晶石型,该文对该重晶石矿的矿床成因(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该矿区的进一步勘查及类似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Hg常与Cu、pb、Zn、Sb等元素共生,因此在锑矿体周围多形成气晕.汞的气体晕穿透力极强,是覆盖区隐伏矿的重要找矿标志.线江冲锑矿区圈出4个汞气异常带Ⅰ号异常带长10 000m,宽100~200m,异常值一般500~10000 ng/m3,最高>499 969 ng/m3,连续性好;Ⅱ号异常带长1 000m,宽100~200m,异常值与Ⅰ号异常带相同,较好地反映了②、③号矿脉的空间展布;Ⅲ号异常带长800m,宽100~280m,其展布与断裂的展布吻合;IV号异常带是F1断裂的反映.分析类比表明,1号异常带是含矿断裂的反映,经工程验证,新发现了⑤号矿脉.  相似文献   

10.
四道沟金矿床的矿脉群规模较大且复杂,单个矿体较零碎,连续性不好。各矿体及矿化体的成晕相互干扰较大。通过对典型矿脉群中的矿体、蚀变带、围岩及构造带、预测点系统取样分析,据热液成矿成晕原理对矿区基本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的若干方法处理得出并分析了元素组合规律;确定了成矿指示元素并解释了指示元素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总结了矿脉群中矿体原生晕中元素的轴向组合分带序列。  相似文献   

11.
卢氏南部灰池子花岗岩东部倾没端形成伟晶岩密集带,依次可分出黑云母伟晶岩带、二云母伟晶岩带、白云母伟晶岩带。现知白云母矿化脉77条,矿脉19条。矿脉长32—180米,厚6—10米,矿体一般长20—90米,厚1—3米,矿脉分异良好,均为全分异和粗粒—小块体结构伟晶岩。以中粗粒夹小块体结构水解型白云母分布最广、质量最佳,次为块体间隙气成型白云母亦具工业意义。白云母品位一般3—6kg/m~2,工业原料云母三,四类占85%以上。6号以上厚片云母约占27%。河西背斜控制了伟晶岩脉的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呈5—30°夹角的压扭性裂隙则为矿脉赋存的有利场所。根据伟晶岩与灰池子花岗岩在空间展布、副矿物成分和同位素年龄的一致性及化学成分有规律地变化,说明两者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长安岔区域主要矿脉探矿实践的活动,论述了地层、构造、岩浆对成矿控矿的分析,说明了该区域的矿体赋存规律,并进行了深部矿体预测。  相似文献   

13.
金翅岭金矿是胶东招远北部的一个典型石英脉型金矿,构造是金矿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矿区构造控矿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矿脉分支复合,表现为NE向矿脉产生SN,NNE向次级矿脉,NNE向矿脉产生NE向次级矿脉;矿体厚度与金品位呈负相关,深部次级矿脉群在P4脉下盘出现;矿脉侧伏角和倾伏向变化处矿体富集,表现为SW向侧伏的P4矿脉,矿体富集于-240 m,侧伏角变大,同时倾伏向由SW向转变为NW向的部位。最后建立了平面和剖面P4矿脉的波形函数,并对深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郝家楼铁矿赋存于新元古代震旦纪蓬莱群豹山口组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倾角缓,局部近水平,含矿层厚5~20m,呈互层状产出,东侧Ⅰ号矿体以磁铁矿为主,西侧Ⅱ号矿体以赤铁矿为主,铁矿化受岩性控制明显,赋存于厚层状大理岩或砂质板岩中,以层状、条带状或块状构造为主,层厚一般几厘米-几十厘米不等。品位分布不均匀:Ⅰ号矿体一般25%~40%,Ⅱ号矿体一般6%~10%,局部品位可达58.78%,矿体一般位于山顶或山坡上,抗风化力强。  相似文献   

15.
廖家坪金矿床属江南地轴东南缘桃江-城步锑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以NE向桃江-城步深断裂为导矿构造,以长度>2 km、地层断距>200m的矿区主干断裂为配矿构造,以早期NWW向剪切劈理带中叠加的长度<1 km、地层断距不明显的次级断裂破碎带为容矿构造.矿区38条金矿脉构成两个含矿带8个矿脉群,含矿带的分布与地层岩性有一定关系,矿脉群的分布与早期花岗斑岩脉关系密切.金矿脉主要有4组,NNE向组最发育,NWW向组规模最大.矿化富集与围岩蚀变种类及强度、矿脉交切部位及产状变化段关系密切.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金矿床成矿规律,指出湘中地区有廖家坪、白云铺、三德堂矿区及外围和古台山地区4个廖家坪式金矿床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新疆和硕县可可乃克天青石矿矿床赋存于二叠纪阿其克布拉克组下段砾岩夹砂岩、粉砂岩、灰岩中,仅Ⅲ号矿体赋存在二叠纪闪长玢岩与阿其克布拉克组一段砂岩、粉砂岩、灰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形态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层控特征明显,并受后期侵入岩侵入改造。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该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天青石矿床。  相似文献   

17.
雪峰山中段铲子坪和大坪等金矿区目前发现的岩金矿脉均赋存于剪切带中,说明剪切作用本身也就是成矿作用.通过剪切作用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发现剪切带中金矿脉走向与剪切带走向的交角遵循一定的数学关系,从而提出二者交角的数学表达式.该数学表达式推算出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可以相互对照.  相似文献   

18.
兴地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块,由兴地Ⅰ号、Ⅱ号、Ⅲ号和Ⅳ号等岩体组成。其中,兴地Ⅰ号和Ⅳ号岩体以辉长岩相为主;而兴地Ⅱ号和Ⅲ号岩体从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到辉长岩相均有产出,岩相分带清楚。兴地Ⅱ号和Ⅲ号岩体二辉橄榄岩和二辉岩中均赋存有铜镍硫化物矿(化)体,常见矿石构造有星点状、斑点状、稀疏浸染状和稠密浸染状等,金属硫化物以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兴地Ⅱ号和Ⅲ号岩体岩石的铂族元素(PGE)含量(质量分数,下同)((0.41~4.54)×10-9)低,钯组铂族元素(PPGE)含量总体高于铱组铂族元素(IPGE),IPGE/PPGE值为0.08~0.48,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蛛网图呈左倾型。岩石中铂族元素相对于Ni和Cu明显亏损,Pd/Ir值为3.28~23.33,Ni/Cu值为3.67~10.00,表明其母岩浆为高镁玄武质岩浆,这与橄榄石-熔体平衡估算的母岩浆性质一致。全岩Cu/Pd值((6.58~83.33)×104)以及Cu/Zr值与Ni含量的相关性特征表明,在岩浆源区和侵位过程中均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十字矿区钨矿床的形成与新太古代的中酸性侵入岩、太古宙的绿岩带有密切关系;钨矿体主要受控于近EW向展布的脆—韧性构造带F_1,且具有多期性和多阶段性;钨矿赋存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与布拉瓦约(Bulawayo)群近EW向展布的层间滑脱带内,受F_1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与太古代花岗闪长岩界线为断层接触,矿体主要为含钨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型,其次为石英脉型;该矿床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含3个期次),即主成矿阶段(Ⅰ期)和弱成矿阶段(Ⅱ期、Ⅲ期)。钨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区内的花岗闪长岩岩体和太古代布拉瓦约群地层。围岩蚀变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与钨矿化关心密切。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已知滑石矿床的赋存层位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张格庄组三段,道刘家滑石矿主矿体赋存于巨屯组,矿床规模达到中型,矿床类型属区域变质热液交代型,工业品级达Ⅲ级品,因此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要素、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等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通过采用新的成矿理论对道刘家滑石矿典型矿床进行梳理归纳,系统总结了9个方面的成矿要素特征和3个找矿标志,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今后寻找该类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