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拟建的国家重力基本网由 10 0个点组成 ,其中有 15个基准点 (绝对重力点 )、85个基本点 (相对重力点 ) ,近 2 0 0条测线。本文首先对初始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 ,然后根据精度、可靠性、费用等优化目标提出了重力网优化设计需顾及的几条原则。在图形优化设计中 ,用模拟法计算 ,删除了部分对精度贡献不大的测线 ,得到一个略低于精度要求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用解析法和模拟法进行二级优化设计 ,重新分配观测值的权 ,得到两个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拟建的国家重力基本网由100年点组成,其中有15个基准点(绝对重力点)、85个基本点(相对重力点),近2000条测线。本首先对初始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然后根据精度、可靠性、费用等优化目标提出了重力网优化设计需顾及的几条原则。在图形优化设计中,用模拟法计算,删除了部分对精度贡献不大的测线,得到一个略低于精度要求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用解析法和模拟法进行二级优化设计,重新分配观测值的权,得到两处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讨论了局部三维网的平面坐标与高程坐标的精度,分析了平面坐标与高程坐标的相关性问题,并用一局部测边三维网,计算和分析了测边三角高程在什么情况下能代替等级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公路测设中在地面网无已知点时,怎样将GPS基线向量网转换为地面测量成果,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提出了比较实用的方法。选择位于测区中心的大地坐标经度作为该工程的中央子午线,选取某点GPS观测的伪距坐标作为网的位置基准,即平差时以该点为位置基准的固定点,由于伪距坐标位置并不一定在实际的测区,不一定能用实际测区的平均高程面来投影,我们用公式H0=0.0785×Y2来计算投影零高程面(H0),式中Y取该工程的中央子午线到测区边缘的距离(km),依次求出投影高程面(Hm-H0),Hm为测区平均高程。在测区若能找到高程满足(Hm-H0)的一个点,就利用该点(若找不到这样一个点,那么就用测区中接近该条件的一点),并对该点所在边用精度较高的全站仪测量长度作为尺度基准,再测量距离中央子午线最远的一条边作为检验尺度基准边。  相似文献   

5.
重力网平差     
使用拉柯斯特G型重力仪施测国家基本重力网,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为了确定重力仪的格值函数和完成高精度重力网的平差,我们对代表重力仪性能的数字模型和我国绝对重力测量精度进行了讨论,并且利用重力网的部份观测资料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平差计算和相互比较,最后提出了一个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重力网平差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中精度一定情况下,微型边角网的短边测角误差相对大些,其成果应作不等精度混合平差。以实际观测资料计算了抚顺浑河断裂变形边角网的灵敏度,其中红砖厂网Y方向的灵敏度极差,主要原因是图形太差,提高的措施有:对全部边角进行观测的成果作不等精度混合平差;舍弃短边的方向观测;提高测角精度。红砖厂网不同观测方案灵敏度的计算表明,去掉短边方向的方案比观测全部边角方案Y方向灵敏度提高了约2.0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某滑坡形变监测网实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在高山区建立边角网的数据处理方法,测距边的实际达到的精度,测距边如何验算及几何条件超限时查寻粗差观测值的方法,是采用边角全测网还是测角网加测部分边,加测边如何选择及平差时测距边精度如何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益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郑许高速公路占地边桩的测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郑许高速公路占地边桩的测设为例,提出了占地边桩所需的测设精度及放样方法,给出了线路边桩坐标的通用计算模型,分析了实际测设边桩的精度,说明本文所提精度指标及作业方法能满足高速公路征地需要,同时对类似的线路测设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ME5000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变形观测控制网测边中的应用,文章从控制网的布主测边误差来源的角度入手,介绍了施测中采取的措施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并对施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用边长中长误差及相对中误差分别评估了每条边的观测精度,对两次观测成果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在测边应有和中,若严格操作,测边精度达到了仪器的标称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利用重力点成果、30″×30″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360阶次的国内外先进的重力场模型(EGM96、WDM94等)及分布较均匀的、现势性较好的GPS网及水准测量成果,采用重力法(Stokes、Molodensky原理)及移去~恢复技术、FFT计算方法,比较不同的计算结果,选取最佳成果作为宁夏区域重力大地水准面,然后再和布测的GPS水准所构成的高程异常控制网拟合,完成宁夏中北部区域分辨率为2.5’×2.5’(相当于5km×3Km)、精度为±10cm的大地水准面的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根据控制网的可靠性理论,讨论了它的设计方法;其次,在综合考虑精度、可靠性和费用准则的基础上,应用线性规划法,推导出边角网二类优化设计的通用模型;最后,通过测边网、方向网和边角同测网二类优化设计的例子,详细说明了边角网二类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四、五月间使用6台拉科斯特隆贝格(LCR-G)重力仪,在国家重力基本网1985系统(85网)与位于东京、巴黎、香港的分属于多个可靠已知重力基准系统之间,并在日本境内的若干城市间进行了高精度相对重力联测。这次联测的目的在于:1)建立外部条件以检核85网的实际精度;2)利用可靠的已知国际点对85网已知点不足的地区加强控制,并通过与85网的一并平差使85网与国际基准取得一致;3)精化LCR-G重力仪的格值函数。在23个点上所获得的约3000个观测数据参加了与85网的一并平差。计算分析表明:85网平差精度平均达土10微伽[10~(-8)ms~(-2)],外部检核精度达20微伽。网的尺度和基准可靠且与国际系统一致。北京点作为首先国际化的重力点,其重力值精确。LCR-G重力仪灵敏度与点位重力值有关;局部磁场给观测带来不可忽视的误差。本文还分析比较了有关国际重力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结果,简评了1985年国家地震局与日本中川一郎教授合作进行的区域性重力测量结果。指出东京B点重力值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制订控制网的观测方案进行研究,推导出符合于标准线性规划问题形式的数学模型,根据单纯形法设计出电算程序。采用本文的方法,可以制订出既满足各项精度要求,又适合观测者实际技术条件,同时观测工作量最小的观测方案,因而是最优的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GPS技术日渐投入大地测量实际应用,本文详细介绍我国第一个GPS短边检定场的建立情况,介绍了使用T2000S电子经纬仪、ME—3000边频同测法及铟钢基线尺量边在短边高精度控制网测量中的特点及其能达到的精度;介绍了该检定场控制网的精度;并且就检定物中某些边长点位精度达到1mm左右是可信的;同时证明可以满足GPS检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重力基本网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我国新的国家重力基本网1985系统(新网)。新网由57个点组成,其中包括6个绝对重力点,用拉科斯特·隆贝格(LCR—G)重力仪进行相对观测,并与国外多个已知重力基准系统作了联测,共获得各类观测数据近万个。新网重力值平均中误差为±8微伽[10~(-8)ms~(-2)],经外部检核,实际精度达20微伽。1985年通过国家鉴定。经过两年来使用证明,新网达到设计要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文还讨论了重力网平差、我国旧网精度及转换、LCR—G重力仪的特性和国际重力基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金生 《江苏测绘》2012,(5):33-34,37
GPS网布设过程中,如果测区面积较大、网形复杂,则经常需要计算各点的设站次数与各点相关的基线数目以便进行GPS网的图形设计和精度估算。而基线边数、观测时段数与接收机数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17.
重力地形改正是区域重力测量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目前重力地形改正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快速地重建测站附近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景立体视觉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近区重力地形改正方法,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快速测图系统。为了使该系统硬件尽量小型化并满足精度需求,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精度分析和设计优化。所开发的研究系统可以从获取的全景立体图像自动生成DEM并计算重力地形改正值。该系统已经过野外多站多种地形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效率和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野外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连续运行参考站(QHCORS)作为二等重力点,选点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以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国家重力基本网补测与加密重力测量项目、1606工程重力基准网为起算点,利用两台CG-5型相对重力仪在QHCORS基准站上进行了二等重力测量,建立了青海省二等重力网.平差后点位重力成果精度平均中误差为18.00×10-8 ms-2,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测边控制网精度严密的估算和实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皆证明,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施测前的仪器、设备细致而周密的检校,测边控制网的精度能够满足平均边长较短的精密控制网的要求,并且相对于其他网型的控制网有其显著的效率优势和灵活的布网优势。  相似文献   

20.
桥梁控制网以往主要用三角测量法布设,具缺点是:对图形形状要求较严;当桥跨较长时,角交会精度还满足不了需要。近年来施工单位用边角同测网布设、边角定点法放样桥墩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边角网的较佳观测量选取;论证了边角前方交会的交会角大小规定;探讨了极坐标法交会桥墩的精度情况以及用测边三角高程代替渡河水准的可行性。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供设计时参考。最后附有估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