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舟山市海岛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为例,将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舟山市海岛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舟山市海岛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品位较高及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的特征。在总结其旅游产品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带空间资源的利用将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可以优化海岸带空间资源配置,统筹协调海岸带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是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文章针对海岸带空间的特殊性,构建指标体系,对海口海岸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探讨海口海岸带空间适宜功能类型,并基于GIS 技术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海口海岸带主要功能空间类型为旅游娱乐空间、城镇建设空间、农林渔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其面积占比分别为16.84%、21.18%、22.54%、35.77%。其中生态保护空间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海口市东部片区的东寨港。  相似文献   

3.
徐家声 《海岸工程》2002,21(4):34-39
青岛有蜿蜒崎岖的海岸线,有众多的海湾及岛屿,并具有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发展海上旅游的潜力巨大,空间广大。根据青岛海上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目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可建设青岛一线三湾五岛的海上旅游网络,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的海上旅游区。发展海上旅游,一定会拉动青岛海洋旅游经济,使旅游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海新构造运动的动力学类型丰富多彩,既有离散扩张,俯冲挤压,亦有剪切拉张、消减聚敛和地体碰撞。这些类型和演化控制着本区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与地下水资源,海涂资源及旅游资源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浙江海洋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浙江海洋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海(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和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和设施、旅游商品以及人文活动8个大类,并分别介绍其17个亚类和40个基本类型及其代表,指出以自然资源居多和人文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运用最邻近分析法和基尼系数,表明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且均衡。由此提出发展浙江海洋旅游业的建议:全面深化认识,提升发展海洋旅游业战略高度;立足空间特色,科学制定海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海洋旅游业态产品开发体系;加强多方协同,不断增强有序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甲烷渗漏系统末端裂隙系统空间分布规律问题,基于南海北部深水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用可视化与相干体技术描述似海底反射层分布区裂隙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阐述了裂隙产生的地质成因类型,讨论了裂隙与其他类型输导体系对甲烷气成藏的关系。似海底反射层界面上部空间裂隙远少于下部空间的地质结构体,使水合物成藏过程中甲烷气供大于散,对研究水合物成藏和检测甲烷气的渗漏有普遍指示作用。根据裂隙的发育规模,研究区大致可以识别出短裂隙、长裂隙、裂隙束、裂隙群(组) 4种类型,它们对流体的渗漏能力依次增强,这些裂隙在地层中往往以多类型共存的方式,或与其他地质构造共同构成渗漏系统。这些结果和认识对完善深水盆地甲烷气渗漏系统水合物成藏模式及成藏机理有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论述了胶州湾海底地形地貌特征,第四系沉积类型,空间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基底岩石类型,构造发育状况,湾内水动力条件,讨论了湾内不同地区对工程建设适宜性。  相似文献   

8.
李飞  金茹  王在峰 《海洋通报》2019,38(4):429-437
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海域使用活动,全面准确掌握沿海地区填海造地活动特征对于海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填海造地海域使用过程出发,将填海造地活动划分为在填区、成陆区、建设区,并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判别提取2008-2015年期间沿海地区填海造地影像,并结合海岸地貌特征和开发利用类型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5年期间累计填海造地201 738.56 hm2,填海在填区、填海成陆区、填海建设区面积分别为44 607.00 hm2、100 949.65 hm2、56 181.91 hm2;总体空间分布上填海造地在部分地区呈集聚分布态势,与海岸地貌类型紧密关联,低潮出露潮滩海岸填海造地有109 614.38 hm2,河口海湾区域填海造地可达132 767.41 hm2;港口+工业、城镇+旅游两种组合类型是沿海地区典型的填海造地区域开发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域岛屿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众所周知,我国四大海域中分布着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特征不尽一致的6000多个岛屿,虽然屡经调查研究,也曾对类型和成因做过一些研究,但对这些岛屿的空间分布规律,却未见报道先例。笔者在西沙群岛生物礁和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旅游空间错位测度模型,采用2011年截面数据,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全国53个沿海城市旅游空间错位的程度。结果表明:1全国53个沿海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旅游空间错位现象;2负向空间错位城市数量较少,多集中在泛珠三角地区;3依照错位程度由高到低,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呈塔型结构;4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北向南,空间错位差异愈加明显。最后根据不同空间错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补位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