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有关的成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成 《矿床地质》2006,25(Z3):439-442
简要叙述了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有关的一些成矿找矿模式,包括:绿岩带金矿新模式,斑岩铜矿模式,微细浸染型金矿深部找矿模式,铜镍硫化物深部找矿模式,金和铅锌矿共伴生模式等,以期为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产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是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曾于1960年一度闭坑的吉林沂夹皮沟金矿,在新的找矿思路指导下,在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发现了多处大中型金矿床,生产矿山,特别是大型一特大型矿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经历了形成矿床所需的各种地质作用,是找矿最有利的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真实的地质记录,成矿理论和近年勘查技术的进展为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吉家洼金矿是熊耳山金矿田内的一中小型金矿,经建矿开采和探采结合,已持续生产十多年,累计查明金5 379 kg。笔者在系统总结研究以往金矿床的浅表部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吉家洼金矿外围F1含矿带的中深部成矿具有半隐伏-隐伏成矿特征。通过少量验证工程的实施和中深部成矿潜力及隐伏矿资源量预测,可获金9 874 kg,表明F1中深部具备找矿潜力,应继续开展中深部找矿的验证工作。这将对该区域深部找矿及寻找隐伏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丰山铜(金)矿田是鄂东南铁铜多金属成矿区内最重要的铜金矿田之一。通过实施企业科研找矿项目和国家危机矿山找矿资助项目,利用多种找矿方法相结合,对丰山铜矿深边部及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综合研究,取得了一些对矿田成矿的新认识,建立了新的找矿模式,并成功地预测了有利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于深边部发现了可观的铜金工业矿体。上述成果表明:大中型老矿山的深边部及外围仍然是找矿最有希望、最为经济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二道甸子金矿具有独特的成因机制及成矿控制条件,通过对该矿主矿带金矿化作用与古生代邻碳变岩系,弧形构造带以及与海西期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作用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后者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条件;并据此总结出金矿富集规律和矿体预测准则,指出在矿区外围及深部存在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时代,为了矿山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矿山地质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双旗山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实行地质、物化探优化组合的综合找矿,在矿区深部找矿预测中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石湖金矿是冀西太行山区的大型金矿,原勘探的101、106号矿脉提交C+D金储量22.28吨,现开采的101号矿脉向深部有矿石品位变富、矿脉变厚的趋势。因此,矿区深部、外围找矿潜力如何,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石湖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石品位变化、成矿控矿构造分析以及幔枝构造成矿理论的认识,指出石湖金矿深部仍应有较大的延深,外围的找矿潜力应亦很大。本文深入矿田构造解剖,侧重区域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研究,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年的开采,我国许多矿山成为危机矿山,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工作迫在眉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矿山二次利用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找矿预测的方法,并将其归纳为成果及原始资料的重新分析、成矿预测方法的正确选择、实物地质资料的重新利用、找矿思路的重新确定、成矿规律的重新认识5个方面内容,以期望生产矿山加强实物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力度,开辟深边部找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0.
金厂峪金矿是冀东地区开采历史超过半个世纪的大型金矿山,且近年来新增地质储量不断上升,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幔枝构造成矿控矿作用的视角,简述了矿床地质特征,侧重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认为成矿流体源于深部,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集聚成矿,进而在介绍近年来新的找矿进展基础上,探讨了构造的成矿控矿作用,进一步指出了深部和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在此基础上,从最优分级分析、精度分析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进行信息量分级评价、预测区分级评价、数据精度评价、找矿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找矿靶区的定位精度评价、预测资源量估算和找矿概率评价等研究。研究共圈定4处找矿靶区,并估算全区金资源量约165 t。结果表明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后期应该重视已知矿体的深部及边部区域的重点勘查。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延边东部地区是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重要的金、铜矿化集中区.九三沟金矿位于集中区内,复兴地区属九三沟金矿外围,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在充分研究地质背景前提下,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扫面,圈定Au异常6处,而后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大功率激电测深和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圈定了若干有利的成矿远景区,择优开展槽探和钻探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3.
山东沂南金矿床是鲁西地区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历经50余年的开采,后备资源储量严重不足。文章借助危机矿山矿产预测项目,在成矿系统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已有资料二次开发,深入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规律。并在大比例尺路线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在矿区外围选定了2个预测靶区,结合有针对性的地、物、化等综合方法进行了成矿预测,经钻孔验证于不整合面发现工业矿体,为矿山开辟了新的接替资源基地,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2个预测靶区验证钻孔成功见矿,尤其是不整合面见矿的事实,不仅表明沂南金矿深、边部巨大的成矿潜力,对指导沂南金矿深部、外围乃至鲁西地区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Current Gold Prospecting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China, there are 12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57 class-III metallogenic zones, formed in 7 main metallogenic periods. Most gold deposits are small or occur as ore spots; very large deposits are rare with relatively poor quality, mainly medium to low grade. Only 35% of the total gold reserves is identified, while a large amount of reserves is yet to be identified. In recent years,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has organized or conducted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 and evaluation project, replacement resources prospecting for deposits in crisis, old mines prospecting and commercial prospecting funded or encourag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se efforts have been fruitful.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allocation of gold resources, and experiences from recent prospecting efforts, western China and the deep layers and peripheries of the-sits in eastern China have relatively high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even more support to the gold industry and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help address difficulties in gold exploitation and processing.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formulate consistent plans, consolidate mining rights, and promote integrated exploration, so as to achieve new major breakthroughs in gold prospecting. Gold is both a form of material wealth and a way of storing wealth. It is a rare resource with dual functions of commodity and currency. As an important global strategic asset and a cornerstone of financial reserves, gol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ecur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finan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ower and promoting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latest research and prospecting results, the thesis proposes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on types, temporal and spatial allocation, 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old deposits in China; predicts China’s gold resource potential; reviews recent gold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efforts; and, in the hope of offer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new round of gold prospecting,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5.
郭远生 《矿产与地质》2010,24(4):289-293
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田。在现场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经成矿预测和工程验证,东川一、四棵树铜矿取得了找矿新突破,表明东川铜矿田仍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本文分析其地质特征,探讨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远景,对东川铜矿田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部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现有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也说明深部(〉500m)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如何开展深部找矿?找什么类型的矿?在哪个深度上找矿?按照什么样的技术思路开展深部勘查工作?是目前深部找矿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成矿“缺位”预测的原则,对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和主要找矿目标层进行了分析,提出“成矿系统分析”+“立体填图”+“钻探验证”开展深部找矿的基本思路。并以铜陵矿集区为例,介绍近年来在深部成矿预测的初步结果。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对深部找矿思路和技术方法进行广泛的讨论,尽快形成可操作的深部矿产勘查程序,指导我国危机矿山深、边部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方法在南秦岭汉阴黄龙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工作的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就矿找矿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找矿尤为重要。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的范围就是矿区勘查范围,在填图过程中把控岩构造、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作为填图重点,以矿区地质图为底图,把野外填图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分期次,分不同特征等标示在底图上,形成控岩控矿构造实际材料图,在实际材料图基础上,编制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图,从而寻找主要的控矿构造和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岩相带,并为下一步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程布置提供靶区依据。黄龙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构造带,矿区志留系梅子垭组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并叠加有区域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本研究采用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的方法,在矿区填编出了3条脆-韧性剪切带和黑云母变斑晶化、硅化等蚀变岩相带,并认为脆-韧性剪切带、黑云母变斑晶化带、硅化带及蚀变岩相叠加带等蚀变与金矿体存在密切关系,是矿区下一步外围及深部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9.
牛翠祎  刘烊  张岱 《地学前缘》2018,25(3):1-12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储量约占80%。金矿床在中生代呈大规模成矿特征,其矿床数和资源储量均居主要地位,其次为新生代、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金矿床空间分布,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预测资源量,修订了金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确定了57个Ⅲ级金矿成矿区带,其中胶东、小秦岭-伏牛山、滇黔桂、西秦岭、燕辽、松潘-摩天岭、东秦岭、长江中下游、丽江-哀牢山和吉南-辽东成矿区带,其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在全国均居前列。以服务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目的,提出了金矿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2类,分别为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砂金型、花岗绿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风化壳型、砾岩型,其中以前5种矿产预测类型为主。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31 125.6 t,预测深度大多小于1 000 m,50%的预测资源量分布于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根据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的找矿进展,找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中国东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滇黔桂为金矿重点勘查区带,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西部地区如东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班公湖-怒江、丽江-哀牢山等区带的金矿勘查突破,基础性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投入,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