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近海环境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东  侯西勇  张华 《海洋科学》2019,43(2):82-90
曹妃甸明显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地理特征、较强的资源支撑为其成为我国北方天然深水大港提供了必要条件。曹妃甸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将大大加快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规模宏大的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在带来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海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在结合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曹妃甸海域概况及围填海工程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地貌景观、水沙动力、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4个方面详细论述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近海环境的影响;针对曹妃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加强科学研究、优化评估方法、落实管理制度、注重生态补偿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曹妃甸围填海区域及其周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河三角洲之一。其发展必须以海洋定位的战略思维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实施集成战略指导,树立海陆统筹和开放开发的指导思想,缓解发展的瓶颈制约,努力加强交通和园区等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实现战略、设施、产业、市场、政策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相对接。  相似文献   

3.
一个海水淡化“典型性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22日,山东省滨州市、河北省沧州市合作建设渤海大桥暨滨港供水工程项目奠基仪式在滨州无棣大口河入海口处举行。渤海大桥建成后,将为滨州打开了山东的“北大门”,也为沧州市打开了河北的“南大门”,有力地途径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滨港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黄骅市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唐山曹妃甸浅滩大面积填海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填海造陆310 km2,填海面积过大.通岛公路及填海规划阻断了曹妃甸浅滩潮道,对海洋潮流系统、海洋环境及港口持续发展潜力将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穿过浅滩潮道的通岛公路段(宽1.5 km)应修成桥状,以保留曹妃甸浅滩潮道和保护海洋的主要潮流系统.填海面积应适当控制,主要在水深较浅的地方填海,可利用较少的土石方量,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填海取土不宜在曹妃甸等障壁岛及其前缘深槽附近进行,保护这些关键部位的底质免遭破坏,是对港口潜力区的维护.少填多察,多做海洋环境检测.填海要在海洋环境容量能够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区位条件优越。全省大陆岸线487公里,海岛132个,浅海、潮间带面积之和相当于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耕地面积的50%,海岸带滩涂资源基本齐全。目前沿海滩涂开发不足1/3,浅海基本上未利用,另有300万亩盐碱荒地尚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的海洋经  相似文献   

6.
朱瑾 《海洋世界》2007,(7):38-39
2007年4月22日中午,“中国海监2001”船在船长的指挥下,缓缓地驶出了码头,向秦皇岛海域驶去。秦皇岛港地处渤海之滨,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扼东北、华北之咽喉,秦皇岛港更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天然不冻港。这里虽海岸曲折,但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经济圈带,科技力量雄厚,物产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较发达,吸引着各地人口向这一地带聚集。但是,在人口聚集的过程中,环渤海各市或地区的人口发展速度并不均衡。从而,进一步加剧着环渤海地区人口分布“南多北少、边高中低”、“基岩港湾岸段人口相对高度聚集”的不合理现象。反映在区域生产力布局上,一方面,在某些地方,区域人口发展现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些地区现有人口远远超过了适度人口的可容数量,而在另一些地区,却蕴藏着对  相似文献   

8.
渤海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的经济热点地区之一。环渤海的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四省市以占全国1.8%的土地、6.1%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23%的国内生产总值。渤海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2003年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2778.53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27.6%。渤海的生态环境健康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关系到环渤海经济圈今后的继续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东北、华北,乃至广大西北地区的发展。因此,保护和治理渤海环境是关系到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区旅游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继续推进旅游资源深度整合和开发,打造环渤海旅游"金项链"成为当前环渤海经济区面临的主要任务.在分析地区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环渤海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的思路、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渤海是我国的重要内海,随着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渤海海洋开发利用强度进一步加强,呈现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园区、辽宁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山东龙口湾工业区等一批临海工业开发区域。本研究在系统调研渤海海岸带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衔接错位较大、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矛盾较多、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弊端较突出、海域资源开发对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制定渤海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优化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保护自然海岸线、加强海洋环境整治修复等方面提出综合管理渤海开发利用的建议,为渤海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曹妃甸沙坝-泻湖海岸沉积物搬运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和区域沉积物搬运趋势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曹妃甸沙坝-泻湖海岸的沉积物搬运趋势,揭示沙坝区为沉积物辐聚区,东坑尖子沙坝后侧及泻湖区为沉积中心。  相似文献   

12.
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海岸带的建设及合理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总结了天津海岸带的特点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海岸带调查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结合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了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填海造陆已经成为全球沿海地区缓解土地短缺、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亚洲已经成为填海造陆的中心。从天津滨海新区到唐山曹妃甸新区,在渤海西北岸正在进行的填海工程其规模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为了剖析海岸带发展的环境因素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渤海西北岸填海造陆的生态损失采取了回顾性和预测性评价,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货币化计算了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大类10个方面的生态损失。结果表明:2000-2010年填海造陆的生态损失为9.719亿美元,2010-2020年新增填海造陆的生态损失将达7.021亿美元,其中气体调节和水产品供应方面的损失最大。针对填海造陆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在综合评估基础上的合理规划;减少填海造陆面积;优化填海区土地结构;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填海;采用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保护我国南海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历史文化,促进南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制度建设,文章在概述我国国家公园和国内外海洋公园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相继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其中国家公园规模更大,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美国等海洋国家公园的建设实践较完善;我国具有海洋公园建设和管理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尤其尚未建立海洋国家公园;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传统文化、管理旅游活动和恢复渔业资源等方面的意义重大,但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技术突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挑战;建设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应以珊瑚礁保护区为基础、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为契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行、发扬海洋历史文化以及建立海洋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5.
内河航运是交通运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京杭运河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鲁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膏等矿产资源,长江以南京杭运河南段苏浙沪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迫切需要从北方调入大量煤炭,在津浦线运力早已饱含的情况下,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续建工程更显得十分必要。该工程包括:航道、船闸、公路桥、节制闸、港口、船厂、航修站、微波通信等项目。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完工后可净增港口吞吐能力1550万t,三级航道的年货物通过能力将达4000万t.京杭运河山东段工程的续建和崛起必将为齐鲁经济和强国富民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以经过遗传改造的发光细菌Acinetobacter sp. RecA为受试物种的环境污染物遗传毒性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最快可在3h内得到毒性评价结果。采用该方法评价了环渤海排污口12份污水样品的遗传毒性。环渤海12个排污口的污水样品均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遗传毒性,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征。其中,高毒水质集中出现在山东半岛污水样品中,中毒水质集中出现在辽东半岛地区,而低毒水质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综上,在环渤海的污水样品遗传毒性检测中,这种新型发光细菌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为以后近海环境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应用于近海环境水质快速监测与评价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天津沿岸海浪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本海区的实测波浪资料,对波浪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为本地的近岸经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1世纪初渤海湾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为背景,对2000-2015年典型年份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进行了岸线提取,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不同岸线及地形条件下的渤海湾水动力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塘沽、黄骅港和东风港三个潮位观测站的实测数据吻合良好.模拟结果显示:渤海湾大规模围填海工程的建设使得三个主要工程区(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港及黄骅港)附近的潮流运动更加剧烈,但对于渤海湾离岸潮流场的影响不大.M2分潮流速及流向变化明显,其最大流速方向与建筑物布置、深水航道航线方向一致.黄骅港挡沙堤的建设使其附近流场出现局部涡旋,导致潮流以旋转流的形式运动.  相似文献   

19.
南海西部海域新生代地质构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复杂,以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断裂构成区域性格架,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具有明显方向性,地震剖面反映新生代地层可划分出上、中、下三套构造层,深部地壳结构变化较大,地壳强烈减薄,甚至出现了洋壳。此外,南海西部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南海地区一个重要的油气聚集带。本文通过收集多年来的地质一地球物理调查成果,从宏观上综合研究了这一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和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壳结构,为评价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提供基础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