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贫富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广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业发展也比较快,其生产总值约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35%,约占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20%,矿业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对广西经济安全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广西矿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矿业发展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在视察时对广西生态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给予的肯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科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2019年6月,自治区党委鹿心社书记针对矿产资源开发提出了"三个一定"和"一个全力"的要求,这是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是贺州市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目标的起步之年,贺州市国土资源系统要按照广西国土资源厅和贺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主动服务,主动作为,努力实现"十大目标",即:保障发展的用地、用矿能力进一步增强,统筹落实用地指标900公顷以上;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供应土地1 587公顷,前5年供地率达65%以上;大力落实节约集约政策,全年盘活存量土地800公顷以上;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是广西自然资源厅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个一定、一个全力"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进广西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5月1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广西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瞭望八桂     
《南方国土资源》2013,(4):61-62
广西:加快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13年广西将筹资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力争新增矿产资源储量1.5亿吨以上,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据悉,广西2013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要目标任务,一是完成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面积达全区国土面积的50%以上,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开展31个以上找矿项目,力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南丹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但在过去的开发中,南丹的一些矿产资源开发区单一资源经济的发展方式不仅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之一。矿产资源优势,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2019年第四季度,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围绕"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以简政放权"放"出便利,以创新管理"管"出活力,以优化服务"服"出效益,切实打通矿业权出让管理中的"堵点",为保障广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的提出,最根本原因是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又十分需要矿产资源开发以及与其相关产业的支撑。广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和锰矿资源大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广西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曾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同程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广西推进矿产资源领域重大管理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自治区党委鹿心社书记关于矿产资源开发"三个一定""一个全力"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区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通过推进竞争性出让、控制协议出让、精简行政审批等改革举措,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解决了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矿业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作用,分析了广西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是矿业发展比较迅速的矿业大省之一。在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1999年广西矿业总产值达58.85亿元,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6.5%,矿业和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达321.01亿元,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35.24%,实现利税达19.99亿元。其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在广西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始建于1960年的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是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一家拥有23项专业资质,技术密集型、服务型事业单位。经过该队几代地质人的励精图治,尤其是近年来该队按照"巩固原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培育地勘产业"的经营思路,现已发展成一支为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大西南抗旱找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多功能地质队。精益求精,全力提高地质找矿水平。广西二七二地质队目前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矿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离开矿产资源供需的国家发展计划和规划,都将是空中楼阁"。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让矿业要走出一条节约优先、循环发展的新路子。矿产资源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了破坏环境的风险。近几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必须摒弃原先的粗放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广西经济和矿业现状及发展关系,矿业主要包括前期矿产勘查业和后期矿产采选业两部分。按照正常的工业化进程,轻工业发展转向重工业发展,首先是从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矿业开始的。根据广西的工业结构处于重工业化向高加工化演进阶段必然导致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资本投入加大,这就要求有足够的矿物原料保障供给。因此,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演进是加速矿业发展的有利时期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非金属矿、金属矿和燃料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三大矿物原料.据统计,世界上95%的能源以及80%的工业原料(以重量计)来自矿物原料,而世界矿产年开采量的70%以上为非金属矿,其需求量随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日俱增.由于技术进步和材料结构的多元化,非金属矿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现代社会已迈向"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矿产资源的开发进入以非金属矿产资源为中心的综合开发时代,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必将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工业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二十年--1985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借上京参加全国党代会之机,在京主持召开了广西籍和曾在广西工作的老同志座谈会,恳请到会同志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程思远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个老广西了.广西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金木水火土'样样齐全.金就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木,就是广西山多林木多;水,就是有红水河、西江等大河流和沿海等独特资源;火,就是水力发电资源丰富;土,就是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粮食、经济作物、水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中,广西依然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省区之一,其中锡、铝、锑、锰、铅、锌等矿种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地质成矿条件推测,广西仍然蕴藏着巨大的矿产地质储量还未被探明。但是,广西的矿产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形成经济优势,部分大型矿山已经闭坑,有的保有储量已不足开采5年。由于接替资源衔接不上来,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青海是一个资源型省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建国50多年来,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探明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矿业开发体系,有力推动了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青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矿业增加值已占全省GDP的20.06%,矿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青海省四大支柱产业中,三大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因此,矿产资源的规划、勘查、开发和利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是矿产资源领域"三项国情调查"之一,历时5年,投入资金1.1亿元,参与人员4 200余人,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核查理清了山东省煤、金、铁等25个重要矿种839个核查区,摸清了全省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更新了矿产资源储量库;掌握了矿产资源累计查明、保有及占用和开发利用情况;在获得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矿产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支持系统,形成了扎实的储量管理平台;创新了工作方法;提出了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布局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新宁县境内有煤炭、锑、钨、铜、锰等35种矿种,储量丰富,潜在经济价值35.09亿元。历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新宁县群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