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根据古地理概况,结合样品分析结果,对广西上古生界下、中泥盆统及下石炭统黑色泥页岩地层作为页岩气烃源岩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认为桂北地区下泥盆统地层及桂中地区下石炭统地层为有利的页岩气勘查层位  相似文献   

2.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前人在该区建立的各组级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研究。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指导意见,建立研究区地层统一的填图单元。该区泥盆系岩石地层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将泥盆系划分为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和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将下涝坝芨芨台子一带和布尔汗库都克南部一带原大南湖组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上石炭统七角井组;通过锆石U-Pb定年,将巴里坤萨尔乔克一带中泥盆统头苏泉组重新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下涝坝乡312省道北原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部厘定为康古尔塔格组,上部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二者呈整合接触。对研究区泥盆系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确定了各组分布范围和地质时代,对确立研究区地层层序,提高地层划分及对比精度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覆构造位于东昆仑阿尔格山北麓。卷入推覆构造的地层有中泥盆统砾岩、上石炭统变质碎屑岩和下二叠统灰岩。构成推覆构造的主断裂位于中泥盆统、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之间,断裂总体呈EWWNW向展布,向南倾斜,倾角40°~50°,局部小于30°,中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依次向北逆冲  相似文献   

4.
周涛  李毅  徐文炘  戴塔根  李蘅 《矿物学报》2007,27(Z1):326-327
1 地质背景 广西下雷锰矿床位于右江海西-印支期裂陷海盆地桂西断陷次级盆地,区内出露地层有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泥盆统榴江组、五指山组和下石炭统及中石炭统.上泥盆统五指山组有十六个分层组成,按岩性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段……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泥盆系分布广泛,其中迭部县当多沟、若尔盖县普通沟一带剖面完好,层序清楚,总厚3700余米。由上志留统至下石炭统基本成连续沉积,其岩石地层单位由上而下是:下石炭统益哇组、上泥盆统陡石山组、擦阔合组、中、上泥盆统蒲莱组(新建),中泥盆统下吾那组、鲁热组,下、中泥盆统当多组,下泥盆统尕拉组、上普通沟组、下普通沟组,上志留统羊路沟组(新建)。通过十三个门类的研究,建立了部分门类的生物层序,它们为地层时代的确定和区内外同类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部分化石组合带的对比表明,本区生物群与华南象州型泥盆系的生物群有较密切的关系。志留一泥盆系界线位于羊路沟组与下普通沟组之间,以牙形刺Icriodus woschmidti/Ligonodina elegans;腕足类Protathyris praecursor延限带/Molongia-Atrypoidea组合带,四射珊瑚Neomphyma-EmboIophyllum组合带/Denayphyllum-Chavsakia组合带;  相似文献   

6.
1 地质背景 圆丰铜矿位于准噶尔板块克拉麦里晚古生代复合沟弧带中.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中泥盆统、上泥盆统松喀尔苏组、下石炭统塔木岗组,南明水组,巴塔玛依内山组、中石炭统双井子组、下二叠统赤底组、上二叠统平地泉组.其中与成矿有关的是上泥盆统松喀尔苏组,岩性以中基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碎屑岩.区内侵入岩发育,岩石类型齐全,以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为主.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浅成霏细斑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与铜矿化有关. 2 成矿地质条件 2.1 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上泥盆统松喀尔苏组第四、第六岩性段.铜矿分布于第四岩性…  相似文献   

7.
西藏申扎地区下古生界扎扛组的重新厘定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安臣  王彦  李广铁 《世界地质》2014,33(1):246-246
<正>西藏申扎地区地层以古生界和前震旦系地层为主。前震旦系为念青唐古拉群中--浅变质岩系;古生界包括:寒武系他多雄组、龙郊组,下奥陶统扎扛组,上奥陶统刚木桑组,上奥陶—中志留统德吾卡下组,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下泥盆统达尔东组,下泥盆—下石炭统查果罗马组,中下石炭统永珠组,中石炭—下二叠统拉噶组,下二叠统昂杰组,中二叠统下拉组,上二叠统木纠错组,上白垩—古新统典中组,第四系为湖积、沼泽沉积、洪冲  相似文献   

8.
1985年5月广西省区调队岩相组,在北流县测制剖面工作中,在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地层内,采获一批牙形石,这一发现为该地层划分找到了古生物依据。现将北流县城东3km螺圹村剖面介绍于下: 下石炭统(岩关阶-顶部不全) 灰、深灰色硅质岩夹灰岩透镜体,其中产牙形石:Siphonodella Siosticha  相似文献   

9.
四川灌县九甸坪剖面横切龙门山的懒板凳飞来峰。文章根据岩石特征,古生物特征对该剖面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从中识别出下泥盆统甘溪组,上泥盆统茅坝组及下石炭统总长沟组,并与邻区相应地层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保山地区是滇西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出露的主要地区之一,以前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密切注意,因而对泥盆石炭纪地层及其古生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保山地区的上泥盆统目前暂分为何元寨组和整合其上的大寨门组,前者底部尚属中泥盆统(龚大明等,待刊)。下石炭统下部称鱼洞组。何元寨组在其命名剖面施甸何元寨主要是一套中层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20m,腕足、珊瑚、层孔及苔藓动物丰富,向东北至大寨门、由  相似文献   

11.
桂林地区峰丛洼地的形态量计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朱德浩 《中国岩溶》1982,1(2):127-134
<正> 桂林地区的岩溶峰林地貌发育在质地颇纯的碳酸盐岩地层之中,这些地层主要是:上泥盆统融县组的泥亮晶颗粒灰岩,桂林组的层孔虫泥晶灰岩,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的泥晶生物灰岩和斑块状白云岩。少部分发育于下石炭统大塘阶和岩关阶的碳酸盐岩相地层之中。本区的这些上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裂隙、节理和断裂十分发育,对水流渗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泥盆—石炭纪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石炭纪地层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新疆研究石炭系的良好地区之一。目前海相泥盆纪地层中有化石佐证的只有中泥盆世,而早泥盆世地层存在与否尚难定论。描述珊瑚计22属22种。中泥盆统3属3新种,石炭纪19属12新种。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的中泥盆统称克孜勒陶组,上泥盆统为奇自拉夫组,属陆相沉积。石炭系自下而上为下统库山河组、克里塔克组、和什拉甫组;中统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上石炭统塔哈奇组、克孜里奇曼组。  相似文献   

13.
王玉净等1998年撰写的“广西饮州小董-板城上古生代硅质岩相地层”, 新建了上泥盆统“石梯组”,该岩石叶层单位与谢家荣、玉植1937年在广西西湾创建的石梯系(后更名石梯组)重名。根据地层命名优先权,西湾侏罗系石梯组应予沿用,饮州板城上泥盆统“石梯组”应予废弃。钦州板城含有上泥分别统 放射虫、牙形类的硅质岩与上覆含有下石炭统放射虫、牙形类的硅质岩不同,后者含有锰矿和赤铁矿,颜色较深,根据岩石地层学组的含义,将前者重新命名为桂南组。  相似文献   

14.
<正> 丁-马矿带即原“丁-马汞锑矿带”,位于陕西南部商洛地区。1986-1990年间,我队又在陕南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及物化探工作,找到了具有找矿远景的金矿点2-3处。1 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过渡地带的扬子板块北缘,属东秦岭印支褶皱带上古拗陷。 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上古生界。北部为中石炭统,中部为上泥盆统,南部为下石炭统。二叠系和三叠系在区域南侧有零星出露。上泥盆统为生物碎屑灰岩、砂(泥)质灰岩夹砂岩、粉砂岩;中、下石炭统为碳质、钙质页岩与薄层泥质、砂质灰岩互层,在中石炭统铁质、钙质页岩中见有含铁质结核及铁质扁豆体。整体岩性属浅海相碎屑-碳酸盐建造。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尔泰铁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新疆阿尔泰铁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新疆阿尔泰铁矿赋矿地层主要为上志留统一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中上泥盆统阿勒泰镇组和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少数为下石炭统和下古生界.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岩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与基性岩体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和砂矿型6种,其中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为...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与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10余口钻井的录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原理和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自下而上,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发育东河层序(SQd)、巴楚1层序(SQb1)、巴楚2层序(SQb2)、卡拉沙依1层序(SQk1)共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和高...  相似文献   

17.
在1∶25万岔路口幅区域地质填图时,在原划中泥盆统落石沟组中采到了大量腕足、珊瑚类化石,经鉴定其成时代为早石炭世中期。该套地层可与西邻区域地层进行对比,对此新建下石炭统帕斯群。  相似文献   

18.
1978年,Sandberg,Ziegler等综合欧、美等地的资料,根据牙形类Siphonodella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建立了从泥盆系最顶部的praesulcata带至下石炭统下部的上crenulataisosticha带等7个牙形类生物地层带。1979年,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工作组经过长期讨论、协商和野外考察,最终推荐了一个新的切实可行的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层位,其定义  相似文献   

19.
华东-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维屏 《地质论评》1966,24(3):188-196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地层自老至新有:中下泥盆统茅山组石英砂岩;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砂页岩;下二迭统栖霞组灰岩;下二迭统孤峰组砂页岩;中生代建德亚群火山岩系;第四系湖相沉积层、冲积层及少量山麓堆积。本区除第四系及建德亚群与下伏地层、孤峰组与栖霞组间有明显的不整合外,其余均  相似文献   

20.
<正> 层孔虫在我国泥盆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和岩相差异,层孔虫在各地的产出情况变化很大。广西中、东部的层孔虫主要产自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仅有很少的分子;湖南中部除中泥盆统有一部分层孔虫外,上泥盆统是主要赋存层位;贵州南部和云南东部下泥盆统很少见层孔虫,中泥盆统属种数量丰富,上泥盆统产出情况因地而异,分布极不均匀。纵观泥盆纪层孔虫的分布特征,没有发现在一个剖面上上、中、下泥盆统都含丰富的层孔虫。在四川龙门山地区,自桂溪组至沙窝子组整个泥盆纪地层中都发现层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