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南部河流水资源及主要水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涉及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南部,包括喀什、和田两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若羌二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乌恰及阿图什三县。集水区包括天山南支最南段,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山北坡,昆仑山与阿尔金山及山间盆地。灌区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南部,只有和田河与叶尔羌河有部分洪水流至塔里木盆地北部,注入塔里木河。本文讨论范围包括水源形成的自然条件,河流分布及年径流量,主要水文特征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最大内陆河,历史上环塔里木盆地的九大水系都对塔里木河干流有贡献,由于源流区人类活动影响和气候变化干扰,近50年来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源流条数已减到四条,水量也在不断减少,加之塔里木河干流区上中游耗水严重,导致20世纪后期下游水量持续减少和水质盐化,生态环境恶化,已威胁到塔里木河的生命健康.为此,自2000年开始,实施了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为代表的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世纪工程,然而,维系塔里木河生命健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提出维持塔里木河生命健康的内涵包括6个方面内容,并从5个方面对河流生命健康功能进行诊断,最终给出了5条建议.突出生命健康的内涵与诊断,阐述塔里木河生命含义,为内陆河流域人水和谐共处,制定塔里木河流域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治河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合称新疆“三塔”,它们既是新疆之最,也是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全长2,179公里,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塔里木河自西向东蜿蜒流淌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上游地区多为起伏不平的沙漠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干旱地区水量较为丰富的内陆河,其上源现由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河构成,从叶尔羌河源头算起至台特马湖全长2200公里,从三河汇合口算起至台特马湖970公里。行政区划分属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河流域是国家重要农垦基地,也是自治区主要胡杨林和牧区之一,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潜力还很大,合理利用流域自然资源,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对促进新疆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田河源于西昆仑山,由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于阔什拉什附近汇合后称和田河,原来最终注入塔里木河,现在一般流不到塔里木河即行消失了。和田河流域在大地构造上分属两个一级地质构造单元,即昆仑山褶皱带和塔里木地台。前山褶皱带、和田拗陷和塔里木台坡分别属于它们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图1)。第三纪末以来,挽近构造运动支配着流域内,特别是前山褶皱带和山前平原区。差异运动、褶皱断裂、地震等都具有十分明显地表现。本文拟对上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1993年以来,程其畴同志先后出版了《塔里木河研究》、《博期腾湖研究》、《伊犁河研究》三本专著,b河海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中央电视台1台《读书时间》栏目,对这三本专著曾经作过介绍。这三本专我曾先后拜读过,至今留下深刻的印象,愿借此机会作一简介。1《塔里木河研究》塔里木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河,能把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水量输至东部,是自然条件优但由于所处的干旱环境和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存在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塔里木河研究》乍者多年来参加和主持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所写论文的汇编。书…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水汽含量的计算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青  刘晓阳  崔彩霞  李军  刘蕊 《地理学报》2010,65(7):853-862
利用1976-2009 年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库车、若羌、喀什和民丰5 个探空站的实测资料计算了逐月平均水汽含量,并建立了与地面水汽压的关系式;利用这种关系式计算了盆地及周边地区28 个站水汽含量,进行了EOF分解,得出了水汽分布形式;分析了地表水汽压随高度的变化;对在盆地腹地及周边地区进行的GPS观测资料进行了水汽含量的反演,并与探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盆地内水汽含量有两个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和北部的边缘地带,中心水汽含量在13~14 mm,均位于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河流域、阿克苏河支流周围的绿洲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水汽的低值区中心,水汽含量仅为7~8 mm,塔中是所有站中水汽量最少的,由中心向外逐渐增加,在环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北部绿洲区达到最高,然后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又逐渐减小。塔里木盆地地基GPS反演水汽数据与探空计算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干旱区河流汇流计算的特点,选用了3种计算模型,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以塔里木河三源流汇流计算为例,建立了多源流汇流计算的三种模型,模拟了实测旬径流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本文建立的三种计算模型模拟精度高,且适用性强,可以作为塔里木河汇流计算的预测模型。为塔里木河上游源流来水预测提供基础模型,为流域水资源分配和调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下游政区与交通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春鲜  谢雪梅 《中国沙漠》2010,30(3):477-482
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从细石器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气候湿润,下游绿洲归属于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比较方便;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趋向干旱,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区、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11.
徐曼 《干旱区地理》2008,31(1):49-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华荣研究员的专著《干旱区河流廊道景观生态学研究——以新疆塔里木河中下游区域为例》由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
一、天山山地河流的一般特点源自我国天山的河流,全部属于内陆水系,除伊犁河流出国境注入巴尔喀什湖外,其它河流都以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低洼部位为归宿。这些河流都是一些中小河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流域面积小、流程短、坡降陡、水量少,流量年内变化大。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积雪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汇入塔里木河的三条主要河流都形成于山区,径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山区冰雪水资源的积累与消融决定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储量。选取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地区17个气象台站以及其中的6个源流区山区站44年(1960—2003年)的≥0cm积雪日数、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夏季降水量和夏季平均温度以及2个水文站(1957—2000)的观测资料,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积雪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塔里木河主要源流之一的阿克苏河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上游区域的积雪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但不显著,且变化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塔里木河主要源流之一的阿克苏河径流量也有一个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率为13.475m~3·s~(-1)·10a~(-1),并在1993年之后增加更为明显。通过上游最大积雪深度、夏季平均气温和夏季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回归分析认为,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降雨量,其次是冬季积雪深度与夏季最高气温。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气候变暖、变湿是塔里木河源流径流保持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说明气象因子在河流径流量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积雪深度场的EOF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区域积雪的年空间分布十分稳定,反映了在大气候背景控制下上游区积雪分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下游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部,在塔里木盆地水系中,是次于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的第三大河。和田河下游的开发,不但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关,也有利于防止沙漠南侵和保护自然环境。沿和田河谷修建公路,可缩短阿克苏和田间的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南缘山地现代冰川资源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盆地各河流均发源于边缘高山现代冰川作用区,冰川融水是这些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曾于本世纪40年代末就指出:就塔里木盆地的人民生活来说,昆仑山冰川的重要性是不可埋没的。因为盆地南缘的河流都靠冰川供给水量,最大的两条河,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都发源于昆仑山的冰川。所以没有冰川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流域阿拉尔站生态综合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阿拉尔生态系统综合监测站位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源流和塔里木河干流起点肖夹克交汇处,是上游平原区河流重要的区域代表站.该区又是塔里木河源流与干流连接的关键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交叉,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其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干流上、中、下游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区域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呈上启下的基...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干流输水运行对河流生态功效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塔里木河干流在2005年阿拉尔站的年径流量为57.18×108 m3,属丰水年,上、中、下游耗水量分别为31.63×108m3、18.93×108 m3、7.206×108 m3.1960-2004年新渠满站水文断面河床总淤积厚度达120 cm,由于河床淤积,洪水漫溢不断增大,导致上游段耗水量呈不断增加趋势.2005年实施了第七次生态输水,向下游"绿色走廊"输水2.80×108m3.从2000-2005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共七次累计输水时间900天,前期主要利用开都-孔雀河处在丰水期的有利时机,后期靠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和上游三源流的水量增加.总计从博斯腾湖和干流调水25.06×108m3,自大西海子水库泄洪闸向塔里木河最下游河道输水量达20.40×108m3.2005年水头连续五次到达台特玛湖,不仅使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也使干流两侧胡杨林生态林草得到较快的恢复,并使塔里木河干流全程流水的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得到了修复.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林草面积142.1×104hm2,其中上游段46.8×104hm2,约占干流林草总面积的33.0%,位居第二,中游段81.1×104hm2,占总面积的57.1%,位居第一,而下游段14.1×104hm2,占总面积的9.9%,位居第三.结果显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的植被面积与水量消耗极不协调.2001-2005年上游消耗水量均超过了塔里木河干流初始水权比例下的分配额度.为了保障塔里木河干流实现永久输水和维护其区域生态功能,建议急需对上游河段采取河道整治和疏浚等工程措施,进一步调整干流上、中、下游区水量泄放比例,才能使得塔里木河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河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下称塔河)冲积平原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北接天山南麓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南抵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起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以下简称三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向东直达孔雀河下游地区。在东径79°50′—东径88°,北纬40°15′—41°25′  相似文献   

19.
游移瑚在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淖尔湖,就是斯文赫定作为很有名的“游移湖”。在日本错误地流传着斯文赫定证明了的——“罗布淖尔变更位置的周期是1500年”。在保柳睦美所著的《丝调之路地带自然变迁》中,对赫定关于罗布淖尔的记载有以下说明:“塔里木河最下游,  相似文献   

20.
基于源流下泄水量及生态输水变化、台特玛湖面积变化、土地覆被状况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评价指标,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工程生态成效及成因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塔里木河阿拉尔水文站年均径流量达45.76×108 m3,台特玛湖水域面积2014年增加至415.67 km2,源流输水量及水流基本到达台特玛湖基本达到综合治理规划要求;整个流域耕地的增加对自然植被的影响较大,毁林开荒现象需要关注;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和叶尔羌河流域生态系统状况稳定性较好,和田河流域次之,开-孔河流域稳定性较差,开-孔河山区急需拟定应对生态状况变差的措施;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增加较快,上游和中游生态系统结构在维持民生发展的前提下急需调整,下游生态系统结构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