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GLOBK?????NEU?????????????????????????????????ι??????????ITRF?ο?????????????????????????????????ITRF?ο?????μ?????????????????????????????????????????????????????????ITRF2005??ITRF2008????????????????????????  相似文献   

2.
???ù??????ο????ITRF2008???й???????????????????????ITRF2008??ITRF2005??CGCS2000??????ó?ITRF2008?????????????????????????????????????????????????鱾??????????????????й???й?????????????????????????????CGCS2000??仯?????????ж???????????CGCS2000??ITRF2008????????????????????????  相似文献   

3.
NNR������ITRF��ȫ�����˶�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RF2000???????????????????????????ITRF2000??1 mm/a????????????NNR??NUVEL1A?????????????NNR????;??????????????????????????????????ж?ITRF??????????NNR??????  相似文献   

4.
����ο���ܵ�ʵ�ֺ�ά��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ITRF??WGS84??ο?????????????ο???????????????????????????????????Щ?????????????? ????????,??????°汾ITRF2005??????????  相似文献   

5.
??IERS??????14??ITRF???????(7???????????7???????????????)??????ITRF??IGS????????????????IGS??????????????????????ж??????????????????????  相似文献   

6.
推导引入新的归心基线的ITRF组合解算公式,分析陆态网络归心基线对ITRF2008中坐标及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TRF2008中引入陆态网络中长春、昆明和乌鲁木齐3个并址站2011年观测得到的归心基线及其协方差阵的解算成果,与ITRF2008结果相比,绝大多数站点的坐标差值小于10 mm,坐标速度差值小于1 mm/a;绝大多数站点的水平速度场和垂直速度场与ITRF2008速度场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分析ITRF2000和ITRF2005下得到的测站坐标、基线长度、水平速度场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坐标转换后,测站坐标差异为毫米级,基线差异在1 mm以内;ITRF2000和ITRF2005下水平速度场的差异随研究范围的缩小而减小,大尺度区域的水平速度场差值在1 mm/a以内,方向上存在2°左右的系统差,而对于中等尺度区域,该差异在数值和方向上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ITRF2014的定义、测站的全球分布、输入数据的基本情况、处理数据的基本策略以及相对于ITRF2008的改进。ITRF2014首次考虑了非潮汐大气载荷模型,提升了参考框架的精度并优化了内部模型。在推出台站坐标、速度、残差、EOPs等常规产品的基础上,ITRF2014提出两个新产品:只基于SLR的地心运动模型和震后形变模型。原有模型的改进与新模型的提出为世界各区域坐标系的更新与精化、地震的预测等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相对板块运动不能表明板块各自的运动速度,绝对板块运动才能表明板块在不动的地球空间中的运动速度。对于不随板块运动的观察者,ITRF的速度场是近似的。为了探求绝对运动速度,考虑到非洲板块几乎不动,利用ITRF2000速度数据,研究了相对非洲板块的板块运动,得出了全球主要板块的站速度。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洲的板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绝对板块运动;南美板块和加勒比板块的ITRF2000运动方向及欧亚板块的ITRF2000运动速率,相对于绝对运动可能有显著偏差。  相似文献   

10.
利用SLR时间序列与ITRF2008的公共参考站的坐标及速度信息,实现两者间的欧几里得标准相似变换,以核心参考站在1983—2008年的SLR时间序列解算了各历元与ITRF2008的转换参数,并对转换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需要,矿山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以现代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替代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应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技术,搭建一个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规范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新的安全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防止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燕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6):57-58,63
宅基地问题是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现行宅基地管理制度必须进行创新。立足临沭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科学管理宅基地的基本思路,重点是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构建全新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分块矩阵在除环上群逆的表示,在证明中使用的引理并不能根据所给条件判定得到分块矩阵群逆的存在性,采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在原有题设中添加了一个条件,证明了分块矩阵的群逆存在,从而更正了定理内容。利用一个新引理和分块矩阵的子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证明得到2×2块矩阵在除环上群逆表示的一个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全社会对农业资源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使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化的工作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借鉴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制定的思路,初步提出了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该标准参考模型是由指导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和领域标准等三个部分组成。本文重点阐述了5个指导标准、4类通用标准的标准组成和要点,提出依据基础标准制定专用标准作为农业资源信息较低层次标准制定的重要原则与方法。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对于以信息的积累与服务为主的行业信息标准化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内涵,以PDCA模式为基础,从土地规划、土地保障、土地经营、土地执法4个方面构建出土地利用行为约束体系;分析烟台开发区基于PDCA模式的土地利用行为,结论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指导并约束土地利用行为,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多维时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构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所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绝大部分是二维的、静态的。为了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多维时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籍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标准化。建立多维时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改变传统的地籍管理方法,对于规范地籍管理工作、科学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矩阵法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重点研究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了济西、西郊、市区、东郊开采地下水以及补源等对泉水位的影响,进行了2个方案的优化管理,对济南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实现"保泉供水"向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和发展,基于全球框架的地理信息服务对海量数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中心的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分布式文件系统、半结构化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技术优势互补,为海量数据高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本文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架构,设计了矢量和栅格数据的数据逻辑组织和物理存储模型,通过统一的分层+分块的数据划分规则,实现了矢、栅数据分布式环境下的一体化管理。在该模型中,利用关系数据库和半结构化数据库的特点,对空间索引和实体数据分开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处理和访问效率。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数据管理能力,可为分布式环境下数据服务中心构建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GIS组件技术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ESRI公司的ArcGIS系统软件和ArcEngine组件库,针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设计了数据库,在.net平台坏境下构建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并进行了实施。该系统满足了土地部门的应用需求,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稳定、可扩展的信息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建设要正视在水产养殖业发展和水产养殖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其次,要为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确定适当的目标;第三,通过对原有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对办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对师资队伍进行调整,对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改革的建设路径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