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中国磷矿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地质作用为主要依据 ,将中国磷矿分为内生磷矿床、外生磷矿床和变质磷矿床三大类。中国内生磷矿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陕西、山东及黑龙江等省 ,可分为六种类型 ,其中超基性 -碱性 -碳酸盐类磷矿颇具远景。中国外生磷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五省 ,它们在形成时代、大地构造、沉积环境、岩石组合类型及生物作用等方面都有某些共同的规律 ,是中国最主要的磷矿床。中国变质磷矿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的东北部、华东地区东部、华北及东北地区 ,早元古代晚期沉积变质磷矿最具代表性。中国磷矿可分为 8个成矿区 ,16个成矿带及若干个聚磷矿区。在此范围内可以圈定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  相似文献   

2.
磷矿为中国战略性矿产之一,研究磷矿开发中和闭坑后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磷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并归纳了现有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点,从磷矿区水土污染、资源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阐述了磷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提出了磷矿矿山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兴神保及宜昌磷矿矿集区内磷矿储量丰富,通过对比研究两个矿集区内矿体的控矿条件及其其成矿机理,指出二者在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和成矿机理等方面的共性,认为宜昌磷矿矿集区与兴神保磷矿矿集区是连成一片的;兴神保及宜昌磷矿矿集区内黄陵背斜西北部、东部及神农架背斜以东及南部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预测矿体受隐伏向斜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4.
华南埃迪卡拉纪磷矿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华南埃迪卡拉纪磷矿床的沉积环境,本文选取瓮安磷矿区和开阳磷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稀土元素和铁同位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瓮安下磷矿层和开阳磷矿床的磷块岩中含铁矿物为黄铁矿,显示重稀土亏损、无铈异常的特征,δ~(56)Fe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范围(分别介于-0.33‰~0.27‰和0.1‰~0.54‰之间)。瓮安上磷矿层和厦安磷矿床、英坪磷矿床的磷块岩中含铁矿物为铁氧化物,δ~(56)Fe在~0‰附近,具明显的负铈异常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方面,瓮安上磷矿层呈现出"帽子"型的配分特征,厦安磷矿床类似于现代海水的稀土配分模式,英坪磷矿床类似于热液的稀土配分模式。瓮安下磷矿层和开阳磷矿床在还原的沉积环境中形成;厦安上磷矿层、厦安磷矿床及英坪磷矿床形成于氧化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磷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2014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全面描述了中国磷矿全貌及重要成矿规律,加强了对全国磷矿矿情的掌握.本文依托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系统总结了中国磷矿时空分布特征,圈定了磷矿找矿远景区和磷矿重点勘查区,对未来磷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  相似文献   

6.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是鄂西地区最具工业价值的含磷地层。著名的磷矿有荆襄磷矿、宜昌磷矿、兴(山)神(农架)保(康)磷矿。迄今已有20多年的勘探史,但由于各矿区研究程度不一,又缺古生物依据,亦不能依靠同位素年龄来作划分对比,故在地层及磷矿层的划分、对比上认识不一。笔者结合磷矿特征及含磷岩系岩类组合、剖面结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等,将本区划分为4个磷矿分布区,将陡山沱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5个含磷层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发规模受到限制等原因,使锦屏磷矿陷入困境。而距其仅4km的陶湾磷矿经勘探证实,开发条件良好。通过对陶湾磷矿开发技术方案及主要参数、经济和社会效益及矿床开发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后认为,开发陶湾磷矿投资偿还期短,投资利润率和动态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磷矿床主要分布于北山区、龙首山区和北祁连山区,矿床规模以小型矿床为主,分属不同的建造类型。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磷矿资源及分布特征,并介绍典型矿床特征,总结甘肃省磷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3个磷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江苏连云港市陶湾磷矿床为中等规模的沉积为质型磷灰岩矿床。矿石属“好利用磷矿”。对矿床开发利用进行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投资风险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 炮制 磷矿的生成与发展,应心快开发利用陶湾磷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浮占村磷矿地质、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宜良—华宁成矿带北段磷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浮占村磷矿位于宜良—华宁成矿带北部,矿化层厚4.5~12.4m,产状较平缓,倾角3°~42°,总体为一层矿,对比区域上磷矿矿床特征,该矿段具有稳定的磷矿矿层,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北方内生磷灰石、变质及沉积型磷矿成矿特征及典型矿床的研究,建立了各种类型磷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确定了各类型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矿床的共生规律,为开展磷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兵  王雷  杨林 《贵州地质》2009,26(4):265-270
中低品位磷矿床的物质组成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是合理利用磷矿资源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贵州某磷矿三个层位物质组成、产出特征、解离性以及粒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胶磷矿中包裹物对磷回收的影响以及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磨矿到+0.104mm时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胶磷矿与其共生脉石矿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13.
位于湘鄂交界的东山峰磷矿,是我国南方晚震旦世磷块岩建造中的一个大型层状磷块岩矿床。东山峰磷矿在矿层赋存部位、含磷岩系岩性组合、古地理条件、沉积环境、成矿机理等方面,与区域内同层位的其它磷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这里着重从东山峰磷矿杨家坪矿段的地质特征,分析该磷矿的相旋回建造及成矿机理。一、含磷岩系特征及沉积相 (一)岩矿石的结构及沉积构造东山峰磷矿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下距冰碛层400米左右。含磷岩系属碳酸盐岩相,厚度20—153米,一般为70—80米,由炭泥质白云岩、含磷白云岩、白云  相似文献   

14.
磷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依矿床成因类型不同而不同。磷矿成因有内生、外生和变质等三大类。内生磷矿包括岩浆岩型、火山岩型、热液型等,还可细分若干亚类【1】;外生磷矿包括海相磷矿、陆相磷矿;变质型磷矿包括沉积变质磷矿、绿岩带型磷矿。磷矿成因类型虽多种多样,但最具成矿远景的是海相磷块岩、沉积变质磷灰岩和岩浆岩型磷矿中的碱性杂岩型三类,这里只讨论这三类磷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在开展宁镇地区找矿攻关研究工作过程中,在谏壁一带的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发现有磷矿层位,岩石小组进行了野外观察采样,室内分析鉴定。随后,省地质三队对该区磷矿进行了地质普查。这为在苏南地区寻找磷矿提供了重要信息。一、磷矿层的岩石特征该磷矿手标本呈紫红、褐黄、浅黄及浅灰色。千枚状构造。用钼酸铵试剂滴在岩石  相似文献   

16.
鄂西地区作为扬子地台四大聚磷区之一,通过大量研究与勘查工作,鄂西地区磷矿为陡山沱期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并在实际工作得到验证,然而对于鄂西地区非陡山沱期磷矿鲜有报道。文章通过对鄂西地区神农架火炼坡矿区磷矿野外详细调查基础上,结合探槽、钻孔勘查工程取样分析测试及矿石薄片镜下鉴定结果,确定火炼坡磷矿为神农架群乱石沟组沉积变质型磷灰石矿床。研究认为,火炼坡磷矿床形成于浅海碳酸盐潮坪亚相带向潮下低能相带过渡的半局限台地氧化环境,之后遭受后期区域变质及构造变形作用,重结晶成以针柱状磷灰石为主的磷矿床;区域上神农架群乱石沟组磷矿发现为鄂西磷矿区增加新的找磷层位和磷矿类型,且温水河-松柏-阳日一带乱石沟组地层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磷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量居全国第二位。《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磷》在全面收集贵州磷矿勘查开发和研究资料及总结贵州5种矿床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磷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在拉伸纪晚期(下江时期)及震旦纪—早寒武世大陆地壳离散构造环境下,陆内隆升或断裂隆起控制了磷矿床形成;厘定了早震旦世磷矿和寒武纪晋宁期磷矿成矿时代分别为635580 Ma、541520 Ma。认为早震旦世黔中古陆周边成矿有利环境是初始碳酸盐(磷酸盐)台地之生物滩(礁)和局限台地潮间—潮下带,寒武纪晋宁期磷矿成矿有利环境是局限—半局限台地上相对凹陷的生物滩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上升洋流仅是物质搬运的动力;总结了磷矿成矿规律,建立了“开阳式”磷矿、“瓮福式”磷矿和“新华式”磷矿区域成矿模式,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对未来勘查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磷矿资源的主要用途和其不可再生性、耗竭性、不可替代性及分布的不均匀性,认为磷元素是粮食中的"食粮",磷矿具有了显著的"国家属性";应加大磷矿资源的勘查投入、加强磷矿勘查开发领域的科研创新、改变消费模式和合理控制需求等具体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沱江流域磷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放射性环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磷矿伴随着高含量的放射性元素U,通过对龙门山地区磷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U,Th迁移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沱江流域放射性环境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除含U磷块岩外,四川省磷肥及磷矿石中U含量水平相对偏高,磷矿开采加工是造成区域放射性元素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磷矿加工过程中放射性元素U,Th主要迁移到中间产物及最终产品中;磷石膏的堆放对周边土壤环境的放射性影响,水平方向上已超过2 km,垂向上近50 cm;磷矿的开采与加工已对流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放射性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晗彬  邓旭升 《贵州地质》2013,(4):262-265,301
通过对开阳县花梨乡清水江磷矿调查,磷矿主要赋存在下震旦统洋水组合磷岩系内.本文通过矿区断裂特征及构造解析认为磷矿层主要受三条北北西向断层的影响及控制,构造样式反映为北东向南西逆冲的断裂组合.磷矿主要赋矿层位为同一层位,反映为逆冲断层形成的叠瓦状构造造成的“三层式”矿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