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洪绩 《气象》1978,4(11):11-12
县站的预报依据,主要来自群众的看天经验(包括气象人员自己的经验)、单站气象要素资料和简易天气图所揭示的形势背景。怎样充分利用所能取得的预报信息,针对不同的预报对象,合理地解决预报问题,是做好县站预报的关键。 下面谈谈我们的四点做法,和同志们讨论。 (一)以天气过程为着眼点,以影响过程的天气为内容,建立程序化的预报工具。 现以台风预报为例来说明。 从点绘历次台风路径可以看出,不同路径的台风,在它的前期都相对集中地经过一定的区域,而不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两年来,我们在台风预报中着重使用了卫星云图,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所介绍的南海台风和西太平洋台风预报经验,是根据卫星云图资料作出的,它的目的是想直接在卫星云图上,从云系结构和云系分布的外形特点入手,找出作台风动向、发生和发展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候规律预报台风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克勤 《气象》1979,5(1):17-18
在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和掌握大气运动的物理规律以前,历史上天气演变的统计性特征——气候规律应是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摸清气候规律”是过去预报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有效经验。沿海地区的气象站通过多年的预报实践,研究总结出很多应用台风活动的气候规律预报台风移动的方法。 在台风预报方法中,很多县站都采用划分“台风警戒线”或者“台风防线”的办法。、这些“警戒线”或“防线”,通常是参考历史上台风影响本地区以前某一时段台风的气候位置确定出来的。如上海奉贤县气象站的台风警戒线是根据台风影响前48小时气候位置确定的。在海南岛和湛江地区则根据台风活动的气  相似文献   

4.
顾轩  邹美恩 《气象》1984,10(8):21-22
由于沿海地区的生产、生活设施大多可以适应台风的一般影响。因此,县站预报应着重考虑台风是否有严重影响。为此,我们根据汕尾站建立的88个台风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并综合单站要素与云天变化,分析了台风对测站有严重影响的前期征兆,制作了以下预报工具。 一、综合方法 近年来,格雷等人用综合法研究热带云团和热带气旋的平均结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认为对某一特定的天气系统利用综合方法,将单站多时次  相似文献   

5.
台风预报,关键是要报准它的移向及登陆地点。但南海台风移向多变,不易掌握。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我们按照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的公式,考虑单站气象要素,建立南海台风预报经验公式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我们做了在台风进入防区时(以下简称进防),用县站气象要素与省台环流分型相结合,作台风登陆地段预报的试验。经过1977和1978两年的实践检验,16个进防台风的预报有15个与实况符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预报方法近年来国外台风路径的预报方法不外是经验方法、相似法,回归方程法和动力预报法。现将一些国家现用的客观方法列于表1 (表1附后)。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台风bogus方案设计和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自1996年6月投入业务运行以来, 一直在背景场中采用经验平滑滤波技术消除浅台风和嵌入轴对称的台风bogus涡旋技术。但事实上, 在采用经验平滑技术消除背景场中弱的位置不准确的浅台风涡旋同时, 也滤除了台风中心周围一些宝贵的非对称气流结构, 同时, 由于实际的台风涡旋结构是非对称的, 因而对采用轴对称涡旋的模式初始场而言, 或多或少的贡献了一些模式预报结果的路径误差。为了调查这部分非对称结构对台风预报路径误差的影响, 从T213L31全球谱模式提供的背景场中抽取浅台风周围的非对称流场, 将之加入到轴对称的台风bogus涡旋中。初步的个例试验发现, 加入非对称流场后, 能有效地减少台风路径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9.
将某一等压面上的气流看成引导气流,来作台风路径预报,这类方法有许多种,但对于深厚的台风系统,引导气流的概念很模糊。由于台风环流与其周围流场互相影响,随时间变化很大,不能解决2—3天的预报问题。几年来,我们为改进台风路径预报作了一些尝试。提出了几种方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之锜  陆庠 《气象》1981,7(1):14-15
一、前言 我国的气象站预报(以下简称县站预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为生产服务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县站预报的理论是什么,预报工具和预报方法应否统一,如何实现图资群结合,数理统计在县站预报中的作用以及时间剖面图和曲线图的优劣等;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这些,在《气象》1977—1978年举办的“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为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查阅了近二十年来有关县站预报的大量文献,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且到一些台站进行了调查学习。 我们体会,目前在县站预报领域内提出的问题虽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台风预报尽可能满足生产和实际的需要,在台风影响本地7到10天以前,能做出定性预报,我们设想在西太平洋台风进入125。E时,就做出较肯定的预报结论、发布台风消息、报道台风对本地可能造成的影响;当台风进入南海119°E 时,发布台风报告,并视实际需要,预计登陆地点,这样一般离台风登陆尚有一到二天时间,可较主动地进行防台工作。以后,随着台风的接近,继续补充订正原来的预报。这样做既考虑实际的需要,又照顾我们的能力,看来119°E 是一道关键的防线,我们除作出登陆地点的准定量预报外,还试图作出过程总雨量以及过程大风的定量预报。我们初订的预报方法,经历了1974年台风预报的  相似文献   

12.
台风预报程序表(以下简称程序表)是实现预报方法客观定量的初次尝试。它集中地概括了我站台风预报改革成果,将分散的各种台风预报方法和工具,归纳在一览表内,使之有条不紊,便于实际应用。程序表的制造分为“一警”、“二警”两部分(详见表一),每部分从环流形势、气候概率、资料图表和台风天气四个方面,选取效果较好(机率一般在70%以上)的预报图表,按台风进入“一警”、“二警”两部分分别设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发表的资料和实际使用表明,用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和预报台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较好地预报台风路径和一些重要的气象要素,而且还能模拟台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研究台风的一些重要基本理论。可见,用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和预报台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研究和预报方法。国内外都在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成功地投入了业务使用。现在,流体动力学方法已成为气象工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  相似文献   

14.
赵四强  董克勤 《气象》1981,7(5):21-22
1.台风影响径域 在气象站台风预报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台风的影响。本文以大连为例,探讨气象站预报台风影响的途径。事实表明,台风对某一地点的影响与其路径有关。根据历史上的台风路径和台风对本站影响的情  相似文献   

15.
我地广大群众有看“风缆”预报台风的经验。多年来,我们向群众学习,通过实际观测验证,在看“风缆”预报台风方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风缆”是指在日落处射出的光带,根据它的颜色深浅,粗细和清晰程度,过天顶与不过天顶、收得快慢,以及出现方位偏北还是偏南等,可以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对本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南万诛 《气象》1981,7(9):9-9
延边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靠近日本海,平均每年受1—2次北上台风的侵袭。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预报台风暴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 引导气流方法是国内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常用方法之一。我们对1959—1974年7—9月进入我州第二起报区(见图1)的25个台风个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预报台风短期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做好长期天气过程的预报,几年来,我省广大气象站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以群众经验为线索,以气象资料为依据,结合天气形势找指标,统计分析做预报这一思路下,已找到了一些冷、暖空气活动的韵律关系,并按照这些韵律关系,建立了县站长期预报的韵律方法。目前已成为我省县站长期预报的一种基本方法。为此,想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大风是台风引发的三大灾害之一,考虑到现有的台风大风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其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等4个方向梳理了台风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图是经验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统计预报根据方法的不同可细分为回归预报、客观相似预报和气候持续性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方面,国内外多家机构都研发了相应的台风大风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目前则包含了动力释用、统计释用和人工智能释用。同时总结了上述4类预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实际业务中进一步提高台风大风预报能力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最近10年来,国外对台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台风预报的实际业务也有了一些改善。虽然台风和热带气象学在探测和理论分析上的进展,目前还没有能够显著地提高预报准确率,但从长远来看,将会逐步促进台风预报业务水平的提高。根据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我们编译这个材料,供台风研究和预报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洋—大气是个密切相关的系统,海洋对大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海洋水文状况对台风的发生发展更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南海台风发生发展中,我们用1965—1972年7—10月某站14时盐度、日平均海面水温、14时气温和气压等资料,绘制成曲线,分析曲线升降趋势(图略)与南海台风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预报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