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水文》1982年第2期第39页刊登的《LS43型旋杯式浅水低流速仪》一文中谈到“旋杯直径6厘米,流速仪高度仅5厘米……。”另在仪器性能指标中谈到:“工作水深为0.05~1米”。阅后深感不解,既然旋杯直径6厘米,则流速仪高度起码应为6厘米,如用6厘米直径的旋杯在0.05米的水深中测流,岂不是还有部分旋杯露出水面吗?望能查核一下。  相似文献   

2.
悬索缆道测流,往往使流速仪形成垂直偏角,对流速有一定影响.分别率定了LS25-1型旋桨流速仪和LS68-1型旋杯流速仪在不同下倾角时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仪的垂直偏角对流速有明显影响,并随偏角的加大而增加,偏角在10°以内影响不大;同时也率定了LS68-1型旋杯流速仪自动调整垂直下倾角时与流速的关系,下倾角在10°~30°以内对流速无明显变化,超过30°时,流速系统偏小.解决办法是(1)流速小有偏角时用LS68-1型旋杯流速仪,流速大时用LS25-3型旋桨流速仪,二者均有自动调平的功能;(2)合理选择铅鱼的型式和重量,本文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3.
部分山区小河及北方平原河流在枯水季节经常出现水深很小、流速缓慢的情形,在水深小于0.2米时,LS68-2型仍感体积过大,干扰水流,影响测速精度。因此需要有一种体积更小的低流速仪,以满足浅水低速测流的要求。这种流速仪需具备体积小、灵敏度高的特点。但体积小必然感应部件也小,相对地讲灵敏度要受到限制。二者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研制LS43型旋杯式浅水低流速仪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感应部件采用旋杯型转子,上下均用顶针,宝石顶窝支承系统支承,讯号发生采用无触点式,从而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由于利用水阻的变化发出讯  相似文献   

4.
LS12系列是总结我国江河水文测验中大量使用的LS25-1型旋桨流速仪,及其派生的小型旋桨流速仪LS10型重新设计的一种新型仪器。本系列仪器的特点是:主机设计成通用化,配备各种规格  相似文献   

5.
LS25-3型旋桨式流速仪集中了国内外多种旋桨式流速仪的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新型流速测量仪器。它不但量程大,一只桨叶便可适应0.04~10.00米/秒的流速范围,可适应我国绝大多数江、河、湖、海的高、中、低流速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欧阳鑫  吕青松 《地下水》2022,(1):245-247
以具有不同河流特征的长冈水库水库、平江和孤江流域为例,进行了雷达波流速仪和LS1206B型流速仪水面流速的比测分析,并在比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雷达波流速仪对水面流速的试验结果可以代表LS1206B型流速仪,同时用LS1206B型流速仪进行相对水深0.6 m测点流速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冈水库水库、平江和孤江流域水面流速系数...  相似文献   

7.
电波流速仪系数分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面流速系数与浮标系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经验相关及经验公式等方法,对吴堡站水面流速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吴堡站多年电波流速仪与LS25—1型旋桨式流速仪测流比测试验资料,对电渡流速仪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吴堡站水面流速系数、浮标系数及电波流速仪系数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经分析,吴堡站电波流速仪系数为0.84,该系数不仅可用于该站的电波流速仪测验。亦可供其他使用该仪器的水文测站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文》1958,(4)
一、試騐情况縮短测流歷时,保証测流成果質量,除在测流設备、劳动力組合等方面積極改進外,同志們根据巴利察斯“論大河上用積分法测量流量的方法”的啓示,还提出了改積点法为積分法測流的建議,开展了積分法测流的試騐,采用55型旋杯式流速仪,用湼瓦式絞关控制提放速度。測流时先用積点法施測,测完后將流速仪提放置  相似文献   

9.
LS10型旋浆式流速仪是用竹测量水流流速的仪器。它体积小,不易进水、进砂,在急流中也能正常工作,携带及使用方便,测速范围大,精度高,是测量机井出水管口流速的理想仪器。我们在利用该流速仪测量机井流量过程中,摸索到通过安装套管和固定测量历时,直接用讯号数计算井流量的方法,具有安装使用方便,测量计算迅速,精确度高等优点。但是套管流量系数需要通过试  相似文献   

10.
水利部松辽委黑龙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黑龙江省水文局和美国SonTek/YSI水文仪器公司合作,在黑龙江黑河地段的卡伦山水文站进行了冰期流量、流速和水深的比测研究。比测研究采用了SonTek/YSI的1.5MHz河猫Mini—ADP进行实测,并与先期采用机械式旋杯流速仪的实测资料进行比对。比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声学多普勒定点测流技术与标准的机械流速仪测量技术进行对比,验证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定点流量测量的精度,推广应用声学多普勒测流技术在封冰期测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正伟 《水文》2017,37(4):74-76
在河宽较小的河流或渠道流量测验中,若遇流速较大时,采用人工桥测、走航式ADCP等方式施测流量极为不便。为解决小河流高流速情况下的人工流量测验问题,研制了一套由轨道基座、行车、刹车组、悬杆升降部件、计数器和悬杆固定架等组成的人工流量测验装置。该装置采用悬杆搭载流速仪,通过机械装置实现悬杆(测深杆)的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将流速仪精准传送到测流断面任意位置,实现小河道高流速监测。经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路末端站两年多的实际应用,在高流速3~5m/s时,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HK-Ⅰ型水文缆道数控仪,是为配合水文缆道施测流量而研制的一种集成化、多功能、小型测量仪器。用它配合水文缆道施测流量时,不仅可直接用数字显示间距、水深和流速(或转数),而且又可视需要,根据预置数字,实现垂线位置和测点位置自动停车。因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泵站几十万个。为了满足其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我们研制一种与泵站配套的 CBL-1型流速仪。于今年7月6日至10日在杭州由水电部机械制造局主持,有关单位参加对该仪器进行了鉴定,性能达到了规定的±3%设计精度要求,符合国际标准(ISO-2548-1973)C 级测流量精度。获水电部批准。开始批量生产。一、使用范围1.管径:适用于φ250—500毫米的园形管道;2.工作水质:清水或含有少量泥沙的混水;3.水流条件:有压满管出流,无断流现象。二、技术性能1.流速仪:CBL-1型泵站流速仪采用 LS1206B 型旋浆流速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流速仪法测流最小水深计算公式推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河流流量测验规范>中,规定了流速仪法测流垂线、流速测点的分布位置和布置测点时的最小水深,[1]也有这方面的刊载,并列举了部分计算公式,但公式考虑不够全面,而且还不符合规范要求.本文依据规范,按流速仪测点布置情况,分析推导出了具体完整的计算公式,并对测点布置方案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渡峰 《水文》2004,24(1):55-56
介绍了一种水文缆道流速仪防水草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水文缆道测流用流速仪前方,既可防止水草缠绕流速仪桨叶、确保流速仪正常工作,又不影响测流精度,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装卸方便的特点,是一种很实用的流量测验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16.
流速测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流速仪法和浮标法,其中浮标测流法包括水面浮标法、深水浮标法、浮杆法和小浮标法等.浮标法适用于流速仪测流困难或超出流速仪测速范围的高流速、低流速、小水深等情况的流速测验.本文就小浮标测流的要求、方法及小浮标的制作进行了说明;选太原市为研究区域,对太原市六个水文站进行小浮标测流试验,并分析系数,确定出合理的、适用于各水文站的小浮标测流系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洪水期间,因受设备条件、流速仪性能和漂浮物影响等原因,不能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水面浮标法是施测大洪水、高流速的重要测流方法。本文介绍的“牡丹江712型浮标投放器”,经在东北三省数十处水文站多年使用的实践表明:这种浮标投放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放迅速、准确,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缩短了测流历时,保证了测验精度。最大净跨可达600余米。  相似文献   

18.
“晶体管音响器”常用作测定水位。当用流速仪测流时,也常用“晶体管音响器”计算转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晶体管音响器”稍加改动,使之既能作钻孔水位观测之用,又可用于流速仪作音响计数,做到了一物两用,效果良好。改进后的电路如图1。  相似文献   

19.
北方河流一般采用开口游轮式拉偏缆道。主索负担循环索、起重索,铅鱼测深、测速。副索负担拉偏角,与副索平行架设钢绞线或钢芯铝线作为信号传递。用两支二极管隔开流速、河底信号。水面信号采用河底信号串水面极板,或用浮子干簧管作水面触发设备。但受水草、大沙的影响,信号常发生故障,而误动作。LJ—1型、2型流速计算器是重庆水文仪器厂70年代生产的一种晶体管放大器。该仪器设有有线、无线测流档,有延时档和信号灵敏度词节旋纽。经我们使用,该仪器不但用于流速仪信号的接收计数,而且  相似文献   

20.
简易测流放大器是我站自制的讯号器。把它装在缆道上进行“无线”测流时,通过转换开关可以分别指示流速仪、水面和河底讯号。其主要技术性能和工作原理如下。一、主要技术性能1.输入灵敏度:1)交流(BG_1基流)≤100μA,2)直流(BG_3基流)>1MA;2.电源:直流6伏(一号干电池4节);3.缆道循环索对地电阻>200Ω。二、工作原理放大器线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