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 与黄土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不匹配等问题, 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 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诊断, 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普效应、整合资源、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产权分离、广泛融资等发展战略, 以期为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质公园揭碑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本文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与国家地质公园协调发展,以地质遗迹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针对国家地质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的揭碑滞后现象,分析了“建而不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的对策。本成果,不仅对于加快国家地质公园发展,而且对于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地质遗迹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整合地质遗迹景观与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优势互补,是地质公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喀斯特景观与焚苗文化资源,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但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分析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整合开发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核心、三个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延长区”的整体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贵州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在强化地质遗迹保护、深化地质科学研究、推进地学科普教育、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地质公园建设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以期使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地质公园在国土资源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梭布垭奥陶纪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恩施州梭布垭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括介绍了北京市地质遗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依据2007年开展的"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综合调查"项目,将北京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31个亚类170处,针对不同类型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从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建设情况、管理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管护设施建设、摸清资源家底和制定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旅游业已经从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驱动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旅游形象策划成为旅游规划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旅游形象测量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基础和依据。地质公园具有地质与公园双重属性,与其他景区和公园有所区别,因此一般的旅游形象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在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地质公园特点,认为在测量时必须遵循综合性、独特性及科学性三原则,试图构建了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天平”模型,分别从发射和接收两个角度来测量地质公园形象。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地质公园管理建设的现状,认为四川地质公园管理建设成绩显著,地质公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制滞后、管理体制不顺、重申报轻建设、建设不规范不科学、地学旅游开发不力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浅显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06-6702000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国家地质公园的"宪法",是建设和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的依据。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获得资格的地质公园必须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初审后报部审查。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规划,本文详细介绍了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写的要点和心得,以期与各位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文石海是四川省最先入选的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焚、苗文化与“兴文式”喀斯特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我国20处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奇葩。为评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环境的评价中。在分析石海区域地质环境基础上,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壤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公园内地质环境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博  康奥 《地质论评》2021,67(2):557-568
笔者等以近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中关于"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地质公园领域论文数量、期刊、主要作者、关键词、主要机构的综述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区视图等可视化操作,根据聚类结果将地质公园领域的研究热点归纳为:"地质公园规划"、"地质遗迹保护"、"遗迹资源研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通过关键词梳理将地质公园研究阶段划分为:"规划建设期"、"深入完善期"和"市场开发期"。最后,通过对各热点及相关作者研究的总结,提出"体验优化研究"、"相关理论建设"和"多元化景观系统"3个潜在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地质公园的定义出发,通过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对比,指出了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为例,对地质公园规划范围的界定及地质公园规划原则、功能布局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点、线、面开放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元对应分析的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姚华军  高伟  冯春涛  李闵 《地质通报》2016,35(5):842-849
目前地质公园的分类难以针对具有多重价值属性的各类地质公园提出行之有效的分类管理模式。提出基于综合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分类模式,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与小组讨论获取了35个国家地质公园的量化综合价值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多元对应分析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将35个国家地质公园分为禀赋型地质公园、生态型地质公园、成熟型地质公园、均衡型地质公园和发展型地质公园五大类,为国家地质公园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地质遗迹丰富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是实现地质遗迹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地质公园功能分区的目的、原则以及功能分区结构,并以拟建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功能分区为例,将该区划分为保护区、旅游观光区和服务区。该功能分区有利于八台山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合理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是以革东古生物化石为核心,以阳河地区喀斯特地貌、雷公山地区构造地貌等地质遗迹为重点,融合特有的苗族、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文章重点介绍其地质遗迹的特征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豫西南山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地表多出露变质岩及侵入岩,岩体风化强烈,多赋存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园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野外调查及评价,园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针对地质公园这一特色旅游,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