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讨论有关天体测量中的测光问题,介绍一些地面天体测量仪器和空间天体测量望远镜的测光研究。给出一种测光资料的处理方法,并建议利用DCMT开展天文测光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朱紫 《天文学进展》1997,15(1):21-26
讨论有关天体测量中的测光问题,介绍一些地面天体测量仪器和空间天体测量望远镜的测光研究。给出一种测光资料的处理方法,并建议利用DCMT开展天文光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BL Lac型天体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根据辐射能谱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LBLs),中间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IBLs),高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HBLs),以及极高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UHBLs)。不同类型BL Lac型天体具有不同的辐射特性,通过射电、光学、X射线、伽玛射线等多波段的观测可以发现很多特殊类型及辐射特性的BL Lac型天体,而甚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观测技术,也是探测致密核区结构的唯一手段。主要介绍目前对BL Lac型天体的VLBI观测研究概况,以及对其中一些特殊BL Lac型天体VLBI研究的进展及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天体测量工作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在空间时代地面光学基本天体测量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条件,并且叙述了在新的要求和条件下,地面光学基本天体测量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的阶段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介绍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自1989年11月开始观测以来,由头两年获得的观测资料取得的空间天体测量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空间天体测量结果与地面观测结果相互之间的比较,成功地用于解算天体测量参数的星数已达11244颗,由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的头两年观测资料进行归算处理,得到恒星位置,视差和年自行的预期精度分别为3、4和2mas。由此从整体上合面地检验了依巴谷科学计划,包括观测纲要,输入星表,卫星本身及  相似文献   

6.
CCD图像的二维修正矩定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凯帆  王锋 《天文学报》1996,37(1):85-90
对于天体测量而言,CCD图像的数字星像处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根据CCD器件的特性,从理论上推导了二维修正矩算法的最佳门限取值方法.通过处理模拟和实测数据,与传统的二维高斯拟合法比较,在保持矩方法简便特性的同时,在精度上亦有所提高,对于暗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天体测量学研究的内各以及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描述近10年来国际天体测量研究的进展和前沿课题;叙述我国天体测量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基础,以及近1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其他科学组织支持下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10~2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
空间时代地面光学天体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基本天体测量的主要任务出发,介绍了绝对测定和相对测量之间的区别和不同用途,并针对河外射电源参考架和依巴谷参考架的高精度的不足之处,说明了地面光学天体测量的长期性和灵活性等优势正是克服这些不足之处所必须的,但这不应是传统的已有精度下的地面光学天体测量,而应是与空间测量精度可比的要求下的地面测量,两者配合起来,将能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在加象场改正透镜组物和不加时,使用同样的方法作天体测量性能的检验,与墨西哥国家天文台的2.12米R-C望远镜的同类结果作了相互比较。结果表明加像场改正透镜组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枝.天体测量学是研究测量天体在天空的方向的方法,是研究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方法.目视天体测量的主要困难是如何将所有的量度测定到尽可能的精确,这些量度都是对起始方向和起始平面而言的.起始方向和起始平面就是地轴和二分点平面,因此,我们所采用的方向和平面就得彼此完全平行.这样我们才能进行绝对坐标和恒星自行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天体测量工作的发展过程,论述在空间时代地面光学基本天钵测量必要性和应具备的条件,并且叙述了在新的要求和条件下,地面光学基本天体测量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VLBI──全人类分一块蛋糕的艺术南仁东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简称VLBI。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随着VLBI技术的发展,它不但应用于天体物理观测,而且对天体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测量等学科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这里叙述的新发现仅指某一特殊类型的发现(如新星,超新星和小行星等)及某一特殊类型天体的认证(如X射线源证认为类星体等),而不包括某一类天体的某种天象及未知性质源的列表(如深度成像观测得到的前人没有纪录过的一般天体,如恒星,但一些特殊天体亦列入),由于收集不全面和所谓“发现”定义的困难,向有发向而未列入者先歉意。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观测设备有了很大垢发展,所以有一批重的的天文发现,为天文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它包括下面几方面,层系层次天体:(1)用X射线源和射电源证认了一批包括类星体,BL Lac天体,赛弗特天体在内的活动星系核;(2)用IRAS源证认了一批W-R星系;(3)BATC巡天在一个星系周围发现了一个“环”。恒星层次天体:(1)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批超新星的一个新星,(2)发现了和用ROSAT源证认了一批激变变星,(4)BATC和超新星巡天发现了一批变星,(4)发现了若干新的δSct变星,(5)发现了一批Herbig-Haro天体,(6)发现了一批水脉泽。行星层次天体:(1)发现了大批小行星,特别是有些是近地不行星,(20发现若干彗星。  相似文献   

14.
上海天台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在1988-1989年间作了若干性能观测,本阐明了其测试的方法和结果,并对这回望远镜的天体测量使用提供了某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后依巴谷的天体测量工作。首先给出了第二个天体测量卫星Gaia的最新进展、最近提出的JAMSE和OBSS计划的简介,以及包含天体测量内容的SIM PlanetQuest计划的情况; 叙述了多波段天体参考架的建立和维持,特别是依巴谷星表向暗星方向的扩充和数字巡天,以及其他地面观测计划,如双星和聚星、太阳系天体的观测等;介绍了天体测量与天体物理结合的几个研究课题的进展;最后对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十一五”天体测量优先发展的方向与内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LLMC+CCD仪器系统的误差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文中所涉及的误差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来自仪器系统本身的误差,其二是来自仪器系统以外的误差。论文的第一章对CCD器件的特性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作了扼要介绍;第二章阐述了低纬子午环配备CCD的观测方法,还简述了低纬子午环的结构及观测原理;第三章对十七种不同类型误差的测定或消除方法作了详尽的探讨和分析;第四章推导了星径曲率改正;第五章对小角度天体测量技术和大角度天体测量技术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第24届IAU大会决议和天体测量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明了IAU决议对天文学发展的作用,并扼要地介绍了第24届IAU大会通过的三项决议,简要评述了2000-2003年基本天体测量的前沿课题,并对我国基本天体测量未来的优先发展领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活动星系核,特别是blazar天体的研究现状,对blazar天体的多波段与多波段能谱特性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γ噪blazar天体的短时标光变研究,通过对16个γ噪blazar天体(其中包括全部已证认和观测到VHEγ射线爆发的可能甚高能γ射线源)自1998年的光学观测及光变分析研究表明,短时标光变(小时量级)是GeV γ噪blazar天体的普遍特性,光变幅度通常可达0.6mag/h,对PKS 1510-089类星体的观测发现在一个小时内对象变暗2个星等,对如此激烈的光变变暗目前的理论还不能很好的解释,但它同样反映了辐射区域的内部结构;而对TBLs的监测表明,其光学波段的短时标光变没有其他对象激烈,出现的频度和振幅变化都较小;(二)在研究γ噪blazar天体光变时,研究了寄主星系对光变的影响,得到了1ES 2344 514的光变与PSF的FWHM的关联,表明随着大气视宁度的下降(即FWHM变大),对象变暗,即由于寄主星系的影响从而导致假光变的产生;(三)引进两个多波段复合谱指数,αXOX=αOX-αX及αoro=αor-αo。对样本的统计研究表明,RBLs是能谱特性界于XBLs和OVVs之间的一类中间态,所得结果支持了Sambruna et al.(1996)大样本多波段能谱分布特性的统计研究结果;(四)对地面探测器对blazar天体甚高能波段的观测做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由于blazar天体在全波段上都观测到光变,所以这类对象是多波段观测研究最完全的。地面望远镜对小时量级的光变很敏感,所以,对低流量源的直到10TeV或更高能谱的测量是多波段研究的重要扩展,特别是,如果γ射线的幅射是通过康谱顿散射提升低能同步辐射光子产生的,即SSC模型产生,那么,VHEγ射线的观测和低能同步辐射的观测就可能估计喷流内的磁场强度、Doppler因子等。对我们今后的光学波段的观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法国P.Lacroute教授首次提出在空间人造卫星上进行基本天体测量观测的建议,最近已由ESA(欧洲空间局)专家小组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其结果构成A阶段的研究报告,即《空间天体测量》一文。在空间进行观测具有深远的意义,预期其所得结果不但会影响基本天体测量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将大大推动整个天文学的进程。然而,在天体测量学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前夜,地面基本天体测量是否还应该继续发展、前进?本文最后三节将试图讨论这个问题。二、空间天体测量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5个新发现的X选BL Lac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新从美国引进的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BLLac天体.此外,还对去年作者在OMR引进之前发现的BLLac天体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去年发现的7个BLLac天体中,2322+343的CaIIH&K“Breakstrength”为26.9%,稍大于判据25%,因此,2322+343到底是BLLac天体还是射电星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测光及偏振观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